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核 大智慧还是小聪明?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国核的首次个展是在2008年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小平画廊举行的(Shopping Gallery,2008—2010),那时并无展览机会的他在自己的简历上杜撰了无可考证的展览经历,出生地“加尔各答”朗朗入耳的声音和与不明觉厉的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机械制图专业背景,使人联想到他传奇的生活经历,这些蒙蔽并故意误导观众对这位刚出道艺术家的某些预设。为他举办个展的小平画廊是2008年由一些活跃在上海M50,以徐震、杨振中为代表的一群艺术家共同创办经营的画廊。其初衷是既可为缺乏展览机会的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又可以通过基本的艺术品交易为艺术家生存带来经济来源。画廊名字的讨巧第一时间让人联想到邓小平和我国80年代初所推出的以经济制强的治国方针政策,而对此联想的直接调侃也赤裸裸的的表现在画廊的英文名称上。或许,对于创办画廊的艺术家们来说,借讽刺艺术品日益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同时,也拿出了对当时的艺术生态和艺术家们的生存现实的对策。恰恰是这贴切且真诚的调侃与廖国核为自己的首次亮相个展“谋划”的策略一拍即合。展览题目为:“悄悄崛起的商业沙文主意暨蠢人岸边无用的国王——吴山专王兴伟廖国核卖创作展”,这看似三人群展,其实里面的所有作品其实全部出于廖国核一人之手。无需参观展览,这个无厘头的题目渗透出的荒诞幽默也足以使人产生某种质疑。展出的作品没有里框和外框,而是无规律地悬挂或是钉在了展厅的墙上,有些作品还会使人怀疑他们是否完成。用一句老北京话形容廖国核的首次登场叫“借恒儿”,也就是借着别人的能力和声望为自己制造声势的意思。无可厚非,艺术家故意设下的一系列“圈套”,除了检验观众对艺术史的了解之外,同时测探了他的观众——它反应了艺术市场膨胀期藏家的消费心理,和艺术生态环境中人们接受非逻辑性事物的心理。
  运用玩弄观者某一种心理的展览“策略”来投射艺术家所观察到的心理学现象又让他在第二次个展“乌克兰”(Ukraine)上大显身手。作为展览题目和其中一幅作品的名称,往往观众会立即联想到乌克兰这个国家。当被问之为什么会把乌克兰写在画面上,这是题目还是签名的时候,他的回答是,“你也可以把他理解为乌(颜色)克(动词)兰(颜色)呀,或者只是乌(wu)克(ke)兰(lan) 这三个声音放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展览宣传的前言中提及艺术家会催眠的前女友和他创作的动机并非呈现乌克兰风景的瑰丽浪漫,而是“希冀支持那些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而进一步荒诞化和幽默化这个展览的“手段”,使人误认为展览是关于乌克兰这个国家的,是徐震与廖国核关于乌克兰政治局势简短的访谈。访谈中答非所问,或是讽刺性地将对中国政治环境的憧憬用反话回答。艺术家这样的阐释和展览外在的一系列文字包装不但揭露了乌克兰这个噱头,同时这一系列的杜撰在玩弄了我们通常接受信息不加以质疑的思维习惯之后,也开始使人反思艺术家的思路是如何与当时承办他个展的小平画廊一拍即合的。
  作为观者,不仅要发问,难道艺术家王兴伟和吴山专对廖国核的这种借用他们名望的“展览策略”没有异义吗?其实廖国核在小平画廊的首次个展之前曾在湖南省的一个电视台就职,因为欣赏王兴伟的作品,就趁报道上海双年展之际特地去拜访王兴伟,王在看了他的作品后,介绍给了徐震以及一些活跃在上海的观念艺术家。之后,在小平画廊的展览以及我们在北京看到的他的展览无疑是被其它的艺术家、画廊人士所关注和肯定的结果。我猜想,如果从观念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廖国核的展览策略、达达式的题目、或者一系列杜撰的“包装”所设置的某一种展览语境可能是与观者得以共鸣的关键。而对于从事绘画的当代艺术家来讲,廖国核给予他们的并非是图像上的耳目一新,而是回到对绘画本体的追求。


  绘画,这一较为古老的创作媒介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探索,可以说从技法上、题材上,尤其是对从事绘画的艺术家而言,更能体会到绘画语言的局限性。纵观艺术史,图像上的创新,或是创造某一种使人耳目一新的符号或技法是件看似难以突破的妄想。而即便是图像上的“创新”其实也不过是在形式上的颠覆,而并非突破绘画的体系。廖国核涂鸦式的画法、画面上的文字和不顾绘画传统对绘画性以及美学的各种推敲,虽然在形式上让观者联想到古今内外艺术史中很多学派的影子,这些只能说明艺术家对历史上的现有形式了如指掌。就像有些人认为他画面上的文字借鉴了中国文人画中题跋的形式,以及文字对画面内容的强化;有些人认为他潦草的画法和体现近乎人类本性的题材是一种返古归真的表现,既而看到了起源于意大利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或者从艺术史写作的便利出发,美国艺术家巴斯基亚无意识的创作也可以用来与廖国核的作品进行比较。当然回顾历史,就直观的或隐喻的社会背景来讲,廖国核的作品与乔治·巴塞利玆、约尔格·伊门多夫、A.R. 彭克和马库斯·吕佩尔茨为代表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视觉上更具全面的共通性。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在二战后被人们简单的称为“坏画”,很多观阅过廖国核作品的人也同样认为他的作品属于“坏画”。易英在“坏画探源”一文中称坏画是一种阴谋,其关键在于所要表现的东西。坏画意味着绘画本身的解体,坏画不是重构形式,而是回归自然,因此它是无形式的。


  廖国核作品的“无形式”是多方面的,从使用鲜明的颜色来挑衅绘画传统的涂鸦式画法,到明显或隐喻的使用批判社会现实的题材、揭示这些题材与现实生活的隐晦关系,例如“不道德的房子”、“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到挪用各位新表现主义大家的构图,如“谜底”和马库斯·吕佩尔茨的“俄尔普斯”,又到达达式的组词造句,如“穷人有桔树,橘子有大爱,马列维奇向穷人哀求到”、“十八大与皇后的鼻涕”,或者使用微妙且讨巧的方法,例如模仿巴塞利兹把人物倒画那样把文字倒着写在画布上而迫使观者去扭转身体去获取信息,如“崇拜蠢货,一个战斗的人包涵了所有悲剧”,以及使用文字强化画面所传达的直接或是错位的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他的一系列阴谋。与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画法不同的是廖国核看似儿童似的绘画手法的辩证作用,当然这样的辩证作用被廖国核同时应用在展览“策略”与绘画题材上。他的阴谋不仅在视觉形式上宣布了绘画的解体,同时在展览形式上增加了演绎的成分。例如在2013年博尔励画廊的个展“茄子、香蕉、肉饼”的开幕式上,艺术家给每一个观众在进入展厅的时候发了茄子和香蕉。拿着蔬果看着貌似学龄前儿童几笔成型的画作,艺术家的道具把观者带入了与作品同等的现实。观者可以简单地把它们视为道具,或者一边看展览一边吃掉它们。观者也可以回顾西方绘画史,而将自己看到的图像与各个历史上的绘画学派对号入座。观者还可以拿着香蕉和茄子,意识到自己难以回避的动物本质,欣赏眼前童稚般的涂鸦与其文字、题目共同催生的暴力,感受正经通俗与荒诞晦涩之间的极大反差。


  艺术家对于图像和叙事的怀疑和不信任,是否同时也反应了艺术家坚守的某种信念?在他谈起在电视台工作的经历的时候,廖国核表示不会去采访或制作自己喜欢人物的节目,因为那样会把他们“弄坏”。以此反推,我们所看到的他的作品的题材难道是他所厌恶的?而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调侃,比如政治时事(“有毛的正义”)、环保问题(“大象的肾脏”)、食物安全、农村城市化(“绝望”),对当代艺术趣味的调侃(“马列维奇向穷人哀求道”),甚至对自己艺术创作的自省式调侃(“绘画的真理是浑球 ”),都可能源于艺术家在社会生活艺术生活中所遭遇的不适。之所以廖国核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坏画”,大概也由于他利用了自己的阴谋让观者感到了同样的不适,而非对遭遇的现实进行直接的反抗。艺术家通过粗略的画法,简易的工业画布,和冷幽默背后犀利的政治指向,孩童般地把生活的现实搬到了我们眼前。但我们从中无法找到任何童真,即便明快的颜色都不能提供任何美感,而是像“浓岷”、“脏坏蛋占领天空”、“手”和“放屁角”等等一样都给观者带来身体上与心理上的不适。这种不适不但揭示出艺术家的自省状态,也同时把这种自省的魅力传递给了观者。不可能在某一单件作品中总结出廖国核的绘画体系,甚至把迄今为止他的所有作品看完,也很难将他们以时间、形式、或是画法、题材上进行归类。或许电视台的工作经历,比如采访、剪辑和制作这些过程,使艺术家对某单一事物所能表达的片面性深有感触。他的每一幅作品也这样,作为记录艺术家生活碎片的见证,它们同时把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为更加主观的呈现。所以,也有观众说,廖国核画的不是坏画,而是某个坏的时代的画。


  对廖国核绘画的肯定和赞誉是从艺术圈内部开始的,他自成一路的作品给圈内人提供了绘画探索上的意外惊喜,圈内甚至有人评价他是绘画语言上的天才。但是多次展览之后,针对廖国核这种“童言无忌般暴虐”的无形式绘画方式,还是会有观众质疑他是否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其创作态度还会被误认为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和“乱七八糟的”恶搞。他自己对这些评价的辩护则是:“……这种评价甚至是把我的个人修养放到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水平上。事实上,我认为画画这种事,画的就是修养。认真说来,绘画技巧就是属于修养的范畴,画内功夫,就这一块,我是下过苦功的……”廖国核所提到的“修养”在我看来对绘画史的了解,对人们心理的观察,对当代艺术趣味霸权的语境认识。但是在廖国核身上我还找到了一种姿态、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绝非仅仅体现在他的绘画中,这样的姿态也表现在他选择继续生活在长沙,一个给他提供经历生活的场域,他冷幽默的调侃是对平庸生活的平常心态,而继续绘画,这件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他的智慧体现在完全跳出了现有的艺术体系,并创造了基于社会现实和个体体验的主观表现系统。如果写作也可以“借恒儿”,那么廖国核的“坏画”又何曾不让人联想到杜尙在沙龙里呈现的现成品,或是Andy Warhol称自己创作是“坏书”、“坏电影”和“坏艺术”?往往在你把事情搞砸的时候,你却发现了另外的可能。
其他文献
画在拉斯克洞穴石壁上的马儿证明,艺术作品能被保存到相当久远,远超出历史谱系之外,远长过美术馆、博物馆、纸、布、皮、墨、色本身的寿命。艺术就是保存。艺术本身,而不是人的算计和操持,才是保存的最好手段。最好的艺术收藏,是让艺术自己去保存自己。  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说,艺术保存,而它也是这世界上唯一能自我保存的东西。它保存,并在它自身之上自我保存。我们不是去保存艺术,而是用艺术去保存别的。瞧,这个姿势,
期刊
回望2010的艺术圈,固然有不少欢欣鼓舞的事,也有不少扼腕叹息的事,譬如好几位大师的去世让我们平添几分伤感,老一辈的艺术家曾在推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他们的时代使命,而后来者迎来的的却是一条更漫长更难以把持方向的道路。这个时代很丰富,而艺术的丰富性让人兴奋,也让人困惑,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家?或者这一切无法由当局者判定,就留给时间去审核吧。至于我们,看着这些在当今艺术
期刊
刘巨德说话很温和,语调不疾不徐,但观点鲜明、铿锵有力。上个世纪80年代,他因其插画《夹子救鹿》广为人所知,如今任教于清华美院绘画系的刘巨德,已不仅仅是一位插画画家,他广泛涉猎中国画、油画等,注重东西方绘画及艺术生命精神比较研究,把中国传统之“道”与现当代艺术之“器”与“技”融为一体,将物象的抽象之美尽显笔端。    曾经在插画领域卓有成就的刘巨德现在依然保留着一颗天真之眼,这位来自内蒙与河北交界处
期刊
从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路走来,特殊的人生旅程和艺术经历,使袁运甫看上去比同辈艺术家更加厚重而深邃,即便是在70多岁以后,他的艺术追求依旧那样执著,情感世界依旧那样丰富,社会责任感依旧那样强烈,在创作上有鲜明的个性追求,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和主张,他依旧在为自己的艺术梦想奔波忙碌着。这位耄耋老人至今精力旺盛,画画毫无懈怠,言论也一如既往的犀
期刊
作为工笔画创作,传统的压力极大,那是来自古典技法境界和今天学院技术形式的双重压力。如何在这种压力下焕发精神的表达是新一代工笔画家一直试图努力的方向。杨斌正是这些努力者之一。  杨斌的画功扎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人物造型严谨准确,富于變化。这是他一直进行的学院造型学习带来的,在大学的多年教学使他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这种造型的优点和缺陷,以工笔人物的造型特点为基点,杨斌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比如将人物
期刊
何为“声音艺术”?可以突出两个要点。  首先,并非所有以声音为材料和元素的创作都是声音艺术,或,并非所有“运用”了声音的艺术形式皆可被称为声音艺术。在这个意义上,现有的绝大多数音乐形式(古典,流行,摇滚,美声等)其实都不能真正被称作声音艺术。真正的声音艺术必须首先基于对声音本性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思考:何为声音?何为倾听?声音与其它媒介(光,色,形等)之间有何差异?倾听与其它感知(视觉,触觉等等)
期刊
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Danto)的离世让不少人陷入了迷茫,因为正是这位可爱又可敬的老人坦率地承认了自己对艺术的谋杀,可正当这位伟大的当代美学家突然间存在于世界之外时,艺术还好好地存在着,艺术家忙着创作,策展人忙着操持展览,批评家敲击着键盘,博物馆长又得开始考虑新一轮的采购计划,总之那个丹托亲自命名的“艺术世界”(art world)好好地围绕着“艺术”运转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期刊
杨俊岭、林科在2013年11月28日乘坐的北京开往上海的动车上,进行了一次拍卖活动。他们将列车上5个小时的车程作为创作的时间段,将列车上创作的绘画拍照发到当前最热的社交工具“微信”群里进行拍卖,由杨俊岭做拍卖师主持。原本为了聚餐而建的微信群瞬间激起了叫价的热情,开始10元/幅的绘画作品,在几番叫价后涨到了百元。最终画了62幅作品,以120元/幅的价格被两位藏家收藏。  这个聚餐微信群埋下的拍卖种子
期刊
当公众和媒体被接踵而至的约瑟夫·博伊斯、安迪·沃霍尔中国个展所“欢欣鼓舞”,或者被后者揭幕仪式上放飞的苍蝇所“兴奋和困惑”的时候,一个通过观看和思考沃霍尔堆积的包装盒子,通过持续写作提出了当代新的艺术叙事模式——或者说形容和描述了哲学对艺术的剥夺,并最终以艺术哲学终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的哲学家的离世似乎来得不是时候,但至少平添了此刻的戏剧性。其实,杜尚也没有忘记在此时提醒我们他的在场,他的《手提箱里
期刊
2010年艺术圈十大事件  2010 年已经走向尾声,2011年似乎因为更接近2012而让大家心怀期待,回顾2010年艺术圈那些事,我们不能不感叹艺术圈即便麻雀再小,也五脏俱全,八卦的、学术的、笔墨官司的、大小活动的……种种热闹让我们不由不感叹,艺术圈果然是越来越繁荣了,而且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越来越结合紧密的倾向也反映出艺术圈的大事件不仅仅是在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大潮流的一种影射。在此,艺报专门盘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