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之我见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a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一、从最低要求出发,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4年级学生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要重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話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很有限,在写话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该怎样写。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口”是比较难的。针对以上情况,我反复学习有关资料,看特级教师的写作教学实录,并和其他语文教师交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想学习写作之初,最迫切的,应是尽快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逐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因此,面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练习,我认为切不可操之过急,要不断地指导与帮助,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快乐、轻松、积极的状态下尽情地说、自由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让孩子们睁眼凝视,竖耳倾听,敞开心灵,感悟生活,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促进说话写话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今后写作的积极性,为以后中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写作练习从实际出发,从最低要求出发,逐步向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有了兴趣,学生们写话也就不显得那么难了。对于每个孩子的写话作业,尤其对中差生的文章,我会“差中找优,小处着手”,只要他们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我就及时给予鼓励,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孩子们写话的兴趣。我想只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情感,刺激欲望,学生就会有兴趣去尝试写。
  二、在阅读积累中学习创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不读书,眼界便会狭窄,面对色彩斑斓的生活,却找不到适合的写作材料;不读书,见识就会短浅,只能人云亦云,写出的作文无新意;不读书,笔墨就会干枯,眼前既有万千美景,笔下流出的只是苍白无味。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新课标在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就提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学生有学以致用的自觉性,首先是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性。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颇有情趣。合理地利用插图,设计出说话写话的内容,对今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三、生活——学生写话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先生的这番话,正是要告诉我们让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来。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好作文,就在于他们对生活没有感悟,没有经历。所以面对“写话”这种作业,他们只能是“编”,编妈妈在雨夜中送他上医院;编老师带病为他们补课……这里并不是说这样的质朴的感情不曾在学生的生活中出现过,而是可能因为出现了,没有用心去体会;没有用心去捕捉,没有用心去感悟。因此,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引领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孩子的观察力是细致的,引导他们正确的观察,不难发现生活还有它多姿多彩的一面。只有观察过,记忆过,在写的时候才不至于写不出来,也只有观察过,欣赏过,才能写出表达自己体验和意愿的东西来。
  四、写诚实的话,写自己的话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学生在写作时一定得让他们确定“写真事真物”的作文观念,唯有了真,才有了挚情;唯有了真,才会让学生边做作文边学做人;也唯有要求写真人真事,学生才会留意周围社会,逐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产生把它诉诸于笔端的冲动,达到“不吐不快,自能作文”的境界。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只有真善美,还有很多假恶丑的事情就出现在孩子们身边。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写话既可以写真善美,更应该敢于写那些假恶丑的现象,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是从生活中作文,从作文中做人。正是在平时的写话中关注了写真实的事,写诚实的话,写自己的话,学生达成一个共识:编是编不出好作文的。这样做无疑也达到了边学作文边学做人的目的。
  我坚信: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定会展翅翱翔,定会用五颜六色的笔来描绘多彩的生活。万事开头难,作文亦如学步,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我会在学习、实践的路上和孩子一同摸索,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民政工作就是“为民行政”,以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为工作主线,突出以民为中心,核心是“民政为民”。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民政工作要以民为本、一切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乐,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爱民”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把“利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目的、把“乐民”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方向,要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机制,要提标扩
【摘 要】语文学科是学好其它各学科的基础,抑或说是工具。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吸收、表述和思考这三种能力,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些能力是否能提高,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使得语文课堂成为一门艺术,使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课堂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有这样一句话: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那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课堂呢?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说:好的课堂表现就是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按规定完成授课内容,学生也能认真听讲、较好回答问题;也有的说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大量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还有的说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的课才是好课。但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获得实效呢?我想,其方法和宗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德育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其力度和成果有目共睹。为确保党员质量,需要建立使党员在执政条件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限制”机制;党的权力属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