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轨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推行目标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种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目标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083-0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其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
目标教学正是借鉴了世界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聚集了我国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宝贵经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实验。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它适应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标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人的智力水平,先天禀赋存在有差异,但95%以上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差异只决定其学习的速度,不决定其学习的水平。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所能学会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只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外在学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负积累,差生不仅可以转化,而且可以避免。目标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目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要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基本目标,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教学目标中使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目标教学的核心,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目标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当前,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繁重的课外作业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体质更是越来越差,这是中小学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而目标教学的新授课前,首先是通过认定目标,师生双方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使可以主动地朝预定的方向努力,学生面对具体的每项学习内容就可知道自己应达到何等程度,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信息调控,及时反馈矫正,认真查缺补漏。不搞题海战术,不留过量的课后作业,立足于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目标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学生从沉重的精神枷琐中彻底解放出来,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才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
目标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只导教,不导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消极的接收器和记忆器。而目标教学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目标教学的双指性和共动性,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既导教,又导学,使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成为师生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目标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人曾怀疑,推行目标教学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目标教学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吻合的,并且符合教育规律,它通过四个基本环节,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结构。课堂教学中及时的反馈、调控、矫正、补救,既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形成能力,又能有效地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负积累,预防了差生的产生。目标教学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各地的统计资料来看,推行目标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或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优于未推行目标教学的学校或班级。
总之,推行目标教学,不但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和防止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是一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标教学是整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变选拔教育为发展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
关键词:目标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083-0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其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
目标教学正是借鉴了世界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聚集了我国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宝贵经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实验。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它适应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标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人的智力水平,先天禀赋存在有差异,但95%以上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差异只决定其学习的速度,不决定其学习的水平。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所能学会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只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外在学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负积累,差生不仅可以转化,而且可以避免。目标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目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要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基本目标,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教学目标中使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目标教学的核心,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目标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当前,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繁重的课外作业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体质更是越来越差,这是中小学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而目标教学的新授课前,首先是通过认定目标,师生双方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使可以主动地朝预定的方向努力,学生面对具体的每项学习内容就可知道自己应达到何等程度,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信息调控,及时反馈矫正,认真查缺补漏。不搞题海战术,不留过量的课后作业,立足于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目标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学生从沉重的精神枷琐中彻底解放出来,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才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
目标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只导教,不导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消极的接收器和记忆器。而目标教学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目标教学的双指性和共动性,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既导教,又导学,使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成为师生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目标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人曾怀疑,推行目标教学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目标教学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吻合的,并且符合教育规律,它通过四个基本环节,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结构。课堂教学中及时的反馈、调控、矫正、补救,既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形成能力,又能有效地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负积累,预防了差生的产生。目标教学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各地的统计资料来看,推行目标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或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优于未推行目标教学的学校或班级。
总之,推行目标教学,不但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和防止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是一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标教学是整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变选拔教育为发展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