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城乡结合部这一新地域的出现,在这个区域内对于小学体育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影响。本文就在全面了解广东省东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都会跨地域的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从而衍生出中新兴的社会群体——“新莞人子弟”。这类群体,作为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城乡结合部小学也是欠发达地区孩子就读的主要学校。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整体教学工作,创新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师队伍,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学创新程度不足
从东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创新程度不足,沿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健美操、形体等项目,没有结合发展大趋势的实际情况,来展现体育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同时,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没有将思想品德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体育课也只是一种课外活动而已。
(二)体育教学中针对性的指导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的是班级授课的方式,而每个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状态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较低。例如在“两操”的开展上并不顺利,学生对于早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少。
(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
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也应该保障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既要符合学校的教学标准,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从相关调查中表明,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化。此外,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师结构分布不合理,一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或体育专职教师不够,这就导致体育专职教师的课时量较大,从而对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对策
(一)整改教学工作的内容,加强各个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过程,首先就是要组织和管理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而且在开始实施之前,当地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是比较混乱的,所以,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整改。教师也要发挥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学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更应该结合体育的特点,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可以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下,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各个学校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引入一些全新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最后,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全方位的展示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体育活动价值。
(二)制定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于教育场地和器材
课外体育活动应该更为的多样化,同传统的体育课相比,学生往往更喜欢课外的活动。所以,学校不仅要保障“两操”的正常运行,还要让学生明白两操的重要性,早操能够让学生更加清醒,而课间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疲劳、紧张的心态,更好的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在课外的体育活动中,学校也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安排指导教师,在课外竞赛中,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额外的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跳遠等等,在比赛结束之后,设置多种奖励方式,这样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体育氛围。而在课外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大训练量,让更多喜欢体育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
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师也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然后详细的标注上自己在备课时的场地,组织形式,以及使用器材的数量和名称。主管组长也要根据体育教师制定的计划,合理化的安排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这样也方便教师根据组长的反馈情况进行上课。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结合本校以及周围的地理情况,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如滚铁圈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优化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增强教师的整体素养
体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评价体系中,不能只是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运动成绩等,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方面。只有保障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学校的领导人也应该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监督力度,杜绝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化,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所以,对于各个小学的体育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给予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也能缩小城乡结合部教师同市区体育教师之间的经济差距。其次,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体育教师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从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上不断地创新,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自主活动,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才能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子霞.城乡结合部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 (8):120-121.
[2]张亮生.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8):155-156.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都会跨地域的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从而衍生出中新兴的社会群体——“新莞人子弟”。这类群体,作为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城乡结合部小学也是欠发达地区孩子就读的主要学校。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整体教学工作,创新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师队伍,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学创新程度不足
从东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创新程度不足,沿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健美操、形体等项目,没有结合发展大趋势的实际情况,来展现体育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同时,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没有将思想品德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体育课也只是一种课外活动而已。
(二)体育教学中针对性的指导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的是班级授课的方式,而每个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状态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较低。例如在“两操”的开展上并不顺利,学生对于早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少。
(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
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也应该保障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既要符合学校的教学标准,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从相关调查中表明,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化。此外,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师结构分布不合理,一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或体育专职教师不够,这就导致体育专职教师的课时量较大,从而对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对策
(一)整改教学工作的内容,加强各个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过程,首先就是要组织和管理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而且在开始实施之前,当地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是比较混乱的,所以,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整改。教师也要发挥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学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更应该结合体育的特点,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可以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下,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各个学校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引入一些全新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最后,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全方位的展示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体育活动价值。
(二)制定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于教育场地和器材
课外体育活动应该更为的多样化,同传统的体育课相比,学生往往更喜欢课外的活动。所以,学校不仅要保障“两操”的正常运行,还要让学生明白两操的重要性,早操能够让学生更加清醒,而课间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疲劳、紧张的心态,更好的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在课外的体育活动中,学校也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安排指导教师,在课外竞赛中,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额外的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跳遠等等,在比赛结束之后,设置多种奖励方式,这样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体育氛围。而在课外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大训练量,让更多喜欢体育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
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师也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然后详细的标注上自己在备课时的场地,组织形式,以及使用器材的数量和名称。主管组长也要根据体育教师制定的计划,合理化的安排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这样也方便教师根据组长的反馈情况进行上课。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结合本校以及周围的地理情况,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如滚铁圈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优化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增强教师的整体素养
体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评价体系中,不能只是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运动成绩等,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方面。只有保障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学校的领导人也应该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监督力度,杜绝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化,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所以,对于各个小学的体育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给予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也能缩小城乡结合部教师同市区体育教师之间的经济差距。其次,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体育教师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从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上不断地创新,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自主活动,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才能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子霞.城乡结合部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 (8):120-121.
[2]张亮生.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