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在语文教学中重背诵轻理解、重写作轻阅读、重考试阅读轻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学生还不知道怎样去阅读课文,更不知道该读哪些课文。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1.缺乏目的性,为读而读
传统的文章阅读教学法是为读而读,只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的文史知识和语文知识,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有许多学校的语文阅读只读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大大减少了阅读的范围和空间。
语文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因此,现代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探究性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阅读,在阅读中学习。
2.阅读方法陈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传统的阅读方法,只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忽视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许多教学参考资料只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
3.缺乏研究性和探究性
阅读教学缺乏研究性和探究性,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创新精神。阅读指导必须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便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达到“乐读”、“会读”的目标。
二、语文阅读指导要重视有效性
1.个性化阅读指导。学生的爱好不同阅读的兴趣也不同。高一学生的阅读教学,在与学生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体会全文,同时应该承认,学生每一种个性化的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创造和丰富,学生的理解越是有个性和独创性,就越应该加以鼓励、尊重。教师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不做过多的限制,而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阅读对象和阅读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选择和阅读,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文学爱好,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阅读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虽然由学生选择阅读对象和内容,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都应给予精心指导,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若不加以指导,阅读就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探究性阅读指导。新课程要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要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和《五蠹》(选自《韩非子》),引导学生探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何影响。
3.应考性阅读指导。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高考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应考性的阅读指导十分重要。明言警句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的阅读不能不考虑高考,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在对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应试性阅读的指导,针对高考阅读题的要求去进行应试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化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提高阅读效能。
4.分层阅读指导。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同一个教学要求、同一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方法和提出同一目标。这样的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过于轻松而抑制了主动发展的个性。阅读也是这样,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分层阅读指导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方法。
高中《语文读本》分层指导阅读是分层教学的很好的实践。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部读完、读懂《语文读本》里所有的文章,但可分类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提出不同要求。这样,既能满足优等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减轻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
阅读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自读、质疑的阅读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责任编辑刘宇帆)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1.缺乏目的性,为读而读
传统的文章阅读教学法是为读而读,只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的文史知识和语文知识,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有许多学校的语文阅读只读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大大减少了阅读的范围和空间。
语文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因此,现代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探究性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阅读,在阅读中学习。
2.阅读方法陈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传统的阅读方法,只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忽视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许多教学参考资料只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
3.缺乏研究性和探究性
阅读教学缺乏研究性和探究性,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创新精神。阅读指导必须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便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达到“乐读”、“会读”的目标。
二、语文阅读指导要重视有效性
1.个性化阅读指导。学生的爱好不同阅读的兴趣也不同。高一学生的阅读教学,在与学生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体会全文,同时应该承认,学生每一种个性化的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创造和丰富,学生的理解越是有个性和独创性,就越应该加以鼓励、尊重。教师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不做过多的限制,而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阅读对象和阅读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选择和阅读,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文学爱好,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阅读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虽然由学生选择阅读对象和内容,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都应给予精心指导,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若不加以指导,阅读就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探究性阅读指导。新课程要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要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和《五蠹》(选自《韩非子》),引导学生探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何影响。
3.应考性阅读指导。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高考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应考性的阅读指导十分重要。明言警句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的阅读不能不考虑高考,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在对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应试性阅读的指导,针对高考阅读题的要求去进行应试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化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提高阅读效能。
4.分层阅读指导。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同一个教学要求、同一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方法和提出同一目标。这样的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过于轻松而抑制了主动发展的个性。阅读也是这样,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分层阅读指导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方法。
高中《语文读本》分层指导阅读是分层教学的很好的实践。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部读完、读懂《语文读本》里所有的文章,但可分类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提出不同要求。这样,既能满足优等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减轻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
阅读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自读、质疑的阅读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