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综合优势的分析,指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是园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和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提出充分发挥这些综合优势的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推进牡丹江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实现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的战略意义。
牡丹江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属牡丹江流域中游地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作为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区域性经贸旅游城市,是东出海参、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具有“桥头堡”的作用。也是黑龍江省能源重化工业及现代农业基地的中心之一。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塞北江南”之称。2006年1月,牡丹江市整合已有的3个园区,将江南新城区、对俄贸易工业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合并,成立了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总面积达40.1平方公里,标志着牡丹江市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
园区及周边地区已探明矿产资源78种,其中,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4亿吨、潜在储量11亿吨,花岗岩储量4亿立方米,泥炭储量1亿吨,珍珠岩储量6500万吨,以及储量丰富的硅矿石,仅海林、东宁硅石储量就达200万吨以上,且品位较高。
水资源
园区所在地区河网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有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6677条,有镜泊湖、莲花湖两个湖泊。水资源总量为98.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79.04亿立方米,地下水18.99亿立方米。人均水量3800立方米,为黑龙江省人均水平的1.8倍,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居全省领先地位。
森林资源
园区位于森林密盖地区,仅牡丹江市就拥有林地3.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1%。森林覆盖率68%,木材总蓄积量为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木材94立方米,素有“林海”之称。区域优势
工业基地优势
牡丹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是牡丹江经济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建设,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造纸、橡胶、煤化工、硅硼、机械、电子、制药、轻纺8个主要行业,恒丰纸业集团、桦林佳通、大宇制纸等10家骨干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为支撑,具有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体系。
区位交通优势
牡丹江市位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中段,是东出海参葳、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是东北亚经济圈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重要城市之一:是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海参崴——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中心。哈尔滨一绥芬河一俄罗斯东方港一日本北海道运距比大连至日本近840多公里,比大连至美国近2,400多公里。
自然生态旅游品牌优势
牡丹江是一座自然生态旅游城市,有世界著名的高山堰塞湖一一镜泊湖,中国北方目前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唐代渤海国遗址、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30多处。可以形成以湖、林、雪、边、俗为特色的彰显牡丹江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生态旅游产品。
对俄经贸优势
牡丹江对俄边境线长211公里,11个对俄通关口岸,4个国家一类口岸——牡丹江国际航空港、绥芬河公路口岸、绥芬河铁路口岸、东宁公路口岸。在多年的对俄贸易合作中,培养了大批熟悉俄罗斯政策、市场的经贸人才,造就了一批与俄罗斯合作密切的经贸公司。且对俄远东地区各州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建立了双方政府有关部门定期会晤机制,有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优势和广阔的经贸合作渠道,已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和对俄贸易的“桥头堡”。
其他优势
政策叠加优势
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中俄信息产业园区)和两个省级产业园区(对俄经济工业园区、北药科技开发园区)聚合于开发区,有利于从区域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出口加工和对俄贸易、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等)两大层面取得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而拥有具有乘数效应的综合性政策优势。要增强开发区的综合竞争优势,需要有政策、环境、机制三个方面的支撑。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在投资环境上,硬件(基础设施)虽有一定基础,但远未完善,软环境距离与国际标准对接还相去甚远。体制机制创新上也暂不具有优势。由此,政策优势是园区当今的最大亮点,用足用好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同时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政策,发挥联动效应,带动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是加速开发区建设的首要良策。
潜在后发优势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俄合作升级、沪牡合作、循环经济试点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机遇。几大园林的内涵,原则上设定了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框架。现在,牡丹江开发区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特征在于一个“新”字,这使得有条件在汲取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扬长避短,采取最先进的建设模式;作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一开始就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避免重蹈先污染浪费后智力改造的覆辙沪牡战略性区域合作关系的发展和上海产业园的成立,为开发区在承接上海等发达地区技术、产品梯度转移的同时,借梯上楼,有选择地承接水平转移,直接引进高端技术和产品提供了良机。
综上所述,对俄和东北亚开放的区位和通道优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基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木材(俄罗斯进口)、北药、绿特食品等自然资源优势,具有总量相对充裕、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供应条件以及对俄经贸“桥头堡”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是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和潜在后发优势,为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积极发现、全面认识、善于利用、充分发挥这些综合优势的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打造产业聚集区的招商引资平台,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中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推进牡丹江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实现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牡丹江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属牡丹江流域中游地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作为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区域性经贸旅游城市,是东出海参、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具有“桥头堡”的作用。也是黑龍江省能源重化工业及现代农业基地的中心之一。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塞北江南”之称。2006年1月,牡丹江市整合已有的3个园区,将江南新城区、对俄贸易工业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合并,成立了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总面积达40.1平方公里,标志着牡丹江市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
园区及周边地区已探明矿产资源78种,其中,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4亿吨、潜在储量11亿吨,花岗岩储量4亿立方米,泥炭储量1亿吨,珍珠岩储量6500万吨,以及储量丰富的硅矿石,仅海林、东宁硅石储量就达200万吨以上,且品位较高。
水资源
园区所在地区河网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有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6677条,有镜泊湖、莲花湖两个湖泊。水资源总量为98.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79.04亿立方米,地下水18.99亿立方米。人均水量3800立方米,为黑龙江省人均水平的1.8倍,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居全省领先地位。
森林资源
园区位于森林密盖地区,仅牡丹江市就拥有林地3.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1%。森林覆盖率68%,木材总蓄积量为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木材94立方米,素有“林海”之称。区域优势
工业基地优势
牡丹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是牡丹江经济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建设,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造纸、橡胶、煤化工、硅硼、机械、电子、制药、轻纺8个主要行业,恒丰纸业集团、桦林佳通、大宇制纸等10家骨干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为支撑,具有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体系。
区位交通优势
牡丹江市位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中段,是东出海参葳、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是东北亚经济圈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重要城市之一:是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海参崴——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中心。哈尔滨一绥芬河一俄罗斯东方港一日本北海道运距比大连至日本近840多公里,比大连至美国近2,400多公里。
自然生态旅游品牌优势
牡丹江是一座自然生态旅游城市,有世界著名的高山堰塞湖一一镜泊湖,中国北方目前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唐代渤海国遗址、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30多处。可以形成以湖、林、雪、边、俗为特色的彰显牡丹江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生态旅游产品。
对俄经贸优势
牡丹江对俄边境线长211公里,11个对俄通关口岸,4个国家一类口岸——牡丹江国际航空港、绥芬河公路口岸、绥芬河铁路口岸、东宁公路口岸。在多年的对俄贸易合作中,培养了大批熟悉俄罗斯政策、市场的经贸人才,造就了一批与俄罗斯合作密切的经贸公司。且对俄远东地区各州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建立了双方政府有关部门定期会晤机制,有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优势和广阔的经贸合作渠道,已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和对俄贸易的“桥头堡”。
其他优势
政策叠加优势
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中俄信息产业园区)和两个省级产业园区(对俄经济工业园区、北药科技开发园区)聚合于开发区,有利于从区域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出口加工和对俄贸易、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等)两大层面取得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而拥有具有乘数效应的综合性政策优势。要增强开发区的综合竞争优势,需要有政策、环境、机制三个方面的支撑。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在投资环境上,硬件(基础设施)虽有一定基础,但远未完善,软环境距离与国际标准对接还相去甚远。体制机制创新上也暂不具有优势。由此,政策优势是园区当今的最大亮点,用足用好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同时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政策,发挥联动效应,带动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是加速开发区建设的首要良策。
潜在后发优势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俄合作升级、沪牡合作、循环经济试点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机遇。几大园林的内涵,原则上设定了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框架。现在,牡丹江开发区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特征在于一个“新”字,这使得有条件在汲取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扬长避短,采取最先进的建设模式;作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一开始就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避免重蹈先污染浪费后智力改造的覆辙沪牡战略性区域合作关系的发展和上海产业园的成立,为开发区在承接上海等发达地区技术、产品梯度转移的同时,借梯上楼,有选择地承接水平转移,直接引进高端技术和产品提供了良机。
综上所述,对俄和东北亚开放的区位和通道优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基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木材(俄罗斯进口)、北药、绿特食品等自然资源优势,具有总量相对充裕、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供应条件以及对俄经贸“桥头堡”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是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和潜在后发优势,为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积极发现、全面认识、善于利用、充分发挥这些综合优势的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打造产业聚集区的招商引资平台,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中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推进牡丹江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实现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