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看看·做做·想想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实际和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游戏(登山夺旗、小棒摆图)、展示课件(“购物活动”、“摘水果”图片、幻灯)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算理,达到熟练进行计算的目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实践,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比比爬山
  1.读数并把数排队,看谁读(排)得又快又准确。
  23 50 65 35 40 3 100 89 77
  2.“登山比赛”,看谁夺得红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读数比赛”、“夺旗”游戏等活动形式引入,给学生以鲜明的“第一印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温故”是教学起始的重要环节,复习“数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看图想象
  1.教学例10。
  (1)出示“购物活动”课件,引导观察,由学生提出问题。
  情景:售货员将酸牛奶两次给小明(图中男孩)和妈妈,先给30瓶(3个10瓶),再给2瓶(小明接过拿在手里)。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比如:小明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牛奶?小明喝完2瓶酸牛奶,还剩几瓶?商店里一共有多少瓶酸牛奶?
  (2)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买了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两个问题(板书),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说明:以下“预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展随机调整。)
  先看第一个问题,小明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牛奶,哪位同学说说怎样解这个问题?
  生:“求一共买了多少瓶”,列式是30+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生: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怎样计算?
  生: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即30+2=32。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计算。)
  师: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板书“小明喝完2瓶酸牛奶后,还剩几瓶酸牛奶?”哪位同学说说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生:“求还剩多少瓶”,列式是32-2。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边板书)根据百以内数的组成,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差是30。即32-2=30。
  (3)变换形式,启迪思维。
  出示2+30=□,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并适时提示:根据数的组成计算或与30+2=32比较,得出2+30=32。
  (4)练习(口述)。
  2+32=?20+2=?2+20=?
  2.小结。
  师:我们利用数的组成学会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同学们计算得又正确又快。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例10的教学主要分三步:首先出示“购物活动”课件,让学生观察,发挥想象,找出疑问;第二步是选择共同的问题,师生商讨解决;第三步是教师指导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合作交流,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新理念。】
  
  三、动手动口
  1.把教材第41页第一题的要求变为“做一做”、“说一说”。
  (1)动手操作。学生先用小棒摆图,然后将所摆的图与教材中的算式对照,并补充完整。50+6= 35-5=
  (2)口头表达。学生互相说说计算过程,感悟“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理。
  2.出示“摘水果”课件,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
  20+8 36-6 45-5 2+50 49-9 28-8
  8+20 50+2 40+5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50+6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官活动与人的记忆、理解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在多种感官的剌激下,人的大脑兴奋速度快,程度高,持续时间长,从而大大提高记忆、理解能力。依据这个原理,本节课的“巩固新知识”环节设计了几组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练习习题,并对教材中的习题要求作了一定的变更,意在通过这一有益的尝试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四、想想,讲讲
  1.判断。
  (1)幻灯片出示问题1:有40名学生,3名老师,每人1瓶水,45瓶够吗?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说说思路,然后教师归纳。
  (2)幻灯片出示问题2:蛇吃了35只害虫,青蛙吃了53只害虫,谁吃的害虫多?
  (处理方法同上。)
  2.讨论。
  (1)将学生分成两组,围桌而坐。
  用小黑板向第一组出示问题:小白兔给小黑兔3朵蘑菇之后,它们篮子里的蘑菇就一样多了,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篮子里的蘑菇相差多少呢?
  用小黑板向第二组出示问题:小刚说自己的邮票比13张多得多,比90张少一些,个位上的数是8,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小刚有几张邮票?
  (2)启发学生细心思考,大胆发言,说一说各自的解题思路。
  (3)两组讨论交流。
  (4)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何把这项要求融化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呢?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教师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例子,以解决小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最常见问题为导向,利用“幻灯片”“小黑板”两种教具出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表述解题思路——教师归纳”、“分组讨论——小组交流”两个环节,实现了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五、全课小结(略)
  作者单位
  楚雄市鹿城镇中心完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话●    算法多样化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李世杰(昆明市五华区莲华小学):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形成,有时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但倡导算法多样化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合理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算法的多样化,进而实现算法的优化。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当学生弄清算理,掌握算法(乘
期刊
●教师的话●    例谈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魏红(昆明市五华区璧光小学):算理和算法是算术运算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简言之,算法就是计算方法,而算理则是计算的道理、依据,它们分别解决“怎样算”和“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段的不同恰当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1.算理与解决问题有效结合。新课程教学注重“算用”结合,给计算教学提供了具
期刊
深秋时节,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田杰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二)”一课让我们带着喜悦、带着思考,共同感受了课堂带给我们的极大魅力——在矛盾冲突中建构新知。  能够体现数学本质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数学课,“确定位置(二)”这节课应体现怎样的数学本质呢?那就是将确定具体位置的三要素——方向、距离和观测点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认知冲突
期刊
动态生成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课前预设时,教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要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自由思考留足“弹性时空”,并预设应对策略,使预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张力”,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一、捕捉亮点,激发求知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习动态的发展。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生成信息稍纵即逝,教师应迅速捕捉亮点,敏锐作出判断,恰当变更教学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口语交际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敢说、想说、爱说,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敢说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轻松、
期刊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情境创设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理性地审视当前的“情境热”,不难发现有的数学课堂片面追求时髦、花哨,冲淡甚至扭曲了情境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四变”。    一、变“宽”为“窄”,创设简约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是数学学科的教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背离“数学”这一核心。然而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数学教
期刊
“预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学记》中就有“预”原则,意指预先施教,防患于未然。虽然它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要进行预防性教育,不要在问题发生之后再去做消极的补救,但其本质精神是主张一切教学的启发诱导,长善救失,都必须有“预”的意识。在近代,预习更是为人们普遍看重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甚至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  在国
期刊
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外,还要培养其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就写作来说,第一学段(1~2年级)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3~6年级)改为“习作”。笔者认为,无论“写话”,还是“习作”,均应以“说”为基础。    一、“能说”,说什么  1.说自己想说的。小学生爱说话,教师应鼓励他们把想说的说出来。比如学生向你告状,说“某某同学打我”,老师可追问他被同学“打”的时间和地点,为
期刊
精细的备课  □王丹薇    在重庆,我有幸听了田杰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二)”一课,对于像我这样只有两年教学实践的年轻教师来说,真是感悟甚多。但是我感受最深的是青年教师应该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扎扎实实地打好教学基本功。  由于田杰老师是异地借班上课,师生彼此很陌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上课前田老师播放了一段介绍云南的片花,美丽的石林、丽江、翠湖等云南风光让孩子们连连称赞,对这位来自春城的老师颇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从理论的阐述、探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经历了从困惑、反思到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逐步走向了科学、辩证、理性的和谐境界,“和谐”“回归”成了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语文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在较深的层面上进行剖析,探索改革的途径。  回眸2007年的语文教学,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