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计算机课怎样实现开放性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教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开放性特点的新型课程。在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行为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很多方面与其他学科是有共性的。开放性教学以发展实用的眼光指导教学行为,以人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的生动活泼的主动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职教;计算机教学;开放性;主观能动性;个性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设计
   职教计算机课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拓宽情感教育内容
   情感教育内容不像计算机知识那样在教科书中得到具体的体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制订情感教育目标,挖掘能进行情感教育的各种因素。例如,通过有关计算机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责任感和义务感;通过发掘计算机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专家的趣闻轶事,难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深入研究的兴趣。
   2、教学内容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学生才爱学,乐学。教学中侧重实用创作而避免教条式的说教,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题、任务的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避免呆板的照本宣科,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觉理论其实并不枯燥。使学生体验到玩计算机的快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策略应该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教学优势,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学习如何组织和建构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资料,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也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1、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原则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例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设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规定一定样式的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让学生设置;学习字处理软件时,组织学生结合环保宣传活动,制作一份电子报刊,让学生在制作的活动中,掌握和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排版功能及图像、表格的处理技术。
   2、研究式教学策略
   研究式教学策略更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和探索。如:学习Word中的美化文档内容时,让学生研究对文字进行不同的字体、字形、字号、字色等设置方法,研究各种效果的差异,发现、归纳出“设置文字格式”这一操作的具体方法,从而掌握处理信息的技巧。
   3、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课中,职教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往往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可利用网络或多媒体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CAI课件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自己查阅有用的学习资源,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设计
   1、符合职教学生特点的“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良莠不齐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差异。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基本任务和一个创新任务,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任务,而能力强的同学又可以在创新任务中发挥自己的特点。这种开放式的任务体现在既保证了基础,又发展了个性。
   2、培养职教学生能力的“任务”设计
   设计开放式的“任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在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面应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产生学习迁移。
   3、创设教学情境的“任务”设计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学习者带着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及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感兴趣的“任务”时,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因此,教學设计的“任务”不应拘限于教材,应当切合实际,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开放式的,能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4、激发学生求和欲的“任务”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生理上处于悱愤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积极心理状态。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出任务后,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完成任务的每一步操作过程,而是分析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而临的任务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奋,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强烈欲望。探求欲被激发出来,思维便会更敏捷,联想也会更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解决任务的乐趣。
其他文献
“爱的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永恒而不变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没有爱的教育,那将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课堂,也就失去了课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一、加强“爱的教育”的缘由  1、学生有缺失爱的倾向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心灵中有爱缺失的表现:不懂得自爱;不会爱人;缺失大爱。 
21世纪初,艺术类疗法被确立为治疗心理性和生理性疾病的重要补充疗法。在医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其他卫生保健机构和私人诊所,艺术类疗法存在于医疗实践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现有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的永恒动力,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体育意识,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多样化教学
【摘要】新课改以来,教学目标有了较大调整,我国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观念和课程理念也都随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逐步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相较于城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水平而言,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依然处于弱势,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笔者以多年一线初中美术教学经验,再加上多番实际调研,对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采用风冷法对钠钙硅玻璃进行钢化处理,研究了钢化对玻璃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钢化处理,玻璃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明显增大,但是玻璃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压力.方法:在Carr,Power和Comelly心理压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压力评价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压力源调查与评价.结果:①压力
【摘 要】把握好本年的考向 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益 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是要解决综合性问题  【关键词】考向 课堂容量 综合性  高三二轮复习是高考的起跑线,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考成绩。第一轮复习一般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全面梳理为主,综合运用知识为辅,第二轮复习以专题性复习为主,这一阶段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多半是综合性问题,提高解数学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