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质量浅析及实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主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近些年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的现象已较为明显,由于教育质量下降,给社会及高校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教育改革方案。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夏法锋(1974-),男,山东泰安人,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焦金龙(1987-),男,山东德州人,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2-0069-02
  
  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接输送了大量人才,而且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了优秀的生源。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的现象已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少,动手能力差,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校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大学生读大学读得迷茫,从而导致大学生对前途也迷茫。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
  一、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等学校忽视大学本科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高等学校忽视本科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部分重点高等学校为了取得声望和提高地位,为了取得开设研究生院的资格,动员高等学校内部大部分教师搞科学研究、搞新学科的建设,却忽视了大学本科生教育。[1]
  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是单一的。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样的,而且同一个学科专业也只有一个目标。这种单一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教育实践中体现为对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的培养规格及要求是一样的。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
  单一性的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培养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单一性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人才培养的比例和结构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单一性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个性特色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使得学生失去了自身的特点,造成大学生毕业时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更难以谈得上创造性。[2]
  3.高等学校市场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上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对于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人才需求量增大,而所谓的冷门专业人才却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问题。这对本科教育理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较多地强调与实际应用对口,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象,就设置什么专业,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数越来越多。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这样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弊端日益呈现。
  4.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的挑战
  自1999年中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将大学本科这一精英教育推广到大众教育。通过进行大学扩招,提升了国民受教育的同时,教育产业化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这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提高。但目前的大众化很大程度是数字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结构不合理问题、质量下降问题、高等学校以分数为主的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沟通、交际、通识的教育。很多老师多年的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导致知识陈旧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是教育的平庸化,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大众精英化教育。
  二、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出现的问题已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给我国的社会和高等学校都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尽早的解决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案,以保证大学本科教育正常、健康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较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及企业和决策部门高层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使命,自然要求我国大学生教育要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逐渐产生对较高层次教育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需要改革和完善。
  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方案
  1.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学构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就其本科教育目标确立而言,必须深入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保证本科教育的基础与主体地位不动摇,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必须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2.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力求形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把传统的、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化为既学习又探究的过程;鼓励教师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一线教师教授公共基础课,保障本科教育的学术权利,注重学生的早期科学研究与训练,体现探索性学习与拓宽学生知识基础的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同时,要客观分析国内外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异同,力求做到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本科教育模式。
  3.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改革
  大学本科教育应时刻把培养精英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所有大学都应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大学本科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文化修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人;具有批评的、系统的推理能力的人;具有思维、谈吐、写作能力的人;具有概念化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具有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能力的人;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深度的人;具有一生求学不止能力的人,等等。
  4.大学本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始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课程体系有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综合教育课程型、自由选修型和研究性课程型等类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精心设计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建立平衡合理的综合型课程体系。
  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优化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课程结构大都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构建。这种模式构建的课程结构过于死板。课程体系的改革不同于一門课程的改革,也不同于一组课程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知识重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课程的重组,以实现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整合。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确定学生为适应社会以及个体可持续发展所需要共同学习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学生知识面窄,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专业大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台。[3]
  除以上改革措施之外,大学教育改革还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创新是不断进步的动力,对于本科生地培养,需要重视创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大学应建立激励创新的教学制度,提供良好的师资、灵敏的信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等。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与社会联动,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将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未来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一教育理念变为我们民族的理念,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途径,在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要考虑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创业者的摇篮;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中要调动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创造潜力,与企业合作,建设多种形式的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使产学研合作有机构保障;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等。[4]
  
  参考文献:
  [1]杨基厚.影响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分析[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6,(2):1-3.
  [2]陈俊珂.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04,27(6):488-492.
  [3]王流火,冯振宇.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S1).
  [4]赵文华,程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19-2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存在缺位现象,引发研究生社会道德失范行为不断涌现,不但使社会精英群体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日益严峻的现实呼唤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尽快归位,促使研究生社会道德行为由失范走向规范。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缺位;归位   作者简介:黄永鹏(1967-),男,湖南郴州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素娥(1987
摘要:以华北电力大学1998年至2009年的工程硕士招生数据为标本,解读了在国家大力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行业特色、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的巨大影响力。并就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校企联合;工程硕士;招生  作者简介:王万雨(1980-),男,甘肃金昌人,华北电力大学学位办公室,工程师。(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