激发情趣,上好语文课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师大多能说、善写,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但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好多语文教师的语文课,却并不像好多教师想像的那样情趣盎然,充满生机,反而是将语文课上得死气沉沉,单调泛味。那么,在语文课改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改变这一落后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趣上做文章。——要披文入情,将文本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用晓畅的语言,把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教师、作者、学生三方的情感和谐统一,以达到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作为一种自觉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观念,强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语文课改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己亥杂诗》中那至死不忘的忧国愤世激情,《行路难》中从抑郁苦恼走向自信的豪迈之情,《背影》中那发人深思、催人泪下的父子亲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之情,《最后一课》中那浓郁而悲壮的爱国之情……这些都需要教师自己真正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真正达到情蓄于胸而自发的那种自然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课堂上才能撞击出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其次,精心设计导语,拉动学生心绪。
  如何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学鲁迅的《故乡》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归宿。那么,一旦回到故乡,那份美丽会依然存在吗?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小说《故乡》,看看鲁迅先生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是否一样。”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
  第三,通过情趣朗读,激发学习情趣。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学《春》这一课时,我开始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接着以富有表情的朗读,通过语音将新教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大脑,使学生脑海中出现春天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以扩展学生关于春景原有图式的信息量,从而引起学生对教材的极大兴趣,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学生也不禁情动于衷,跃跃欲试,兴奋不已。此时,春天那美丽的画面的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完全产生了共鸣,获得了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第四,讲究字斟句酌,体会作者之情。
  如果将一篇精美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生机勃勃的叶子,琳琅满目的句子就好比千姿百态的树枝。“叶、枝”与“干”血脉相连。而好文章又总是有感而发,因情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正如大树的“干”一样。教师教学时要认真理解词语和句子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时,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一个“又”字,本来是很普通的副词,在这里却有了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我对父亲的背影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泪流不止,一流再流。教学时指导学生对重点字句进行精心品味,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达到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的和谐统一。
  第五,创设典型情境,明其境通其情。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声情并貌的朗诵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努力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像《沁园春?雪》、《岳阳楼记》、《黄河颂》这些描摹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像《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传权学》等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总之,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注情于物,移情于境,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总而言之,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共鸣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所富有的特殊情趣性决定了它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灌输思想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努力通融三方情感,拨动情弦,充满情趣,完成培养和发展学生情趣的独特使命。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应用数和数学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其他学科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是培养人们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载体;数学在人类思想发展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强调数学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
期刊
化学学科课程是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都是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都是在教师的掌握、控制和主导下按部就班进行的。它比较规范划一,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但是它又比较封闭,较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尽管很多学校和地方多年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在学科教学中,真正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同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分级掌握学生思维发展形式,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思维到理论型思维;从单一性思维到整体性思维;从不完善思维到完善的思维;从低级思维到
期刊
当今社会已开始步入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学会学习是每一个学习者的时代要求,也是每一个人生存必备的重要条件和基本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学习研究指导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将发生巨大而又即速的变化,必须革除传统的陈旧的学习方式,探寻并掌握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新型高效学习方法,即创新型的学习方法。本文拟就创新型学习方法构建策略等问题略作思考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性情,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基于此,笔者倡导愉快教学,并从内涵、特点、举措等方面彰显了愉快教学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感悟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美术 愉快教学 内涵 特点 具体措施    把课堂讲“活”一直是教师的奋斗目标。作为初中美术课的教师,要怎样才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堂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探究活动课,目的是希望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自由地,充分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增强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关键词:英语课 活 魅力 有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
期刊
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中学阶段生物的教学也就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是每个中学生物教师都要极力探索的问题。就生物课如何让学生充实起来,我们的做法具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对教材的透彻理解是上好每节
期刊
摘要:本文立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考试与成长需要等方面论述了在高中阶段进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法教学 必要性    语法体现的是语言符号和符号组之间的关系。语法是语言得以正常发挥交际功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语法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语法教学的作用也是无可置疑的。高中阶段呼唤语法教学。   在母语自然习得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语法教学是完全必要的。中学语文中语法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萤火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研究价值、生存现状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的危害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唤起人们对萤火虫的关注,进而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萤火虫 消失    一、打着灯笼的小精灵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读着杜牧《秋夕》的千古佳句,使我们联想起,在乡间纳凉时,在那池边、稻田、草丛里的“飞灯”──萤火虫。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出光亮,
期刊
摘 要:张恨水被老舍评为“20世纪唯一妇孺皆知的作家”,他的亦雅亦俗、融现代与传统于一体的独特艺术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研究张恨水能更深刻的理解处于文学转型时期的文人心态,更全面的了解20世纪初的文学史。  关键词:啼笑姻缘 创作特色 新旧交融 雅俗共赏    《啼笑姻缘》是张恨水小说改革取得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单叙言情的模式,融言情、社会、武侠于一体。他的笔触接近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