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服务当代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中国图书奖。这部由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王炳照先生任总主编,组织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精心论证撰写,历经五年完成的八卷本专著,系统总结了自先秦至1999年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经验,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著作。
  在该书的总序中,两位总主编提出了研究教育制度史全新的方法论:依据教育制度实际存在的形态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不仅要如以往教育制度史研究那样探讨制度本身,而且要透过制度条文,深入考察制度制定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制度实施的实况和实效,进而判定其利弊得失。为准确地反映教育制度的真实面貌,写作时不应有任何预定的假设和狭隘的功利追求,一切必须从教育制度的实际存在和实际效应出发。
  然而,该书的撰写目的并不止于此,全书不仅客观反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轨迹,而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溯古鉴今,服务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全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较突出地体现了其历史借鉴价值:
  首先,对教育制度史上重大变革的成败得失的探讨。我国悠久的教育史曾经历了许多次重大的变革,如汉代文教政策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教育制度的确立;隋唐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地方两级制的教育体制的建立,经学、实科、职业教育三大制度的构建,官学、私学制度的协调统一;宋代的三次兴学,近代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学制,等等。全书各卷对历代制度变革的背景、制定过程和实施状况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努力挖掘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发展逻辑,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思想启迪。
  其次,对历代多种形式办学经验的研究。如何推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健康发展,是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我国有丰富的私学教育经验。全书从不同角度对私学进行深入透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的私学,魏晋南北朝的学馆,到唐代私学、宋元明清的书院教育,都作了生动的评介,对私学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形式多样性、办学的灵活性、管理的效率性作了多方面的研讨,颇能为我们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再次,对考试制度的探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既有相对公正的优点,也产生过很多弊端,包括导致教育变为应试教育这一严重弊病。第四卷在剖析明代科举考试弊病时指出,教育目标的过于单一化,是科举考试弊病产生的根源。教育目标的单一化使学子把入仕作为惟一的追求,结果不再把精力集中于知识学习上,而是集中于掌握考试的技巧上。狭窄单一的出路,也直接导致竞争的不择手段,反过来危害考试制度所追求的公正性。显然,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多样化,避免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考试制度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
  此外,对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的探讨,也是该书最精彩的内容之一。第六卷具体总结了晚清时期教育近代化的道路,详细介绍了中国教育立足本国,借鉴西洋,参酌变通,改革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建立新学制,逐渐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洪流中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教育近代化是一个逐渐开放、逐渐深入、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任务则是艰巨的,而中国教育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第七卷研究了民国时期教育现代化的新进展,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题,是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如果没有正规的现代教育体系,就难以满足建设工业化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中国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情况又千差万别,如果缺乏弹性和高度灵活的教育制度,就无法在农村普及和发展教育。据此,作者提出,当时分别存在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和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农村的两种教育制度,虽然在政治上存在着明显的对立,但在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进而提出,如果建国之初能使不同的教育优势互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教育制度,我们在教育上所走的弯路就会少些。
  作为一部教育制度通史,该书充分发挥贯通古今的优势,注重对建国以来教育发展改革和现代化的经验总结。第八卷以54万多字的篇幅来介绍我国当代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通过对教育指导方针、学制、教育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和学业证书制度、教育立法、教育投资体制等的具体评介,系统总结我国教育体制和制度发展的经验教训,并根据当代各国学制发展趋势,提出要建立适应终生学习的新型教育制度。在办学体制方面,提倡进一步完善私人办学体制,尽快制定私立学校法,形成民办、公办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教育行政体制上,主张解决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解决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机构重叠等问题。作者在深刻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其观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值得我们深思。
其他文献
政治是“生活在人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基于各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争取权利或影响权力分配的活动”。权力是“行为主体根据一定的利益需要和价值理念,通过必要的途径对行为客体施加影响、进行干预、实行控制甚至予以改造的能力或功能”。这就是《士权与君权》对核心概念的界定。权力与政治密不可分。政治虽然有其道义属性,但可以说,权力属性才是其本质属性,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取得权力是从事政治
期刊
在现实的社会中,由于生存的压力,由于政治力量的打压,由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人往往扭曲、丢失、抛弃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对一些人来说,人格是次要的,精神性的人格是虚的,物质性的现实利益才是真的,才是可以带来幸福和享乐的。于是,什么出卖人格的事都可以做,只要有此“需要”。更多的人之扭曲人格是屈服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顺从具有强大物质力量的现实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期刊
京剧艺术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名角辈出,群英比肩。“京剧泰斗书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的编写,在兼顾记述京剧形成、发展、繁盛的同时,兼顾京剧的各种行当的介绍。  在已经出版的十部传记中(被列入此辑的《余叔岩传》和《杨小楼传》尚未正式出版),记述了九位艺术家的完整生命历程(《张君秋传》出版时张先生尚在人间)。他们生命的终结或于晚清、民初,或于建国之初,或于“文革”期间,其身后的哀荣宠辱
期刊
近日,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著名明清小说研究学者王林书教授的著作《聊斋新赏》,新意纷呈,卓见迭出。这里,我们选录了王林书先生和他的两位学生谈《聊斋》的三篇文字,以见秋坟鬼唱,不乏同好,青林黑塞,犹有知音,蒲公地下之灵,尚未寥落也。  《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婴宁是蒲松龄着意渲染的宁馨儿。仿佛笑神似地,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
期刊
黄新渠先生,中国译坛卓然鼎立之士,今已届从心所欲之年,犹自啸吟书斋,奋笔蓉城,身轻腿疾往来之不便,胸怀伏枥腾跃之壮心,如大鹏整翅,志在长空。  二十年前,先生以英译《鲁迅诗歌》,声播港澳,驰誉欧西。越数年,复以《红楼梦》英译简本沾溉大陆,名动美洲。八十一年秋,欧中协会推举中国黄新渠、英国李约瑟为该会荣誉会员,以彰二人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之卓越贡献。先生之大业可谓实至名归。  数月前,先生以结集《译海
期刊
年轻的马里亚尼娜走了过来,她天真的表情,比雅致而可爱的衣裙更为她增添了魅力;她慢慢地走着,以母性的细致和小辈的关怀,搀着那位让我们逃离音乐大厅的着衣幽灵;情节符码:“进入”:2:进入本身。★★阐释符码:悦耳。★阐释符码:迷3:提出及正式表述马里亚尼娜和老人之间令人迷惑的关系,使朗蒂家族的迷加深了: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是谁?  ★★★意素:孩子气。  以上的文本源自于罗兰·巴特Roland Ba
期刊
在没有拜读被一篇书评文章誉为“学界王海”杨守建先生著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大著前,先在“世纪中国”网站之“世纪沙龙”专栏中读到了署名“张群”的《学界王海浮出水面》的书评;旋即又从友人杨玉圣先生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读到了该书责编张献忠先生(当时尚不知他就是该书的责编)的评论——《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于是,就急切地想读到这个“学界王海”“不惜数载之功”(现在可以知道,“数载之功”一说根本不成立)著
期刊
达·芬奇是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以致有人认为,“在所有时代,找不到一个比达·芬奇更全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了”。有谁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这些绘画杰作呢?  对于他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成就,知道的人就不多。达·芬奇不仅发明了飞行器、降落伞、自行车、坦克车、起重机等,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在水利工程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涉
期刊
三联新刊陈寅恪《书信集》,中有1950年9月18日致吴宓一函,原信附有陈诗《庚寅广州七夕》,信末告诉吴宓:“若遇邵潭秋君,请便中交与一阅。邵君近寄庚寅七夕诗十二首,未能奉和也。”编者对邵潭秋只有极简的一句注释,连生卒年也没有交代,可见现在学界对邵氏所知甚微。记得前些年在关于《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的讨论中,有的人仅根据邵在《学衡》杂志发表的诗文,因其中引用了外国语,就认定他是留美学生,真有点想当然。
期刊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聊斋志异·封三娘》)  在《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故事:祭酒之女范十一娘在“盂兰盆会”上邂逅了封三娘,两人相互爱悦而结为姊妹;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摆脱了父母之命,与贫寒多才的孟生结为连理;范十一娘想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留下封三娘共事一夫,中了圈套的封三娘表明狐仙的身份后杳然而去;衣锦还乡的孟生与范十一娘得到范家父母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