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36-0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千万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打造自我品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打造自我品牌,就是让教师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老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俯首称臣”“跪服在你的教鞭之下”,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二、积极的兴趣在于培养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后天环境的激发和耐心的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如此。曾经有位学生,非常不喜欢语文,一上语文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不做,考试不及格,后来换了语文老师后,这位老师标准的普通话、磁性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变成爱上语文课了,平时常常模仿老师朗读,通过朗读带动了他的学习,从而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成绩上去了,人也换了个似的。事实证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对语文学习虽然不感兴趣,但由于有正确的学习目的,了解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学好语文就不能学好其他学科,就必然强迫自己学习语文,从而产生间接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所吸引,就会逐渐增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间接兴趣也会逐渐转化成直接兴趣,甚至成为语文学习的爱好者。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只要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学生自觉地学习,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但是,兴趣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寻求、去发掘。因此,只要我们教师找到了门径,并注意主动地去培养,就可以逐渐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添学习语文的动力。
  三、创设情境品味意境美
  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通过语言描述,接着,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萧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着课文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地获得,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包含创设观察情境和创设想象情境两个方面。①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多“看一看”,多“闻一闻”,多“摸一摸”,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观察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②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积累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后,我问学生:“课文里描绘的春景美不美?在你的心目中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于是学生们踊跃发言了。“浅浅的绿意渲染出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 “刚刚抖落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春天似乎突然给久久郁闷在冬天里的人们一个明朗的心情,并给肃祥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更有一位同学细致地描绘了“春雨图”——“几许轻微的水滴声,清晰、动听,仿佛一首有着轻快旋律的歌曲,又像一位满腹心事的少女诉,说着自己的心事……”说得多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出来了,把积蓄在心中的感想说出来了,把学习发言的积极性、生动性调动起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随即被激发出来了。
  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教师的素质到位,能从以上几个方面落实个人的技能与教学技巧,而且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这个老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地走上学习语文的康庄大道。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3-01  这些年来学校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尝到甜头,通过大赛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产物。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分析,得出学校、教师、学生从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好处。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教育理念的推动作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是现代职业教育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途径之一,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勇于实践中获得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31-01  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在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可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
【摘要】职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分析职业教育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探究职业教育管理的准则和方法,旨在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提供一臂之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特性 准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7-01  职业教育是培养专门性和针对性社会人才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
【摘要】道家的认识论思想从最开始的始于自然到最后的终于自然,都与汉语言有极大的融通性,也是当代汉语言所要表现的文化思想。语言的生成是在汉语言的基础上,也是基于道家的认识论与道家的哲学思想上,所以与汉语言是息息相关、紧紧相连、不能分割的关系,当代汉语言的文学思维,语文中对语体与阅读的教学,都在逐渐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后又回归自然。  【关键词】道家认识论 当代汉语言 和谐融通  【中图分类号】B223
【摘要】当今社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的,对书写质量多不以为然,针对这种现状,我作为多年的老教师,反复思索,确定了“以兴趣为引领,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方法”。在游戏中识字,利用直观教具识字,画画识字,动作表演识字,归类比较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多媒体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关键词】方法 兴趣 识字 游戏 画画 表演 比较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随着新世纪教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语文教学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和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然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的要求,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把握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的一大研究,同时语文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发展也势在必行。而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将各种形式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的特点,正好切合了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