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莘县河店镇田海村村民孙波,近期主动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归还了其父亲名下拖欠长达12年的贷款880元,被评定为“信用户”后,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获得农信社4万元的授信贷款。目前,孙波从事货物运输月收入近万元。增收致富的孙波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是沾了能当上信用户的光,是农信社帮我圆了买车梦,为人处世讲诚信真是比金子还珍贵啊。”
时下,在莘县农村,诚信借贷成风尚,“信用户”成为“香饽饽”。像孙波一样,为能够被评定上受人尊崇的“信用户”,主动归还自身或代为亲属偿还陈欠贷款的农户不乏其例。自2007年该县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以来,全县共有612户老欠贷户主动归还农信社陈欠贷款843万元。现如今,“富不富,看看是不是信用户;要想富得快,发展大棚种瓜菜。”这样的顺口溜在莘县农村广为流传,凭诚信借贷、靠勤劳致富也成了农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如此,“信用户”还成为当地农村男婚女嫁的“金字招牌”。“现在农村找对象,对方要看是不是信用户。当上信用户,不但贷款方便、利率优惠,而且是一种光彩和荣誉,多好呀!”该县河店镇的青年农民王观斌对此深有感触。
莘县农民信用观念的现实转变,切实受益于该县农村信用社大力开展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2007年以来,为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两难“瓶颈”,该县农信社坚持不懈地实施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发放《贷款证》,推行“阳光信贷”等为载体的信用建设“富民兴莘”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当地农民只需凭着自身信用就可获得农信社核发的《贷款证》,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实现了农民致富“贷”无忧。该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4年来的不懈努力,不仅使“穷能贷,富能贷,不守信用不能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诚实守信的甜头,呈现出踊跃争当“信用户”的喜人景象。至目前,全县“信用户”达到90581户,在88个“信用村”中,“信用户”的占比达到80%以上。同时,该县农信社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平台,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完善信贷营销“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支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9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8.7亿元,占比82%,新增农业贷款占比133%,切实调整优化了信贷结构,有力助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时下,在莘县农村,诚信借贷成风尚,“信用户”成为“香饽饽”。像孙波一样,为能够被评定上受人尊崇的“信用户”,主动归还自身或代为亲属偿还陈欠贷款的农户不乏其例。自2007年该县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以来,全县共有612户老欠贷户主动归还农信社陈欠贷款843万元。现如今,“富不富,看看是不是信用户;要想富得快,发展大棚种瓜菜。”这样的顺口溜在莘县农村广为流传,凭诚信借贷、靠勤劳致富也成了农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如此,“信用户”还成为当地农村男婚女嫁的“金字招牌”。“现在农村找对象,对方要看是不是信用户。当上信用户,不但贷款方便、利率优惠,而且是一种光彩和荣誉,多好呀!”该县河店镇的青年农民王观斌对此深有感触。
莘县农民信用观念的现实转变,切实受益于该县农村信用社大力开展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2007年以来,为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两难“瓶颈”,该县农信社坚持不懈地实施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发放《贷款证》,推行“阳光信贷”等为载体的信用建设“富民兴莘”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当地农民只需凭着自身信用就可获得农信社核发的《贷款证》,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实现了农民致富“贷”无忧。该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4年来的不懈努力,不仅使“穷能贷,富能贷,不守信用不能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诚实守信的甜头,呈现出踊跃争当“信用户”的喜人景象。至目前,全县“信用户”达到90581户,在88个“信用村”中,“信用户”的占比达到80%以上。同时,该县农信社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平台,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完善信贷营销“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支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9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8.7亿元,占比82%,新增农业贷款占比133%,切实调整优化了信贷结构,有力助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