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利用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等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各种美,引导学生写出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作文。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1.观察体会家乡风光的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是学生观察和写景的不竭资源。乡村的油菜、小麦、西瓜、棉花随季节变化形成的美丽画卷就是最现实、最方便的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观察家乡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从身边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训练学生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放松了精神,愉悦了身心,自然产生了写作激情,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
2.挖掘家乡的人文之美。
乾县著名人文景点甚多,乾县名胜古迹荟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十八个文物大县之首,其中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举世闻名,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此外,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被评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这些人文景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组织他们实地寻访和考察,由感受体会家乡的美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并通过作文训练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领略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创造多种践行“乡土”生活的机会和情景,引导小学生走近乡土,体验乡土生活,在自然和人文活生生的课堂中用心观察、留心体味。在生活的课堂中有了体验和感受,他们的作文就可有物可写、有感而发,作文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伟人风范。
乾县境内名胜古迹很多,数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形成了乾县独特的人文历史,著名的人物有赵植(唐岭南节度使);赵存约(唐代诗人);赵隐(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骘、赵光逢(后梁宰相);赵光胤(后唐宰相);杨振、杨奂(元代诗人);宋钦、宋廷佐(明刑部尚书);黎玉田(明兵部尚书);王郡(清台湾总兵);张庚良;吴希真(辛亥革命巨子);王炳南(共和国第一代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等,他们都是乾县人的骄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网络查询、搜集书报刊资料等多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历史,还积累了写作素材,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在这种激情下,写作将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2.组织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新变化。
近年来,乾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农业产业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已形成纺织、橡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园、橡胶产业园和化工建材工业园三大园区初具雏形。县城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荣获“陕西省卫生县城”和“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现成的作文素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访问,感受家乡的巨大进步和建设成就。这样的零距离体验,促使小学生用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好变化,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操作,体会动手乐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生动的文章。通过走进乡村田间,认识了解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的品种、形态,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等,使他们在每次劳动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学生通过走近生活,实践操作,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把经历的事情与体会写下,就是生动而真实的作文。
三、开展作文训练,促进乡土资源转化
1.日记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方式,同时是练笔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及时引导或刻意安排练笔作业,要求他们把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自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2.演讲表达。
交流和表达是写作的基础,通过演讲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在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晨会、早读、课前一分钟持续地开展简短的演讲,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讲,引导他们自己确定演讲内容,如春播秋收、家务劳动、同学交际等一些特定的内容,以及家乡的新人新事,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自己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说一说、讲一讲,通过演讲、朗诵、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慢慢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文变得自然而然,文如泉涌。
3.写作训练。
作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写作的情境。如在练习写观察日记、生活琐事,游记等作文时,可以将乡土作文资源、日常生活有效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游览,促使学生对家乡人文历史、独特景观、文化风俗的认识不断提高,在这样愉快和活生生的情境中,学生的作文散发出乡村资源独有的生活气息,富有生命活力。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1.观察体会家乡风光的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是学生观察和写景的不竭资源。乡村的油菜、小麦、西瓜、棉花随季节变化形成的美丽画卷就是最现实、最方便的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观察家乡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从身边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训练学生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放松了精神,愉悦了身心,自然产生了写作激情,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
2.挖掘家乡的人文之美。
乾县著名人文景点甚多,乾县名胜古迹荟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十八个文物大县之首,其中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举世闻名,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此外,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被评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这些人文景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组织他们实地寻访和考察,由感受体会家乡的美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并通过作文训练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领略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创造多种践行“乡土”生活的机会和情景,引导小学生走近乡土,体验乡土生活,在自然和人文活生生的课堂中用心观察、留心体味。在生活的课堂中有了体验和感受,他们的作文就可有物可写、有感而发,作文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伟人风范。
乾县境内名胜古迹很多,数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形成了乾县独特的人文历史,著名的人物有赵植(唐岭南节度使);赵存约(唐代诗人);赵隐(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骘、赵光逢(后梁宰相);赵光胤(后唐宰相);杨振、杨奂(元代诗人);宋钦、宋廷佐(明刑部尚书);黎玉田(明兵部尚书);王郡(清台湾总兵);张庚良;吴希真(辛亥革命巨子);王炳南(共和国第一代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等,他们都是乾县人的骄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网络查询、搜集书报刊资料等多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历史,还积累了写作素材,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在这种激情下,写作将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2.组织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新变化。
近年来,乾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农业产业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已形成纺织、橡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园、橡胶产业园和化工建材工业园三大园区初具雏形。县城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荣获“陕西省卫生县城”和“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现成的作文素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访问,感受家乡的巨大进步和建设成就。这样的零距离体验,促使小学生用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好变化,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操作,体会动手乐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生动的文章。通过走进乡村田间,认识了解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的品种、形态,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等,使他们在每次劳动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学生通过走近生活,实践操作,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把经历的事情与体会写下,就是生动而真实的作文。
三、开展作文训练,促进乡土资源转化
1.日记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方式,同时是练笔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及时引导或刻意安排练笔作业,要求他们把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自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2.演讲表达。
交流和表达是写作的基础,通过演讲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在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晨会、早读、课前一分钟持续地开展简短的演讲,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讲,引导他们自己确定演讲内容,如春播秋收、家务劳动、同学交际等一些特定的内容,以及家乡的新人新事,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自己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说一说、讲一讲,通过演讲、朗诵、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慢慢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文变得自然而然,文如泉涌。
3.写作训练。
作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写作的情境。如在练习写观察日记、生活琐事,游记等作文时,可以将乡土作文资源、日常生活有效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游览,促使学生对家乡人文历史、独特景观、文化风俗的认识不断提高,在这样愉快和活生生的情境中,学生的作文散发出乡村资源独有的生活气息,富有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