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工具体性的作用,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应用,带给人怎样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工具 听 说 看 讲 沟通 交流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90-02
众所周知,语文的工具性就是对于语言文字在使用上的问题.这个工具使人在交际、沟通的社会生活中能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求、认识、同时从中获取于己有益的信息与转发信息。
这种最古老、最便利、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我们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感受、认识、理解、分析、取舍的过程中,都要达到不断增长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习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除去人文素养的培养之外,更多的是对听、说、读、写这个语文工具能力的掌握上,这更能体现它在使用价值上的真实意义。
今天从“听”这点上说点我的理解与认识。
俗话说:“耳聪目明”,这也是先从“听”来赞美人的,他也说出了人在接收信息时的两个感官行为,可以看出,是先“聪”而后“明”的。
“听”是人的功能器官的使用,当然了,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它一定是学生的功能器官的使用,即打开学生的“听”觉器官的开关接受信息,否则、这个器官就成为了摆设、赘物。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就是:说者打开了听者听觉器官后,听者所感受到的效果,指的就是在听了贤德之人的教诲比之自读还够份量,份量当然来自于君子讲的好,好在比听者自悟时的簡洁、深刻、易懂,使有茅塞顿开之感。如果在任何的口耳交流中,总是左耳听、右耳冒,聪耳不闻的结果,那么,交流的目的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听”尽管是主观的,但它时刻被客观中的“讲”所作用。如果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的授课中,“讲”的糊涂,“讲”的繁琐,“讲”的支离破碎,乱七八糟、缺少环节,缺乏逻辑,以及表达不清等等,就勢必要阻碍“听”,影响“听”,乃至于扰乱了“听”。
“听”是接受,是说的准备。而“讲”是发授,是教师主观思考后的行为,一发一接构成教学的过程。“讲”一定是带有准确的目的性,它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的开始,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它不只是从能够听得懂开始,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听得清,听的明。因此要在后两个方面下功夫,怎么下功夫呢?我想:首先无论教那一课的教师,都要修炼自己的嘴上功夫,口头字音的准确、清晰、自然、流畅,使之悦耳,在嘴皮子上炼火候。不能只限前三排的听到。如果是这样,就很难使你讲课时发出的声音,在教室中形成空间里的回荡气场。可想而知,想要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是决不可能的。反之,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生降有度,抑扬顿挫,优美流畅,富于磁性效果又饱含激情的声音喧阗了整个教室,那么,无论是那些已经被你的魅力所征服吸引了的学生,还是被生涩乏味所牵入困倦的朦胧状态中的学生,他们都会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中通过听觉器管来接受你的信息。当然了全神贯注是保证“听”之效果的最佳状态。
“听”的效果怎样,完全受“讲”的怎样所左右,能够在保证一定分贝音量前提条件下,根据教室中学生人数的多少调整适度的音量。音量的大小是情感表现的外在形式之一,这里有着太多太多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着不同的内容与信息的传递。因此,一名教师讲课效果怎样与他的音量大小的使用有关。音量的调控可以表现情感,增减加除感染力,也可创造生动的色彩与画面,变枯烦为妙趣横生。没有晦涩难懂的学问,只有语言的贫乏,无味的表达。
因此,无论什么教师,只有首先修炼了自己的口才,才能创造似火的课堂,使之燃起学生“听”的干柴。真的能够达到“听”了一节课,有如雷贯耳、提醐灌顶之感,以及感到四十几分钟的时间被听者所忘记并飞快地过去的时候,内心如被美妙的音乐洗染一般,那么,这“讲”才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否则,那些声如蚊蝇、喃喃自语、唠唠叨叨地讲课,岂不是催眠曲又能是何物?
打开学生听觉器官,与教师个人的嘴皮子功夫有关自不必说。此外,更多地是渋及到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生活阅历、个性化的表达等诸多因素。
要想使学生面对你的讲授敞开他们的“听”觉的通道,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他们对你敬而远之,那么,能听你的声音吗?能愿意听你的声音吗?能听到你的声音吗?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听觉器管的空间环境条件。这个条件,重要的是一个“亲”字,有了“亲”字,沟通有时都不需语言,一个神态、一个表情他们早已心领神会了。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亲”的作用,“亲”是一种信任,离开了这个信任,你还讲什么?
建立信任的机制,要从“情”入手,情是开路先锋,披文入情,这才能在他们“信其道”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听你传授的“秘笈大法”。与此同时,正是你挥洒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之机,你就会借此将错综复杂的知识有序地传授给他们,使其享受到“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听觉快感。使听者免受其“猿哀鸣”之苦,懂得用心去听,用情去感的内含。
语文工具性中的“听”,在人的器官使用上从属于第二位,第一位应该是“看”,当然了这要除去先天的盲人。人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大脑始终借助五官来完成接受、认识与理解,其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眼见为实”吗。可是,在实际的课堂交流中,却经常出现熟视无睹的现象。当然了,这里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与观察不仔细的因素。可是,我们还是要说这个“熟视无睹”,真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观察不仔细吗?也可能是“熟悉”的眼前没风景了吧!怎么就没了风景?是没了心情吧?谁没了心情?当然是学生,没了心情,当然就没心思看,那么再好的风景又能怎样?心情决定成败。为此,教师的授课也是一样,想要打开学生听觉器官的开关,首先要调整他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心情,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去“看”,所以说不读点心理学行吗?当然不行,不关心他们的疾苦,不关注他们的成长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你如果没有了解与掌握他们的情绪与心理变化,就永远也无法施展你的伎俩去完成他们眼看的事实与目的。如果你做到了有所掌握,你就可以用你的孔雀开屏般的魅力来展示使人陶醉其间的风景。炯炯的目光、活力四现的情貌,这些不仅能体现为人师者的内在素养,更重要的是在你的举手投足中能够不时地透射出儒雅的风姿,这也正是行为师范的感召的过程。决不是那些整日里形如枯木、面无精神、蓬头垢面、毫无生机的僵尸之厌烦。由此看来,教师的精神面貌是课堂风景中的重要因素,有了这个因素之外;合理、优雅的板书更是吸引他们专注于你创设的这道风景中的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借此加深形象上的记忆与逻辑上的理解。试想:这样的授课还会有几多熟视无睹现象的发生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该停止你的行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效教学。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沉闷,缺少让人耳目一新之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被人忽视已久了的因素——调料。如果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切时地加入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幽默,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兴趣,对所学知识便于接受,还会在记忆上更加牢固。反之,在一节课的讲授中我们总是用一个毫无起伏的腔调来至始至终,那么世上任何一种人都会被催入梦乡,何况他们本来就多“觉”(原因多种多样)。调料哪里去找?当然靠自己,世上没有现成的包子让你咬上两口,品味其中每个褶与馅的味道,它只能是你学养底蕴中“默而识之”才可得来的智慧。
单一的色彩构不成画卷,学生视觉上的麻木是因为我们的讲授缺少了激情与色彩,这样知识也必然同你了无生机的话语一同迈向死亡,即使走进云雾也会变得抹糊不清,使人费解。这就是学生越学越烦、越学越困的原因之所在,把人家刚入学时的那种雄心壮志,和以此来改变命运的憧憬在我们的课堂上一磨而去。谁之罪?当然是平庸者所为,因为正是你的平庸才使他们的人生,面对把握知识的时候而失去了信念,失去了听得懂,看得清的良机。
听得懂与看得清,二者互为作用,可是如果是错误的讲授,那么必然会使学生掉进知识的泥沼。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在课文的讲述中引出了“朋友”二字,为了引发学生对词语的兴趣,顺势解释其由来,他将此字写于黑板之上,增加“看”的印象。可是在讲解的方法上,可能是忘记了中国汉字的“六书”的科学之法,或者跟本就把在大学时老师教给他的怎样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招数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竟然生拉硬扯出“两个月亮并肩走”,这么个让我这个“半拉子”同行感到羞红整张老脸的悲哀与可怜。无知的悲哀,无法的可怜,会使学生怎样呢?也可能是一生都这么理解这二字了吧!那么,剩下的“友”字也绝对不是“益友”了吧?(朋;是两串贝壳。友;是两只右手。)这种望文生意,一知半解不仅害瞎害聋了学生的耳目,更重要的是愚昧了他们的心灵。
听得懂,它一定是源自于我们教师讲的明,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叙述成简单的能听得懂的语言,这是智者的讲,这样的智者才可以称其为人师,这样的智者的学问那里来?当然不是所谓大学四年中“显学”之结果,更多的还应该是“默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告诉我们的是一碗水走向一条河的里程。把简单的问题讲的繁复不仅是无知与愚昧,他更为有害的是搅乱了他人思维的正常程序,就如同在白纸上信手涂鸦一般。我想,任何人家孩子的那张“白纸”都不愿被庸师“涂抹得乱七八糟”吧!
没有听不懂的语言,没有看不懂的世界,语文的工具作用你用在了哪里?
关键词:语文工具 听 说 看 讲 沟通 交流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90-02
众所周知,语文的工具性就是对于语言文字在使用上的问题.这个工具使人在交际、沟通的社会生活中能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求、认识、同时从中获取于己有益的信息与转发信息。
这种最古老、最便利、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我们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感受、认识、理解、分析、取舍的过程中,都要达到不断增长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习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除去人文素养的培养之外,更多的是对听、说、读、写这个语文工具能力的掌握上,这更能体现它在使用价值上的真实意义。
今天从“听”这点上说点我的理解与认识。
俗话说:“耳聪目明”,这也是先从“听”来赞美人的,他也说出了人在接收信息时的两个感官行为,可以看出,是先“聪”而后“明”的。
“听”是人的功能器官的使用,当然了,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它一定是学生的功能器官的使用,即打开学生的“听”觉器官的开关接受信息,否则、这个器官就成为了摆设、赘物。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就是:说者打开了听者听觉器官后,听者所感受到的效果,指的就是在听了贤德之人的教诲比之自读还够份量,份量当然来自于君子讲的好,好在比听者自悟时的簡洁、深刻、易懂,使有茅塞顿开之感。如果在任何的口耳交流中,总是左耳听、右耳冒,聪耳不闻的结果,那么,交流的目的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听”尽管是主观的,但它时刻被客观中的“讲”所作用。如果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的授课中,“讲”的糊涂,“讲”的繁琐,“讲”的支离破碎,乱七八糟、缺少环节,缺乏逻辑,以及表达不清等等,就勢必要阻碍“听”,影响“听”,乃至于扰乱了“听”。
“听”是接受,是说的准备。而“讲”是发授,是教师主观思考后的行为,一发一接构成教学的过程。“讲”一定是带有准确的目的性,它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的开始,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它不只是从能够听得懂开始,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听得清,听的明。因此要在后两个方面下功夫,怎么下功夫呢?我想:首先无论教那一课的教师,都要修炼自己的嘴上功夫,口头字音的准确、清晰、自然、流畅,使之悦耳,在嘴皮子上炼火候。不能只限前三排的听到。如果是这样,就很难使你讲课时发出的声音,在教室中形成空间里的回荡气场。可想而知,想要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是决不可能的。反之,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生降有度,抑扬顿挫,优美流畅,富于磁性效果又饱含激情的声音喧阗了整个教室,那么,无论是那些已经被你的魅力所征服吸引了的学生,还是被生涩乏味所牵入困倦的朦胧状态中的学生,他们都会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中通过听觉器管来接受你的信息。当然了全神贯注是保证“听”之效果的最佳状态。
“听”的效果怎样,完全受“讲”的怎样所左右,能够在保证一定分贝音量前提条件下,根据教室中学生人数的多少调整适度的音量。音量的大小是情感表现的外在形式之一,这里有着太多太多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着不同的内容与信息的传递。因此,一名教师讲课效果怎样与他的音量大小的使用有关。音量的调控可以表现情感,增减加除感染力,也可创造生动的色彩与画面,变枯烦为妙趣横生。没有晦涩难懂的学问,只有语言的贫乏,无味的表达。
因此,无论什么教师,只有首先修炼了自己的口才,才能创造似火的课堂,使之燃起学生“听”的干柴。真的能够达到“听”了一节课,有如雷贯耳、提醐灌顶之感,以及感到四十几分钟的时间被听者所忘记并飞快地过去的时候,内心如被美妙的音乐洗染一般,那么,这“讲”才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否则,那些声如蚊蝇、喃喃自语、唠唠叨叨地讲课,岂不是催眠曲又能是何物?
打开学生听觉器官,与教师个人的嘴皮子功夫有关自不必说。此外,更多地是渋及到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生活阅历、个性化的表达等诸多因素。
要想使学生面对你的讲授敞开他们的“听”觉的通道,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他们对你敬而远之,那么,能听你的声音吗?能愿意听你的声音吗?能听到你的声音吗?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听觉器管的空间环境条件。这个条件,重要的是一个“亲”字,有了“亲”字,沟通有时都不需语言,一个神态、一个表情他们早已心领神会了。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亲”的作用,“亲”是一种信任,离开了这个信任,你还讲什么?
建立信任的机制,要从“情”入手,情是开路先锋,披文入情,这才能在他们“信其道”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听你传授的“秘笈大法”。与此同时,正是你挥洒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之机,你就会借此将错综复杂的知识有序地传授给他们,使其享受到“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听觉快感。使听者免受其“猿哀鸣”之苦,懂得用心去听,用情去感的内含。
语文工具性中的“听”,在人的器官使用上从属于第二位,第一位应该是“看”,当然了这要除去先天的盲人。人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大脑始终借助五官来完成接受、认识与理解,其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眼见为实”吗。可是,在实际的课堂交流中,却经常出现熟视无睹的现象。当然了,这里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与观察不仔细的因素。可是,我们还是要说这个“熟视无睹”,真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观察不仔细吗?也可能是“熟悉”的眼前没风景了吧!怎么就没了风景?是没了心情吧?谁没了心情?当然是学生,没了心情,当然就没心思看,那么再好的风景又能怎样?心情决定成败。为此,教师的授课也是一样,想要打开学生听觉器官的开关,首先要调整他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心情,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去“看”,所以说不读点心理学行吗?当然不行,不关心他们的疾苦,不关注他们的成长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你如果没有了解与掌握他们的情绪与心理变化,就永远也无法施展你的伎俩去完成他们眼看的事实与目的。如果你做到了有所掌握,你就可以用你的孔雀开屏般的魅力来展示使人陶醉其间的风景。炯炯的目光、活力四现的情貌,这些不仅能体现为人师者的内在素养,更重要的是在你的举手投足中能够不时地透射出儒雅的风姿,这也正是行为师范的感召的过程。决不是那些整日里形如枯木、面无精神、蓬头垢面、毫无生机的僵尸之厌烦。由此看来,教师的精神面貌是课堂风景中的重要因素,有了这个因素之外;合理、优雅的板书更是吸引他们专注于你创设的这道风景中的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借此加深形象上的记忆与逻辑上的理解。试想:这样的授课还会有几多熟视无睹现象的发生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该停止你的行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效教学。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沉闷,缺少让人耳目一新之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被人忽视已久了的因素——调料。如果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切时地加入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幽默,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兴趣,对所学知识便于接受,还会在记忆上更加牢固。反之,在一节课的讲授中我们总是用一个毫无起伏的腔调来至始至终,那么世上任何一种人都会被催入梦乡,何况他们本来就多“觉”(原因多种多样)。调料哪里去找?当然靠自己,世上没有现成的包子让你咬上两口,品味其中每个褶与馅的味道,它只能是你学养底蕴中“默而识之”才可得来的智慧。
单一的色彩构不成画卷,学生视觉上的麻木是因为我们的讲授缺少了激情与色彩,这样知识也必然同你了无生机的话语一同迈向死亡,即使走进云雾也会变得抹糊不清,使人费解。这就是学生越学越烦、越学越困的原因之所在,把人家刚入学时的那种雄心壮志,和以此来改变命运的憧憬在我们的课堂上一磨而去。谁之罪?当然是平庸者所为,因为正是你的平庸才使他们的人生,面对把握知识的时候而失去了信念,失去了听得懂,看得清的良机。
听得懂与看得清,二者互为作用,可是如果是错误的讲授,那么必然会使学生掉进知识的泥沼。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在课文的讲述中引出了“朋友”二字,为了引发学生对词语的兴趣,顺势解释其由来,他将此字写于黑板之上,增加“看”的印象。可是在讲解的方法上,可能是忘记了中国汉字的“六书”的科学之法,或者跟本就把在大学时老师教给他的怎样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招数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竟然生拉硬扯出“两个月亮并肩走”,这么个让我这个“半拉子”同行感到羞红整张老脸的悲哀与可怜。无知的悲哀,无法的可怜,会使学生怎样呢?也可能是一生都这么理解这二字了吧!那么,剩下的“友”字也绝对不是“益友”了吧?(朋;是两串贝壳。友;是两只右手。)这种望文生意,一知半解不仅害瞎害聋了学生的耳目,更重要的是愚昧了他们的心灵。
听得懂,它一定是源自于我们教师讲的明,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叙述成简单的能听得懂的语言,这是智者的讲,这样的智者才可以称其为人师,这样的智者的学问那里来?当然不是所谓大学四年中“显学”之结果,更多的还应该是“默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告诉我们的是一碗水走向一条河的里程。把简单的问题讲的繁复不仅是无知与愚昧,他更为有害的是搅乱了他人思维的正常程序,就如同在白纸上信手涂鸦一般。我想,任何人家孩子的那张“白纸”都不愿被庸师“涂抹得乱七八糟”吧!
没有听不懂的语言,没有看不懂的世界,语文的工具作用你用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