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宁之势异也”之再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酷法.其暴政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很快结束了.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仁政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扬这种主张写的.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和睿智,析秦亡之因,责秦亡之过,倡治国之道.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上篇叙述了自孝公以来秦的兴亡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如何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课本剧型”的教学方法能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一)编演课本剧的课程价值  编演课本剧有独特的课程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式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