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数字故事讲述”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故事讲述”(简称DST)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多媒体叙事形式,融合了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进行语音叙事并创建成数字电影。这种情景化的数字叙事形式记录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是对传统文字叙述形式的一种有意义拓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且其课堂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时拍摄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为教师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提供简便易行的技术支持。拍摄和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能够丰富和提升教师针对自身教学反思的手段和方式,也有利于教师总结和发掘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一、DST与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
  在DST中,作为画外音的语音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清晰表达了讲述者的思想和观点,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组织的多媒体内容构成了故事的情境。数字音频、图像影片、数字动画等媒体素材是构成DST的主要元素,讲述语音是叙述的主体,数字影片是最终的载体和制品形式。
  DST在学校和课堂中的应用成为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新技术方式。教师可以利用DST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加强和改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媒体呈现和故事讲述的形式吸引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媒体故事讲述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将DST作品发布到网络上与他人共享,听取别人的意见。在DST的学习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提出问题的技巧,掌握表达个人观点的方法,提高利用媒体与人沟通的技能;也能够学习和使用网络搜索媒体资源,锻炼分析整合广泛内容的能力,增强计算机媒体处理能力和整合编辑能力。
  创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发展实践性知识。基于课堂教学的DST作为多媒体化的故事讲述形式,直接记录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描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策略,展示了教师的思维过程和反思结果,有助于教师建立教育叙事进行教学反思和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创作DST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设计思路,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并用语言进行组织叙述。这是一种自我深度交谈的过程,有助于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挖掘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对教学设计的二次加工处理过程,是对教学的再一次实践投入,能够深入内化和迁移实践性知识。DST影像化地记录了教育生活,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画面的切换和语音的魅力能够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力,使具有相同经历的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观摩教师感知和领悟叙事教师的隐性知识。
  二、DST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其课程信息采集系统为教师便捷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
  1.课程信息采集系统
  课程信息采集系统一般由板书采集、图像采集和声音采集三大采录系统构成。
  图像采集系统和声音采集系统可以采用双路音频和视频方式,分别同步录制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板书采集系统可以录制白板呈现的教学信息。这三路信息还可以生成Web课件,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网络点播。这样一套系统能够对常态教学进行全自动记录,操作简便易用。教师只需要充分结合白板系统支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资源,使用课程信息采集系统直接拍摄,就可以轻松地完成DST的制作,而不必进行媒体素材处理和后期加工集成,大大降低了教师制作DST的技术难度。
  2.制作课堂教学DST
  (1)分析课堂教学视频,确定题目和内容
  课堂教学DST和中小学教师的“说课”类似,都是以教师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故事,通过故事描述和情境回放来表述教师经历、思想和感情。所不同的是,DST更强调故事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录播系统录制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和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发掘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结合关键事件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关系确定DST的题目。
  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陈向明,2003)。教师可以按照这六个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去分析教学过程,捕获与之相关的关键事件,描述该事件发生过程,分析产生该事件的原因和自己处理问题的内部动机和思考过程。
  (2)撰写故事讲述脚本
  像电影剧本一样,故事讲述脚本是拍摄制作DST的依据。故事脚本主要描述一个完整的教学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先描述教学关键事件,继而分析产生事件的原因、当时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选择处理方法的动机等;也可以先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再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情况和效果,继而分析原因和得失,反思自身实践性知识的优势和缺失。故事内容和叙述脉络确定以后,再选定配合故事讲述用的教学视频资料和自己制作的媒体资源,比如课件PPT和演示动画等。故事脚本一定要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3)拍摄制作
  拍摄DST的过程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采集系统录制课堂教学的过程一样,简单易行,只要按下课程信息采集系统的录制按钮就可以开始录制。教师像平时讲课一样,站在电子白板前,结合白板上呈现的视频案例或者授课媒体资源,根据预先写好的故事脚本开始讲述发生在教学中的故事。这种情况下,信息采集系统只需要同步录制教师行为和白板演示内容两路视频。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拍摄DST时间一般在5分钟~10分钟。
  (4)网络发布
  拍摄好的DST采用数字电影专用格式,可以集成在同一个Web框架画面内播放。教师只需要将DST压缩打包后上传到网络个人空间或者支持视频的个人Blog就可与其他教师共享。
  3.DST的应用
  课堂教学DST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是多样的。DST能够用做建立记录教师自身成长过程的数字影像化档案。教师可以对DST进行分类管理,用以数字化管理自身实践性知识发展过程,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资源。
  同Blog日记一样,教师可以将DST发布在个人网络空间或Blog上,以实现教师个人教育叙事的共享,供其他教师浏览观看。教师也可以将与学生课程学习紧密相关的DST发布给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数字影像资源,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复习。DST叙述了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表达了教师的情感,因此也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
  
  DST是一种多媒体情景化的叙事形式,是文字叙事的发展,也是教师创作教育叙事的新方式。教师设计和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实践性知识领悟和挖掘的过程。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其信息采集系统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创建课堂教学DST提供简便的技术支持,使教师简单快捷地制作基于课堂教学DST成为可能。教师将DST发布在个人空间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并通过观摩彼此的DST,感悟领会彼此的个体智慧和实践性知识,从而构成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共同体。
  
  (受篇幅所限,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其他文献
目前,教师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常用软件多是PowerPoint,依靠其操作简便、配套模板、素材丰富等特点得到了众多教师用户的认可。P owe rP 0int提供的模板和各种体贴的提示能使用户在几分钟内就开发一个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讲义,适合初级用户制作一些讲义式、幻灯片式的课件。然而它自身也带有一些遗憾,比如缺乏各种特殊显示效果、交互性不强、支持媒体格式少等。本文中,我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解决方案会让你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摘要】雅乐在宫廷音乐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依附于政治,对统治阶级思想有着直观的反映。胡乐是一种外来音乐,在华夷思想浓厚的古代社会,雅乐与胡乐是绝对不可以混用的,但南北朝之后却将此观念打破,胡乐的融入使审美变的多元化。本文参考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南北朝—隋唐时期音乐风格的“以胡入雅”进行梳理,继而探求中原王朝对胡乐文化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以胡入
【摘要】本文着重从曲式结构入手,分析了勃拉姆斯于1891年重新改写出版的其青年时期创作的《B大调钢琴三重奏》,剔除了早期写作的薄弱与松散部分,这部作品既保留了作曲家年轻时代的朝气,又融入他成熟期的深刻内省,侧写了勃拉姆斯的音乐人生。  【关键词】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Op.8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B大调钢琴三重奏》Op.8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部三重奏体裁,也是他探索奏鸣曲
[摘要]“订单式”培养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步履艰难。为此,应从转变职教办学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订单培养 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管友桥(1960- ),男,湖南祁东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与高教管理研究。(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图分类
[摘要]文章以荆楚理工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襄樊学院等学生、教师、行政主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存在问题  [作者简介]霍俊哲(1965- ),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湖北荆门448000)  [
近几年来,IT领域的新技术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在腾讯网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电子数码产品中,苹果公司的新品iPad力压群雄拔得头筹。随后,各种“Pad”风起云涌相继推出,各式移动电子产品群雄逐鹿抢占市场。  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变化,这也相应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各种新型移动设备的推出和普及,给前几年一度兴起的M-learning(移动学习)再添新活力。  一、M-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