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校持续大幅度地“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升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发达地区不去,非高薪不干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能签约先签约,签了后约毁前约
  很多毕业生求职时,往往漫天撒网地向许多用人单位散发自荐材料,一接到单位的签约通知,便匆忙与之签约,以后一旦遇到更好的用人单位,马上又与签约单位解除协议。有的毕业生甚至对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对就业协议书的基本内容都不了解,就签上自己的名字,任由单位在协议书上填,当毕业生觉得自己吃亏时,只好选择违约,从而造成事实上的诚信缺失。有的毕业生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有意接收他,干脆就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3.求职心切,缺乏必要的保护
  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社会经验不够成熟,在就业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随意处理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加上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其合法权益被用人单位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4.求职简历弄虚作假,缺乏就业诚信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取得用人单位的垂青,达到吸引用人单位注意的目的,在求职材料上做手脚,夸大自己的成绩,在个人简历上造假,甚至制造虚假证书,表现出就业诚信意识淡薄。结果,协议签订后,有的用人单位一核查,协议也就解除了。
  5.求职跟风,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毕业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6.有业不就,甘当“漂”族
  “有业不就”大学生中,一是多数人就业期望值过高,基层和西部需要大量毕业生奉献才智,但想去的毕业生并不多。二是更多的毕业生采取,“临时就业”方式,尝试各种各样的短期工作,有的毕业生不断跳槽,不断换单位,但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三是还有一些家境宽裕的毕业生,觉得衣食无忧,就业受约束,干脆就在家呆着。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1.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
  要向大学毕业生及时传达国家有关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国家关于引导大学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就业的规定,帮助大学生分析全国宏观就业形势,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职业定位,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择业观形成的重要内因,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态其实质是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的问题,只有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才能使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具有明确目标和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确立合理的期望值,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因此,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处理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种义利关系。
  3.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岗位需要,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有的毕业生掌握着许多用人单位有效需求信息,却不积极就业,有的毕业生手里却没有任何需要信息,“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加强就业指导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从起点抓起不应局限在四年级临毕业阶段,应该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新生一进校,就得让其明白就业的重要性,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就业报告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努力的方向。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重点引导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从全社会来看,在我国吸纳社会劳动力最多的是基层,基层也必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地方,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祖国、奉献社会。
  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一,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以奉献精神提升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社会每一个成员自身成长来讲,奉献精神是职业道德建设链条中道德基石。只有在社会各个层面弘扬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倡导和形成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真、善、美的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都逐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崇尚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同时将乐于奉献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使人人都在为他人提供服务,人人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人人都在关爱他人,人人又都在受到他人的关爱,才可能真正从社会基础层面上创造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因此在就业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方面的教育。
  第二,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及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着虚夸自身条件等情况,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逐渐呈上升趋势。就业诚信缺失是诚信危机的一种表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缺失问题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产生了质疑,使人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大学生毕业生的诚信教育。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己成为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对就业时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其今后在社会上的成长与发展,从目前来看,则直接影响其就业求职。许多大学毕业生可能专业素质较高,但就业时自信心不足,这就会影响其求职面试时的表现,造成面试的失误。也有的大学生因自信心不足,缺乏参与就业竞争的勇气。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通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为面对就业压力与就业竞争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庄岩,刘马芳,孟庆磊.大学生就业呼唤诚信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2]卢立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3]王晓三.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1).
  [4]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5]沙淑清.大学理念与就业[M].地质出版社,2005.
  [6]曾湘泉.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John Henry.Cardinal Newman.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464.
  [8]Michael Hymen.Observation o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Is American System Relevant For Germany[M].Muenster LIT,2001:25.
  
  作者简介:黄国清(1963—),江西安福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经济。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激烈。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有的研究者已提出了一些见解、办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着重从“三下乡”社会实践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出搭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践队伍,改革已有的考核体系,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实践    近年
期刊
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同济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就业各项工作,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坚持把毕业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手段,加强管理服务,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实现同济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近年来,同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点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
期刊
【摘要】社区警务制度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施行,90年代开始移入我国的一种新型警务工作模式和理念。要把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社会融汇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得不考虑本土的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因此,本文从制度移植的一般规律出发,谈谈如何更好地让西方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适应。  【关键词】社区警务;制度移植;本土环境    社区警务是警察立足社区,与公众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和预防社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对美国及其它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格深化”的思想以及自我实现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自我实现;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國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
期刊
【摘要】农民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尖锐而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工作已经实属不易,而他们在患上职业病以后的维权道路也异常的艰难。本文从农民工、企业、政府这三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病;维权;企业;政府     引言    河南省新密市工人张海超在某公司从事有害工种长达三年,为了证明自己患的就是尘肺,做出了惊人之举“开胸验肺”
期刊
人保部等通知要求:重点扶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前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纳入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政策扶持范围: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时,要给予适当倾斜;在提供就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时,要给予优先扶持,实施重点援助。   《通
期刊
【摘要】梅贻琦与塔潘是中美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们同为著名大学的校长,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但在治校理念方面却有诸多共通之处,都为各自所在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对二者治校理念的共通之处进行探析,希望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梅贻琦;塔潘;治校理念    引言    在中美高等教育史上,梅贻琦和塔潘同为著名大学的校长,他
期刊
【摘要】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简明介绍了学生评教的内涵与重要性,并指出网上评教系统的开发条件及特点以及其在教学评价中所起的效果;在辩证的分析了网上评教系统后,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网上评教系统的方案。  【关键词】学生评教;网上评教;系统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开展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的重点和基础。学生评教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育评价的一大课题。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很
期刊
【摘要】本文在实证分析富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基金收缴、报销核算、享受待遇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农村合作社为依托的合作医疗
期刊
【摘要】本文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高等院校的有效管理的本质内涵,指出了高等院校的有效管理的核心思想,重点论述了高等院校的有效管理的基本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管理;对策    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看,高等院校十分重视管理服务的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软因素。高等院校管理是多因素整合而成的。管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在于它的管理对象中人的因素是否积极上进,能否创造性地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