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引导及教师结构组成,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专业的人才质量,以期为建筑类专业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机 构】
: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引导及教师结构组成,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专业的人才质量,以期为建筑类专业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教学方法体系的丰富,是培养新时代高科技人才的必要途径.将虚拟仿真教学结合交互式教学模式,经过在“电器可靠性技术”课程中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分析了交互式模式下虚拟仿真教学的构成要素,重点探索了其交互设置的合理性、教师引导的高效性、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等理论基础,研究了其在课程实践中的核心优势和特征.交互式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实现是电器可靠性学科实验教学的极大拓展,对“电器可靠性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受到了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加速,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疫情期间的教学需求,长治医学院积极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网络开展线上教学.以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学”课程为例,课程组成员借助学习通平台,进行了课程录播、物理治疗技术操作演示视频录制,并完善了题库和病例库,形成了“课程+操作演示视频+题库+病例库”的课程教学资源库,使教师教学更规范、学生学习更主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实践经验,并进行总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水泥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胶凝材料.针对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水泥教学基本内容,挖掘水泥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探讨水泥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水泥教学思想政治案例,承载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和教学任务,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抗疫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以高校核心主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探讨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路径.要全方位地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与教学内容融合,又要与教学方法融合,精选巧用抗疫素材,还要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凸显实践导向,达到育人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后疫情时代”,在防疫、抗疫常态化的现阶段,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最能适应当下课程特点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者来说,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能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与手段,这都是应当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利用SPOC教学模式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SPOC模式的开展与学习效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同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反馈也显示出大多数学生较为适应以在线教育为特点的SPOC教学模式,证明了SPOC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利用好已有研究基础
课程思政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机器人学”作为机器人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机器人学”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领域相关专业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器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中心,从育人的角度讨论课程价值,通过整理课程知识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行.
新生研讨课是面向全校开设的任选选修课程,该类课程采用小班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内涵,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设的“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分析了该类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难点和授课过程.在个别专业知识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革新了课程考核评价和课程总结方式,分享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心得,总结了将课程思政和课堂授课内容有机融合方面的经验.同时,让学生开展创意设计和分享的过程,也值得推广.
现代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以“我认为”“我觉得”“我应该”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研制教学内容、遴选教学策略,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真正契合学生认知性需要,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地发展.
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知识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调研、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探索以营养为主线,将营养相关课程设计为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三门系列课程,分别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疗学”“运动营养学”.介绍了系列课程建设的思路、开设时间、课时量、课程内容、框架结构、实践环节等.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探索实践和课程思政融入经验.该设计思路有助于促进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学教育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人才培养思路的转变,对于“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