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电力资源的分布与我国人均面积的分布不平衡。在当前的碳中和政策下,我国新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但要在跨区域电力协调能力以及配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不断创新和改善。当前,我国需要加快电力系统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电网建设,将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以提升电力灵活性。
关键词:多省限电;碳中和;电力供应市场改革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7-071-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35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供电不足、排放不合理、电力资源和区域资源分配不均、输电消耗大、网络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无法满足我国新能源发展要求。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以上,为响应国家碳中和政策,我国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实现深度脱碳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加强对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新技术的注入,加快产业建设和技术手段的高度,整合并建立起三维机制,完善我国市场建设。在碳中和的政策下,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提出当前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灵活性,更好地提供电力保障。
1 部分省份存在用电限制问题
由于电网设备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浙江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对用电量等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1.1 电力供应不足,电力需求大
湖南省已经关闭了一些当地煤矿,以应对产能落后的情况,煤炭电力供应很少,其中大部分都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燃煤发电厂的电力急剧下降,导致湖南省的燃煤电力短缺,在高峰需求时间尤其如此。在湖南省,水电、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受到季节性条件的严重影响,调峰用电存在自然缺陷,加剧了湖南省电力供需矛盾。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商业大省,湖南省的用电需求也在激增。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下半年的部分订单被推迟至年底,这对电力消耗构成了巨大挑战,导致下半年工业生产繁忙。到了冬季,由于住宅供暖的影响,电力需求将增长近30%。
1.2 双重能源控制,功率限制和减产
与湖南省不同,浙江省提出了双重控制政策,确保电力需求并促进优质能源的发展,这一政策也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关闭,一些高耗能企业向海外迁移。此外,许多政府机构采取措施限制电力供应,减少煤炭消耗,以实现双重控制的目标。
2 当前的能源问题
自2002年实施电力改革以来,我国通过计划和市场的双轨管理方法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改善了能源结构,但是许多省份的限电现象导致某些地区电力供应短缺,暴露了新形势下的能源问题。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比例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绿色能源比例增加
2000年~2020年,我国的总发电量增长了7倍,用电量也增长了7倍。我国的电力总供应量逐年增加,其中清洁能源的比重显著增加。到2020年,风能和水力发电将占该国总量的30%左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用电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居民用电量明显减少,工业用电量总量减少了30%。
2.2 电力资源不足
我国的电力供应具有受季节因素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特征,在北部地区,受季节影响更为严重。当前的电源系统在冬季和夏季必须削峰造势。发电机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增加提高了利用率,全国整体弃风率和弃光率的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新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2.3 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衡
分析我国的电力资源,北部比南部更多。水力资源西部更多而东部较少。但是,由于我国的总体经济格局,东部强西部弱,导致能源大省频繁向全国供电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在各个地区之间协調和分配电能,以缓解电力短缺的问题。
2.4 传输消耗大难度高
我国跨区域网络建设不完善,导致电力短缺,仍然无法建立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在能源丰富地区仍然存在跨区域电力传输和储能的问题。经济区有时会缺电,但欠发达地区会受到电力过剩的影响,从而使动力传递缓慢,通道不畅,导致能源利用率下降。智能电网有待普及。尽管我国在理论和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我国电力供应相对不足,电路建设中存在问题,导致冬季和夏季的电力消耗不足。
2.5 跨区联网建设不完善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跨区域输配电发展滞后,能源丰富地区电力短缺问题严重,经济发达地区经常出现电力短缺问题,且缺乏完整、统一的跨区域输电网络规划[1]。
2.6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规模不足
尽管我国是特高压领域主要国际标准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且理论和技术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但目前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外部输电渠道建设仍然不足,电力资源相对短缺,导致冬季和夏季电力短缺时缺乏备用电源。近年来,生产线的使用时间少于3 000小时。目前,江西省没有重要的对外电力渠道,只有零星的电力供应,主要由三峡、葛洲坝和四川省提供。
3 政策措施
在实现电力市场低碳转型的同时,我国要保证电网安全,以经济实惠的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从五个方面加快适应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
3.1 推动节能减排
限制产量,控制煤炭,电力和能源等大多数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企业和社会自觉形成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强迫停电以限制生产是不科学的,并将导致许多国内订单被迫转移海外。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我国应通过科学提高能效优化消费方式,并通过科学规划实现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强调科学合理。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例如碳排放交易和分层电价,可以指导企业“从下而上”实现生产行为的低碳转型。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排放监管和开展低碳宣传教育,规范和引导企业和居民对绿色和低碳发展形成长期的认识[2]。 3.2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
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分配,优化跨地区分配,使市场长期稳定,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整高峰和低谷消耗时段策略,使电力系统长期稳定供电。完善能源市场机制,调整电价,补偿发电部门,并在需求高峰时提供帮助。建立智能电网和能源开发等高科技投资,大力推广低碳教育,培养低碳环保意识。要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当前我国电力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配的现状。目前,省级电力市场的建设目标不一致,市场规则和交易品种不统一,跨省市场协调困难。未来有必要逐步改善中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完整市场体系的建设。根据市场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运力市场、输电权交易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优化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
3.3 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
随着低碳能源转化的有序推进,风力发电、光能发电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未来,优化煤电分配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应对冲击和调峰效率,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例如,在满足减碳要求的前提下,对现有煤电进行合理改革,将部分煤电装机容量过剩的省区改建为备用机组,布局煤电。在新能源比例较高的地区,应优化装机容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3.4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在新能源获取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将承担更多的高峰调节和备用责任。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引导燃煤机组完成后备职能的转变。通过设定最高电价、最高补偿等措施,一方面保证煤电单位获得合理的发电收益,保障基本的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保证煤电备用机组充分发挥高峰时段及时响应的特点,完成供电保证任务[3]。
3.5 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接入方面的技术和工程实践
目前,我国的跨区域电力分配技术还不完善。在技术和工程实践中,要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电距离。通过建立智能电网,优化跨区域输电网络,解决了跨区域电力分配的问题,促进合作将新能源发电与现有电网连接起来,为跨区域传输网络中的功率分配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选项。
參考文献
[1] 周景彤,汪惠青.加快推进适应碳中和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J].我国国情国力,2021(2):35-39.
[2] 陈皓勇.碳中和目标下的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转型[J].我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28):19-23.
[3] 陈敏曦.碳中和的经济实现路径[J].我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1):8-16.
关键词:多省限电;碳中和;电力供应市场改革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7-071-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35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供电不足、排放不合理、电力资源和区域资源分配不均、输电消耗大、网络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无法满足我国新能源发展要求。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以上,为响应国家碳中和政策,我国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实现深度脱碳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加强对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新技术的注入,加快产业建设和技术手段的高度,整合并建立起三维机制,完善我国市场建设。在碳中和的政策下,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提出当前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灵活性,更好地提供电力保障。
1 部分省份存在用电限制问题
由于电网设备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浙江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对用电量等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1.1 电力供应不足,电力需求大
湖南省已经关闭了一些当地煤矿,以应对产能落后的情况,煤炭电力供应很少,其中大部分都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燃煤发电厂的电力急剧下降,导致湖南省的燃煤电力短缺,在高峰需求时间尤其如此。在湖南省,水电、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受到季节性条件的严重影响,调峰用电存在自然缺陷,加剧了湖南省电力供需矛盾。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商业大省,湖南省的用电需求也在激增。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下半年的部分订单被推迟至年底,这对电力消耗构成了巨大挑战,导致下半年工业生产繁忙。到了冬季,由于住宅供暖的影响,电力需求将增长近30%。
1.2 双重能源控制,功率限制和减产
与湖南省不同,浙江省提出了双重控制政策,确保电力需求并促进优质能源的发展,这一政策也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关闭,一些高耗能企业向海外迁移。此外,许多政府机构采取措施限制电力供应,减少煤炭消耗,以实现双重控制的目标。
2 当前的能源问题
自2002年实施电力改革以来,我国通过计划和市场的双轨管理方法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改善了能源结构,但是许多省份的限电现象导致某些地区电力供应短缺,暴露了新形势下的能源问题。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比例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绿色能源比例增加
2000年~2020年,我国的总发电量增长了7倍,用电量也增长了7倍。我国的电力总供应量逐年增加,其中清洁能源的比重显著增加。到2020年,风能和水力发电将占该国总量的30%左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用电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居民用电量明显减少,工业用电量总量减少了30%。
2.2 电力资源不足
我国的电力供应具有受季节因素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特征,在北部地区,受季节影响更为严重。当前的电源系统在冬季和夏季必须削峰造势。发电机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增加提高了利用率,全国整体弃风率和弃光率的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新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2.3 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衡
分析我国的电力资源,北部比南部更多。水力资源西部更多而东部较少。但是,由于我国的总体经济格局,东部强西部弱,导致能源大省频繁向全国供电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在各个地区之间协調和分配电能,以缓解电力短缺的问题。
2.4 传输消耗大难度高
我国跨区域网络建设不完善,导致电力短缺,仍然无法建立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在能源丰富地区仍然存在跨区域电力传输和储能的问题。经济区有时会缺电,但欠发达地区会受到电力过剩的影响,从而使动力传递缓慢,通道不畅,导致能源利用率下降。智能电网有待普及。尽管我国在理论和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我国电力供应相对不足,电路建设中存在问题,导致冬季和夏季的电力消耗不足。
2.5 跨区联网建设不完善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跨区域输配电发展滞后,能源丰富地区电力短缺问题严重,经济发达地区经常出现电力短缺问题,且缺乏完整、统一的跨区域输电网络规划[1]。
2.6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规模不足
尽管我国是特高压领域主要国际标准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且理论和技术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但目前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外部输电渠道建设仍然不足,电力资源相对短缺,导致冬季和夏季电力短缺时缺乏备用电源。近年来,生产线的使用时间少于3 000小时。目前,江西省没有重要的对外电力渠道,只有零星的电力供应,主要由三峡、葛洲坝和四川省提供。
3 政策措施
在实现电力市场低碳转型的同时,我国要保证电网安全,以经济实惠的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从五个方面加快适应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
3.1 推动节能减排
限制产量,控制煤炭,电力和能源等大多数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企业和社会自觉形成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强迫停电以限制生产是不科学的,并将导致许多国内订单被迫转移海外。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我国应通过科学提高能效优化消费方式,并通过科学规划实现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强调科学合理。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例如碳排放交易和分层电价,可以指导企业“从下而上”实现生产行为的低碳转型。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排放监管和开展低碳宣传教育,规范和引导企业和居民对绿色和低碳发展形成长期的认识[2]。 3.2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
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分配,优化跨地区分配,使市场长期稳定,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整高峰和低谷消耗时段策略,使电力系统长期稳定供电。完善能源市场机制,调整电价,补偿发电部门,并在需求高峰时提供帮助。建立智能电网和能源开发等高科技投资,大力推广低碳教育,培养低碳环保意识。要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当前我国电力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配的现状。目前,省级电力市场的建设目标不一致,市场规则和交易品种不统一,跨省市场协调困难。未来有必要逐步改善中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完整市场体系的建设。根据市场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运力市场、输电权交易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优化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
3.3 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
随着低碳能源转化的有序推进,风力发电、光能发电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未来,优化煤电分配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应对冲击和调峰效率,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例如,在满足减碳要求的前提下,对现有煤电进行合理改革,将部分煤电装机容量过剩的省区改建为备用机组,布局煤电。在新能源比例较高的地区,应优化装机容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3.4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在新能源获取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将承担更多的高峰调节和备用责任。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引导燃煤机组完成后备职能的转变。通过设定最高电价、最高补偿等措施,一方面保证煤电单位获得合理的发电收益,保障基本的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保证煤电备用机组充分发挥高峰时段及时响应的特点,完成供电保证任务[3]。
3.5 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接入方面的技术和工程实践
目前,我国的跨区域电力分配技术还不完善。在技术和工程实践中,要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电距离。通过建立智能电网,优化跨区域输电网络,解决了跨区域电力分配的问题,促进合作将新能源发电与现有电网连接起来,为跨区域传输网络中的功率分配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选项。
參考文献
[1] 周景彤,汪惠青.加快推进适应碳中和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J].我国国情国力,2021(2):35-39.
[2] 陈皓勇.碳中和目标下的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转型[J].我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28):19-23.
[3] 陈敏曦.碳中和的经济实现路径[J].我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