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分析中国当代艺术需要传统工匠精神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当代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调查,报告了当代艺术异彩纷呈的现状以及当代艺术的特点,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述中国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家的发展特点,指出了当代艺术需要回归传统这一命题,指出只有继承传统,立足当代,才能使艺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创造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目的在于给艺术家以及设计师指出更加合理的设计理论,从而推动我当代艺术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西方绘画
  “当代艺术”的概念源自于西方,当下,却在中国成为艺术家以及民众热议的话题(如图1[1]),那么什么是当代艺术,怎么发展当代艺术就成为了人们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
  (一)当代艺术的包容性
  包容性是当代艺术的首要特点。当代艺术不是一场设计运动,也不是某一种风格,所代表的是一种现代的语言符号,而之所以不用现代艺术这个名词词,是为了与“现代派艺术”相区别。并且,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只是现代派艺术对古典的批判,而且包含了更多的内涵。首先,当代艺术是一个美学的革命是用全新的观点来批评艺术是一个观念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对古典传统艺术的反叛和背弃,也不是与历史的决裂。其次,当代艺术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的,无论是从艺术创作的理念、表现技法或者艺术批评的准则都是有着极大的包容性,艺术家可以充分的自我表现,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可以被劃分为当代艺术,而不需要接受任何权威的束缚。第三,当代的艺术已经不拘束于挂在美术馆供人欣赏的美术作品,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用品、垃圾甚至人体、大地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生活就是艺术”变成了一句流行的标语。当代艺术加入了世俗的气息,更加生活化、平民化,他是宽容的代名词、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生机勃勃新世界。当艺术进入当代,现代艺术也在发展,甚至古典艺术也没有消失他们作为不同的符号都是可以被当代艺术家使用的,可以被现在的欣赏着所接受。当代艺术无所不包的包容性,也为当今我国艺术家继承传统的绘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当代艺术的大众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美已经不是精英们的专属,人人都在谈论美,人人都可以创造美、欣赏美。大到城市的规划,小到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人们把审美拓展到了社会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次审美活动得到的审美体验都是不同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首先,审美具有直接性,只有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才能被接受。其次,审美艺术具有非功利性,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很少考虑到个人的功利目的,虽然现实中艺术与功利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非功利性是审美的特点之一,比如当人们看到别人田地里的庄稼成熟了,就会有愉悦感,别人的庄稼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的经济上的收益,但是人们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西方古典艺术家们对艺术有一种狂热的执着,如米开朗基罗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在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他就是追求一种纯粹的艺术,当代艺术越来越成为商业运作下的产物,资本的逻辑成了艺术的逻辑。我认为当代艺术家门需要从古代获得某些启示,明白审美是非功利的。
  (三)当代艺术的真实性
  当代艺术就是真实的艺术,是探求宇宙中的真实,探求人性内心深处的真实的一门艺术。艺术本来就是探索内心的艺术,过对本源的追寻,同化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来创造出能够触及灵魂的艺术,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潮流。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中写到“每个人均有其价值,自有其可贵的真实,不比依据圣人,更不应装模作样假道学,文艺之可贵就在于各人表达这种自己的真实,而不在其他。”梵高也讲“绘画靠的不仅是用双手来创造,而是从灵魂深处涌现出来的一种东西。”当代艺术就要抓住这种真实,而不要被现实的假象所蒙蔽。《易经》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事物很多都是由“真实”所衍生出来的“假象”。就像中世纪被宗教所蒙蔽的人性一样。而当代艺术家必须要努力获得至纯的真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社会,我国艺术家正努力将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技法结合,发展一条中国的当代艺术体系。
  二、当代艺术家对中西结合的探索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我国已经有一批画家开始认为只有吸收西方画的元素,才能使中国水墨画,这一传统的绘画形式得到发展,探索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虽然坚持水墨画传统的绘画工具如笔、墨、纸、砚等,但是已经完全摈弃了传统绘画。完全采用西方绘画形式,他们大都受到西方绘画体系的教育,艺术观念也完全是西式的,而水墨仅仅是创作的工具而已,我并不反对这一种探索,文化需要多元化,可是在西方理论指导下的水墨画,无论是构图、技法、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是西方的,那么剩下的墨色就只是一个没有中国魂的空壳而已,而另一类则是相对比较有责任心的艺术家,他们以中国传统水墨技法为主,吸收西方绘画的因素,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
  中国当代艺术从起步到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发展却很快。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当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现有的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这种模仿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没有过多的深刻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当代的中国艺术作品,有一些虽然标榜自己是传统的,但是形式上对西方艺术的模仿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许多艺术家希望能在传统和西方间找到一种平衡,但是有许多只是艺术家既缺乏传统水墨的底蕴,也还没有探索出自己的体系,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只是粗劣的模仿,用中国传统水墨的空壳加上西方现代绘画形式,没有什么思想的内涵,这种作品涌现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危机。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体现,而中国当代艺术家门对传统绘画的态度,以及对传统绘画研究深入的程度,决定艺术家是否能得到民众的认同,上文说到,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一直坚守着对传统艺术的追求。但是,确实存在着一些当代艺术家在继承方面流于形式,这引发了我们对传统绘画继承问题的一系列思考。   三、当代艺术需要回归传统
  如图2[2]所示,中国纯艺术拍卖交易额正在逐年减少,回归理性。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系统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养料。重新发现传统绘画,可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首先,要重新发现传统传统绘画的精,必须对传统绘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临摹。对传统绘画的探索不仅使我们能够掌握这传统绘画的技法。也可以为当代艺术中传统的复兴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同时对我们提高艺术修养和拓展艺术道路有益。其次,要“重新”发现传统。这里说的"重新”发现是意在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文化,是对传统的“再发掘”。在当下时代背景条件下,传统绘画在经过发展和演绎,此时传统文化己经不同与陈旧的古绘画,因为在检释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对其有了新的解读。从当代艺术来看,在对精华部分持续关照的基础上,这部分“新東西”正是要保留的,且是区别于过分表面形式的有价值部分。传统绘画博大精深,由于解读角度因人而异,发展的程度也良莠不齐,因此“转换性创造”的艺术表达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操控空间的延展过程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显而易见,无论是丰富的物质文化还是富有深刻内涵的精神文化都为“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广阔创作资源和空间。重新认识的中国传统绘画不仅使本土文化自信力的得以提升,而且为中国的文化融入国际性舞台提供了现代性的话语诠释。空泛的模仿古代形式其内在精神还是陈旧的,因此要重新“发现”传统的绘画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当代艺术家必须要做到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水墨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与当代艺术中的美学理念是同属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制约,都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社会性和民族性。他们虽然在理念、形式、创作手法,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都遵循统一与变化、对称、韵律、虚实、比例、节奏等法则,能够给欣赏者以美的体验。我们现在所谓的当代艺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历史,当代与传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充满了,如果认为传统的水墨绘画的就是过去的过时的,而西方当代艺术的就是先进的优秀的,是不科学的,传统与当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只有继承传统,立足当代,才能使艺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创造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吕澎.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吕澎.20 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6]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注释
  [1]图1不同创作时期的艺术品价格指数图 数据取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2]图2 2008至2016年中国纯艺术拍卖成交额变化图 数据取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作者简介
  孙云杰,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管理学院 中医药数据云服务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181)。
  (作者单位:1.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7;
  2.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广告伴随着商业的快速发展而生,成为信息快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连接商家与受众的重要桥梁,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的内容设计涵盖了商家的所有宣传信息。而构成一则广告的主要包括色彩、图形以及文字三大部分。从专业的视觉角度来看,衡量一则广告是否成功,色彩冲击是否能直接切中受众点是最为主要的点,相较于图形、文字,色彩更加容易识别忆记,所以色彩是视觉设计中的最重要元素。  关键词:广告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能够提升建筑安全,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开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必要要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并且对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
期刊
摘 要:随着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的推进,为提升民族自治区政府“互联网+政务”的绩效合法性,促进民族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合理构建运行,本文针对民族自治区确定出6个民族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出适用于民族自治区的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自治区;绩效评估;政府门户网站  一、问题提出  2016年2月17日,
期刊
摘 要:工程核算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关乎施工方经济利益的保证,同时也关乎企业工程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有效的竣工结算方法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率,本文通过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深入探究,以促进建筑工程竣工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方法;技巧  一、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由施工企业进行承建,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双方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城市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城市公共设施也开始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然而,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设施相比,我们的城市公共设施欠缺设施的便利性。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的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已建立的基本的公共设施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便利性亟待改善。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便利性;改进方法  一、绪论 
期刊
摘 要:随着机械设计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CAD/CAM一体化软件显示出其高效智能的优势,UG软件便是其中之佼佼者。UG将机械设计与生产的全过程集成在一起,它采用参数化的及而向零件的3D实体模型的设计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为设计者提供了一条更直观、更有效、更快捷的设计工具。ADAMS/MATLAB为汽车、机械、航天、航空仪器和工模具等设计提供了有力软件工具。  关键词:软件应
期刊
摘 要:电气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处于长时间工作运行状态当中,多种原因会使电气设备产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导致电气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发生生产事故。因此,在故障发生之后,维修电工一定要迅速、及时、准确、熟练并且安全地查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且快速高效地将故障排除,使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方法  1.电气故障的确定  在电气故障进行确定的过程中,维修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现
期刊
摘 要: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系之一,良好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可以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对其设计施工时,应保证其高效、稳定、安全,其质量的好坏对人们以后的日常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的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后的技术与管理难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技术要点;施工管理  1.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施工前的技术要点
期刊
摘 要: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而微电影作为原本就从互联网中形成的影视产品,更具有研究调查的条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互联网的视野下,微电影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微电影相关的发展历程,阐述微电影发展历程以及展望微电影未来的
期刊
摘 要:从我国当前高层建筑建设方式和施工方式来看,其在供暖设施和通风处理方面都还存在发展提升空间。建筑外墙蓄热功能的缺失,是当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所存在的显著缺陷。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新时期,深化探讨高层建筑暖通工程设计技术,提升设计人员专业技能并排除高层建筑暖通施工安全隐患,是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暖通设计和控制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深层次分析高层建筑在暖通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