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全面具备企业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难以履行岗位职责。通过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分析,笔者发现问题主要在于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也缺乏与会计岗位能力训练的无缝对接。根据会计岗位要求,设置实训化教学内容,运用职业化化思维管理,开展全过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是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中职;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F23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数量上需求不断提高。但是,当前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全面具备企业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也对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来新的要求。从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来看,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制约了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缺乏的现实原因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企业应用型会计工作人员,然而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部分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太差,难以履行岗位职责,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一) 从用人单位看,对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较高。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要求较高。随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层对从事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税务处理能力。二是对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全面。企业希望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如综合协调组织能力、会务文书处理能力、恰谈沟通能力等。而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还不能达到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三是对职业伦理素养要求增强。会计工作岗位性质特色,经手大量资金进出,因此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如诚实守信、恪守职责、勤勉敬业等精神。
(二)从学校教学看,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一是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性课时比重偏少,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会计工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在以追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高通过率为教学目标时,这种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尤为明显。这就导致学生即使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仍然不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现象出现。二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目前中职会计教师绝大部分是普通高校或职业学院毕业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三是实践形式与场所单一。中职学校的实践形式分校外与校内。校内实践一般是在模拟实验室里,分给学生一整套资料,让学生完成模拟账务处理,由于没有实践岗位环境氛围,再加上形式的单一性,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而由于校外实践同一企业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很多时候的校外实习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使校外的会计实践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
二、运用三化教学模式,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建立以培养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实训教学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是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职业化教育理念,创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是以会计职业岗位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就业岗位可以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商业企业的收银员,银行窗口工作人员。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职业用人标准。这就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必须广泛吸纳主要行业的就业岗位专业人士及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根据不同的专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科学、准确地定位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化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地域经济的特色,从而为开展全过程的职业化教育,全面创新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明方向。二是根据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中职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要求我们必须以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为模板,去设计、制订并不断修改、完善专业教学计划。立足于把学生作为一个即将上岗的员工,根据企业专业岗位用人的标准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以及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专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去设计具有人才资源培训特点的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会计职业能力的训练、会计职业化习惯的养成、会计职业标准与规范的执行、会计团队职业化建设等模块。制定符合人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学计划,为全面创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二)运用实践化教学方法,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应用实践化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等。通过创设模拟教学情景,建立模拟的企业会计部门岗位,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岗位模拟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实训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更可以在实训中更好地理解工作要求的实质内涵。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实训教学内容,能有效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求距离。二是注重综合技能的训练。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单项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更重要的是综合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应该说单项技能是综合技能的基础,但综合技能绝不是单项技能的简单叠加。除了单项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以完整地反映会计工作业务流程的模拟业务数据来给学生作为综合实操练习用,目的也就是为了学生能亲身体验到企业对会计岗位工作的各项要求,避免人为割裂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深化职业素养要求。职业素养要求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贯穿始终的重要教学任务。学校通常将职业素养教育放在公共德育课程中,与专业知识的教学脱节,而在理实实践化教学模式中必须把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作态度、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核心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善东.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 2007(2)
[2] 李梅.会计模拟实习,巧用任务驱动法[J].吉林教育, 2012(8)
[3]王福英.加强会计实验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 2006, ( 10) .
[4常颖.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 2007, ( 9)
【关键词】 中职;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F23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数量上需求不断提高。但是,当前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全面具备企业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也对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来新的要求。从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来看,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制约了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缺乏的现实原因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企业应用型会计工作人员,然而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部分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太差,难以履行岗位职责,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一) 从用人单位看,对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较高。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要求较高。随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层对从事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税务处理能力。二是对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全面。企业希望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如综合协调组织能力、会务文书处理能力、恰谈沟通能力等。而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还不能达到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三是对职业伦理素养要求增强。会计工作岗位性质特色,经手大量资金进出,因此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如诚实守信、恪守职责、勤勉敬业等精神。
(二)从学校教学看,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一是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性课时比重偏少,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会计工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在以追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高通过率为教学目标时,这种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尤为明显。这就导致学生即使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仍然不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现象出现。二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目前中职会计教师绝大部分是普通高校或职业学院毕业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三是实践形式与场所单一。中职学校的实践形式分校外与校内。校内实践一般是在模拟实验室里,分给学生一整套资料,让学生完成模拟账务处理,由于没有实践岗位环境氛围,再加上形式的单一性,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而由于校外实践同一企业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很多时候的校外实习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使校外的会计实践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
二、运用三化教学模式,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建立以培养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实训教学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是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职业化教育理念,创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是以会计职业岗位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就业岗位可以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商业企业的收银员,银行窗口工作人员。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职业用人标准。这就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必须广泛吸纳主要行业的就业岗位专业人士及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根据不同的专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科学、准确地定位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化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地域经济的特色,从而为开展全过程的职业化教育,全面创新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明方向。二是根据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中职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要求我们必须以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为模板,去设计、制订并不断修改、完善专业教学计划。立足于把学生作为一个即将上岗的员工,根据企业专业岗位用人的标准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以及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专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去设计具有人才资源培训特点的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会计职业能力的训练、会计职业化习惯的养成、会计职业标准与规范的执行、会计团队职业化建设等模块。制定符合人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学计划,为全面创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二)运用实践化教学方法,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应用实践化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等。通过创设模拟教学情景,建立模拟的企业会计部门岗位,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岗位模拟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实训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更可以在实训中更好地理解工作要求的实质内涵。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实训教学内容,能有效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求距离。二是注重综合技能的训练。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单项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更重要的是综合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应该说单项技能是综合技能的基础,但综合技能绝不是单项技能的简单叠加。除了单项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以完整地反映会计工作业务流程的模拟业务数据来给学生作为综合实操练习用,目的也就是为了学生能亲身体验到企业对会计岗位工作的各项要求,避免人为割裂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深化职业素养要求。职业素养要求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贯穿始终的重要教学任务。学校通常将职业素养教育放在公共德育课程中,与专业知识的教学脱节,而在理实实践化教学模式中必须把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作态度、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核心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善东.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 2007(2)
[2] 李梅.会计模拟实习,巧用任务驱动法[J].吉林教育, 2012(8)
[3]王福英.加强会计实验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 2006, ( 10) .
[4常颖.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 200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