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言说:广州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及文化变迁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我国的地区之一,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演变过程较为完整,考察其历史,从建立、维修管理、经济来源、世俗和宗教活动、功能演变等方面做研究,可以发现影响伊斯兰文化变迁的因素主要集中于国家权力、商业活动、社会运动、人口数量、民族成分等方面.本文认为在文化变迁的研究中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有效地结合田野资料和文本资源.
其他文献
本文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回顾了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对中国回族伊斯兰教进行研究的标志性作品,并试图对其内容、方法和观点进行扼要的评述,以观照当前
林语堂的现代基督教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以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为纽带,在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了亲缘关系,在本土语境中重塑了"上帝"的神学形象:它来自人为
泉州开元慈儿院是圆瑛法师亲自创办的慈善性质的亦教亦养的初等教育.慈儿院招生对象、人数、教学与师资选聘等都体现了圆瑛法师的办学思想.为了使慈儿院能长期延续下去,圆瑛
20 0 3年国内宗教美学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道教美学研究尤为活跃,佛教美学研究依然卓有成效,基督教美学与伊斯兰教美学研究也有新的收获。 The research on religiou
本文认为牟宗三通过对宗密的简别而作出的禅教配合和禅教一致的诠定,特别是以惠能禅与天台宗的配合代替宗密之神会禅与华严宗的配合作为最高层次的禅教融合的结论性认识,是以
公民教育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2 0 0 4年 1 0月举办了国际公民教育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公民教育的理论与
进步既非一种时间的未来的进步,亦非一种空间的进步,而是一种理念的指引和向导.作者通过分析社会进步和崇高目标及人类理念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确认了人类崇高目标与人类价
和谐是指理想的关系,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和谐作为理想的关系是值得追求的.追求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得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追求社会的和谐不仅在于它是
目的:分析对心理学的论述,探讨其中的理论体系.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利用中医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中包含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人格分型论、五脏藏神论、思维
20世纪伦理学起始于摩尔直觉主义对自然主义的批判。自然主义坚持道德判断可以还原为事实判断,直觉主义则声称“善”不可定义。情感主义反过来把道德判断看作主要是一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