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语言怎样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外学者经过观察和收集教师课堂用语的数据,在研究中指出:语言的精通对中学课堂内容的贯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数学课上通过语言和表现表明他们“听懂了”。也有研究通过对课堂片段的对比研究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之现状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现状研究
引言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并且根据正反馈以及负反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意义
在这里,“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之下,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言语行为教学归根结底是教师进行精准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学习、教师进行精准讲解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之现状研究
(一)教师提问的数量分析
因为初中生认识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中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课堂上老师借助一系列的提问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师提问的类型分析
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感悟数学、理解数学而非仅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只限于会做数学题的层面。
(三)教师不同教学环节的提问分析
老师在讲解新知过程中,善于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注重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
三、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之策略
(一)客观看待提问数量,追求提问质量
要根据具体实际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脚手架,创造一定情境进行有意义的提问,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进而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真正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提问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妙设计提问类型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各种提问类型的特点对课堂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适当控制简单性提问(如“管理型提问”“记忆型提问”“重复型提问”)的数量,可有效防止数学课变成背诵课,避免低效课堂的出现;结合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特点,恰当设计一定量的复杂性提问(如“提示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评价型提问”),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三)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提问策略
对于教学中的讲解新知环节,需要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所期望的知识水平、学习需要和兴趣来构建不同层次的提问策略,有侧重点地选择,灵活设计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合理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提问,启发学生逐步进行思考,并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问题。
(四)教学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感
在教师运用祈使和询问类语言的过程中,将问题拆分成了一个个的小任务,学生明确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清楚自己应怎样达到目标。从研究结果来看,当给出的任务是学生易于达成的,稍有挑战的,则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有了小目标的驱使,易达成的任务,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在课堂的一个时间段内会持续参与,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目标感设置,将学生的任务具体化,让学生明确自己该思考什么具体问题。
(五)初中数学教学中多使用询问类和祈使类语言
教师偶尔打破一贯的语言模式,忽然采用另一种语言时,学生会因为新奇而大幅度提高课堂参与度,但并不持久。在以肯定式语言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持续的“听”,易产生疲累的感觉,这时,祈使句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明确任务。多运用祈使类语言和询问类语言有助于吸引学生进行思考,每一种语言力求简短清晰,交替进行。询问类语言会引发学生的应答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应答行为有时只是条件反射一样的反应,其中并无思考,因此运用询问类语言时要穿插其他类型的语言,不能问得过于浅显,也要避免问而无导。
(六)语言和非语言反馈的全面认知
由于教学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进行传递的,教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得到的反馈信息分为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的反馈。语言反馈又主要以口语反馈以及书面反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以及笔记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非语言方面的反馈则主要包括了眼神、体态、面部表情以及手势方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开始重视起学生的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反馈了,在这些反馈中还分为正反馈以及负反馈。正反馈则表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反馈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这便是正反馈。而负反馈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到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不感兴趣,而在之后的教学中则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讲进行教学,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七)使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要营造趣味化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使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知识的兴趣。生动的语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山的高度和河水的宽度是不是很难测量?老师有一种“超能力”,可以不通过测量就能知道它们的高度和宽度,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掌握这种“超能力”呢?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此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因势利导,为学生讲授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赞扬学生掌握了“超能力”,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情更加放松,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要点,掌握解题技巧。在图形知识学习中,画图有利于简化学习内容,降低理解难度。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可以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进而掌握答题技巧。
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优化”是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我想数学教师“解题、说题、命题”三项基本功的提高与郑毓信教授提出的“三个善于”也是并行不悖的吧。
参考文献
[1]姜晨.初中數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改进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杨萌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顾复新.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行为之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程龙红.初中数学新老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现状研究
引言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并且根据正反馈以及负反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意义
在这里,“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之下,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言语行为教学归根结底是教师进行精准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学习、教师进行精准讲解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之现状研究
(一)教师提问的数量分析
因为初中生认识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中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课堂上老师借助一系列的提问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师提问的类型分析
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感悟数学、理解数学而非仅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只限于会做数学题的层面。
(三)教师不同教学环节的提问分析
老师在讲解新知过程中,善于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注重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
三、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之策略
(一)客观看待提问数量,追求提问质量
要根据具体实际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脚手架,创造一定情境进行有意义的提问,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进而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真正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提问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妙设计提问类型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各种提问类型的特点对课堂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适当控制简单性提问(如“管理型提问”“记忆型提问”“重复型提问”)的数量,可有效防止数学课变成背诵课,避免低效课堂的出现;结合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特点,恰当设计一定量的复杂性提问(如“提示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评价型提问”),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三)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提问策略
对于教学中的讲解新知环节,需要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所期望的知识水平、学习需要和兴趣来构建不同层次的提问策略,有侧重点地选择,灵活设计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合理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提问,启发学生逐步进行思考,并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问题。
(四)教学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感
在教师运用祈使和询问类语言的过程中,将问题拆分成了一个个的小任务,学生明确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清楚自己应怎样达到目标。从研究结果来看,当给出的任务是学生易于达成的,稍有挑战的,则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有了小目标的驱使,易达成的任务,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在课堂的一个时间段内会持续参与,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目标感设置,将学生的任务具体化,让学生明确自己该思考什么具体问题。
(五)初中数学教学中多使用询问类和祈使类语言
教师偶尔打破一贯的语言模式,忽然采用另一种语言时,学生会因为新奇而大幅度提高课堂参与度,但并不持久。在以肯定式语言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持续的“听”,易产生疲累的感觉,这时,祈使句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明确任务。多运用祈使类语言和询问类语言有助于吸引学生进行思考,每一种语言力求简短清晰,交替进行。询问类语言会引发学生的应答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应答行为有时只是条件反射一样的反应,其中并无思考,因此运用询问类语言时要穿插其他类型的语言,不能问得过于浅显,也要避免问而无导。
(六)语言和非语言反馈的全面认知
由于教学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进行传递的,教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得到的反馈信息分为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的反馈。语言反馈又主要以口语反馈以及书面反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以及笔记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非语言方面的反馈则主要包括了眼神、体态、面部表情以及手势方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开始重视起学生的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反馈了,在这些反馈中还分为正反馈以及负反馈。正反馈则表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反馈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这便是正反馈。而负反馈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到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不感兴趣,而在之后的教学中则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讲进行教学,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七)使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要营造趣味化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使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知识的兴趣。生动的语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山的高度和河水的宽度是不是很难测量?老师有一种“超能力”,可以不通过测量就能知道它们的高度和宽度,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掌握这种“超能力”呢?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此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因势利导,为学生讲授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赞扬学生掌握了“超能力”,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情更加放松,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要点,掌握解题技巧。在图形知识学习中,画图有利于简化学习内容,降低理解难度。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可以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进而掌握答题技巧。
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优化”是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我想数学教师“解题、说题、命题”三项基本功的提高与郑毓信教授提出的“三个善于”也是并行不悖的吧。
参考文献
[1]姜晨.初中數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改进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杨萌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顾复新.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行为之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程龙红.初中数学新老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