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3日是第20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旨在普及听力健康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对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及社会负担。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如何才能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听力呢?
  新生儿听力筛查造福聋儿
  近二十年來,为减少出生听力缺陷,我国政府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和防聋工作尤为重视。1999年中国残联、卫健委等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全国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项目。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有8296万残疾人,听力障碍2780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是婴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儿童如果发现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师黄丽辉表示,临床发现,通过常规体检或父母观察,小儿听力障碍多在2岁以后才被发现,此时已错过了儿童语言快速发育的时期,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造福聋儿、造福社会的一件大事。黄丽辉主任指出,很多家长对听力损失和语言发育存在误区,认为孩子会说话就没事,其实不然。因为听力损失有程度之分,语言发育也因为年龄的不同,语言清晰度和交流能力也不同,所以家长很难判断孩子到底是否存在听力问题或者语言问题。
  黄丽辉主任表示,首先需要了解听力和语言的关系。听和说不是简单的模仿关系,是通过听觉中枢和言语中枢的特殊的沟通,不断去积累,才能从听到—听清—听懂—理解—表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可以掌握一门语言。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并早期给予科学的听力干预及言语训练,最终使他们聋而不哑,回归主流社会,达到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的发生,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三个重点时期守护宝宝听力
  黄丽辉主任表示,首先需关注母亲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妈妈们需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一般而言,引起听力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准备怀孕的妈妈们,建议进行孕前检查,特别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妇,尽可能在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以预防或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
  另一方面是孕期的环境因素,如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巨细胞病毒或带状疱疹等)、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危孕妇(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因此,加强体质锻炼和孕期的营养、减少感染,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高危孕妇进行孕妇及胎儿监测,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宝宝出现听力损失。
  其次是新生儿期的保健。新生儿出生时如果合并严重窒息、严重黄疸、重度羊水污染等可导致听力损失。早产儿发育不成熟,引起听力损失的比例也会高于足月新生儿。新生儿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也可能损害听力。
  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慎重使用耳毒性药物,是预防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重要措施。如果新生儿期出现了听力问题,可以通过听力筛查来早期发现。所以宝宝出生后3天左右均应该接受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宝宝的听力问题。
  最后是儿童期的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感染性疾病(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噪声及中耳炎等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的遗传性听力损失如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也会因感冒发热或头部碰撞等在儿童期出现听力损失。因此,0—6岁的儿童每年应进行一次听力筛查。如果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3岁以前每年至少应进行1—2次听力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或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最好尽快到耳科或听力中心检查听力。
  黄丽辉主任提示,为了宝宝的听力健康,家长需要尽量注意避免损害听力的相关因素,以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而如果已经发现宝宝有听力损失,就应该听从耳科医师或者听力师的嘱咐,尽快给予听力干预和康复,以求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听觉和言语发育能力。
  三种类型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
  黄丽辉主任指出,听力障碍的治疗和干预,包括药物、手术、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植入等手段,主要是让宝宝的听力得到改善和得到声放大。哪个方法更合适,具体怎么办,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来选用。
  传导性听力损失:
  属于中耳积液者,首先观察到第二次检查(生后6个月内),确定积液吸收或排除不好者,可以考虑用药物促进积液吸收或排除,继续观察。观察期间,应避免不要让宝宝感冒和避免宝宝呛奶,一般宝宝在1岁左右,中耳液体可以吸收或排除干净。传导性听力损失,属于外中耳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听力小骨畸形)者,如果是单耳,需要每年复查听力,保证健耳听力正常,一般不影响孩子学说话,待到10岁左右可以选择外中耳重建手术,以改善孩子的听力。如果是双侧外耳道闭锁,建议在6个月内佩戴骨导助听器,帮助宝宝提高听力学会说话,手术年龄一般在五六岁以后较为合适。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属于重度或极重度者,一旦确诊,建议3个月左右就可以佩戴助听器,培养其听觉的察觉和感知能力。经过45—60天的训练,进行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后,进行助听器调试,调试后继续进行听能和言语的康复训练(建议6个月内)。确诊为中度听力损失者,6个月需要开始佩戴助听器,经过30—45天的训练,经小儿行为测听后进行助听器调试,调试后继续接受训练。轻度听力损失,随访至8个月左右,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时,建议佩戴助听器。
  混合性听力损失:
  混合性听力损失属于中耳积液者,建议6个月内佩戴助听器,并积极治疗中耳积液,定期复查听力,调试助听器。中度听力损失合并中耳积液者,如果中耳积液吸收,确定有永久性听力损失者,建议1岁以内佩戴助听器。混合性听力损失合并外中耳畸形者,建议6个月内佩戴助听器,择期进行外中耳重建手术。
  佩戴助听器的宝宝,一般建议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听力。对于康复训练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1岁左右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轻度听力损失患儿,建议家长在随访期间采用语声放大,尽力让孩子能听清说话声,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声放大效果。确诊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的患儿,当发现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诊,有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帮助其提高听力。
其他文献
<正> 国内外学者多认为地方性克汀病(下称地克病)系因胚胎期缺碘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对其功能恢复多持悲观态度。本文力图探讨这种神经系统损害有否逆转的可能性。经汲
多元智能教育涉及面很广,虽然引入时间不长,但显现的优越性是明显的,经各地开展的实验表明:尽管行之有效,可执行起来问题不少。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运用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新闻业以及新闻生产的应用,重构并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美联社、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腾讯新闻等国内外知名通讯社和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探索来看,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机器和算法流行的时代,人更需要坚守自己的价值,人机博弈中,也始终要把人文关照放在首位。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信息  中图分类号:G221 文
2月22日,昆钢公司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庆祝建厂80周年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座谈会在昆钢本部举行。来自省内外及海外的嘉宾360多人相聚在昆钢,纪念改革开放40年,庆祝昆钢建厂80周年,共话峥嵘岁月,总结成功经验,畅谈转型升级,共谋合作发展之路。  拥有80年厚重历史的昆钢,从钢铁救国的初衷到实业强国的梦想,从单一的钢铁制造企业成长为产业多元的大型国企,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道路上,坚持把履行社会责
为解决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评价方法的局限性,JT/T 782-2020《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发布。本文对JT/T 782-2020与其2010版标准和GB/T 3879
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前身是著名爱国教育家梁漱溟先生1940年创办的勉仁文学院。学校占地189亩,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高讲及讲师113人,国培骨干教师12人,市、区级骨干17人,校骨干及
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转型的今天,培养有创新能力、有个性、符合时代发展的多元化人才显得日益重要。
根据国家全面施行“营改增”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已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而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如何筹划好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纳税并稳步推进“营改增”政策等越来越成为企业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随细胞的分裂进行性缩短,细胞的衰老过程也就开始启动了。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成正相关,间接地影响了细胞的衰老过程。而端粒酶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而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媒体。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性、精确性、逻辑性的特点。俗话说“想的清的人才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