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引导和评价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3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重点之一就是习作教学。目前的习作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1. 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很多时候,心里有话,表达不出来;究其原因,是阅读量不够,同时也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2. 教师指导过细或者泛泛指导,前者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受到约束,没有想象的空间,致使习作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后者使学生最自己的习作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更看不到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达不到反思和提高的效果。3. 教师对作文的评价缺乏年级意识,教师对作文的评价缺乏读者意识,评价不到位。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因为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二、打消畏惧心理,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我却以为习作指导应从低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的从写话走进作文。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控制能力差,只有当写话成为学生心甘情愿的事,成为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工具之时,写话才可说是灵动的,是有生命力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首先,我们老师要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上课时做到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话语亲切,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地说、尽情地说。其次,要拓宽说话范围,让学生乐说。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童话时说续编、改编或自编的故事;学习自然类或科技类的文章时说懂得了什么、还了解哪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思想、新见解、说不一样的话,培养创新思想。由于在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之前就注重了说话写话的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这样三年级学生由写话进入到习作,都很自然,学生对习作也不感到陌生和害怕了。
  三、要注重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为了促进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积累形式。1. 是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是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背诵好词佳句。学生背诵的都是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3. 是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积累丰富了,说话时,好词佳句就会脱口而出;作文时,语言就会生动而丰富。所以说多读书,多背诵,多摘抄,日积月累,在语言表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四、评改方法要切合实际,达到效果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评价能力,首先就是要学生对评价的标准有清晰的认识。所以,老师要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各年级符合课标精神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时候也相应地提高作文水平。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其四,评语要有公正、中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写的好的地方,也能柔能刚有哪些是以后可以重点培养和发挥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像什么“中心突出,表达流畅”之类的不到位的评价,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能真正引导和指导学生的习作。
  习作教学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展习作的素材,再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方法的运用,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蓝天下自由地驰骋,放飞自己的心灵。
  同时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明辨评价弊端,从作文评价入手,强化教师的年级意识,正确了解教学要求,不拔高或降低要求;随着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帮助其提升与进步;让学生尽可能学会相互评改作文,培养敏锐的读者意识。通过建立科学的训练方式和评价标准来影响和引领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往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一、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  〓〓这完全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尽管目标都是24,但运算式是不确定的,答案丰富多彩。这是一道考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的开放性题目。这
〓〓“图案”词语由来已久,起源于日本。在汉语词典中“图”是指绘制出来的形象、图样、图稿;“案”是指计划、方案、设想。服装图案广义指运用于服装造型上的造型结构、色彩、纹样的设想。且遵循服装的技术工艺、服装材料、用途等条件制约所绘制的服装图案样式。服饰图案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装面料及款式相适应,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风格形式丰富多彩。图案在装饰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中国传统图案在服饰设计中也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办好一所学校也需要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