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统一高考的考试科目是“文六理七”,分别是语数外政史地和语数外政理化生。对于理科生来说,在所有科目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仅次于数学,地位很高。
关键词:高考改革 实施新方案 核心素养
当时,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85 年,原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试验,开始高考科目的“3+1”试点。后来, 考试科目慢慢地演变出“3+2”“3+X”。 1999 年 2 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 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就这样,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重要性凸显,物理科目的地位则有所“下降”。
2014 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实施新高考方案,物理变成学业水平的选考科目,学生可以在“六选三”或“七选三” 中选考物理。实际上,从过去的“神坛科目”演变成“平民科目”,虽然中学教育界对此有一些争议,但应该看到,物理科目“地位”的这种变化,既有社会变革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学生兴趣爱好多样化等原因,又有物理科目本身的原因。总体上讲,中学物理科目目前的绝对地位是比较合理的, “平民科目”的地位可以免去其承受过重的负担,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的学科价值、育人功能等。
就现阶段物理教学看,存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两极之间是互不理解的鸿沟。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 长期存在的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不仅匮乏另一极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没有另一极的素养和精神层面的滋 养。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创设物 理与人文相互融合的通道,介绍物理学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 贡献,彰显物理人文之美 , 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渗透,以期弥合学生心中“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 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美的各种形式,逐渐形成一定的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 美的能力,最终能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社会、自然和 他人。
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实质上是初步得到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内在的品质或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物理观念的形成和运用离不开人文感性知识的支撑,科学态度与责任感也反映出从树立科学态度,以科学思维观察和分析人文具象,做到文道相辅。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代表,自然科学的前沿都会渗透物理学的成果;此外,物理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今,它不断创新进步,因此物理学是一部凝结了丰富的人文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 要求。
在 20 世纪六十年代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中,其结束语提到,出书的目的是出于对物理文化的欣赏,而不是强调物理的应用性和功利性。费曼的论述展示了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此后有关物理人文方面的书籍逐渐增多,不少国家逐渐 重视物理学中的科学发展史、社会、哲学、宗教、艺术等方 面的传承。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美国安德鲁·皮克林的《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意 大利的《科学教育与文化:历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德国 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
在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中明确规定了全国统一学校课程的目的:其一,“促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力方面的发展”;其二,“为这些学生准备未来成人生活的机会、责任及经验”。在英国 1999 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 面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科学教育的重点就是 要培养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持续的 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从这些课程目标可以看出,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也都逐渐重 视情感因素、人文素养的渗透。
1996 年解世雄先生的《物理文化论》中提出了物理文化的内涵,此书在国内物理界有一定影响。台湾学者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在杨振宁传中展现出一种令人欣赏的优美风格,使他在物理世界里,已然成为一个臻于艺境的创造者。2005 年著名的且引起中国教育界轰动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也引发诸多学者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索。物理文化在高中课堂的教育研究较少,很多人认为是教学的调味品。然而,研究是不断发展的物理文化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越来越多的文章涉及到屋里的文化色彩。在物理文化研究的道路上,教育者正在一步一步潜心摸索。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教师广泛阅读,广泛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提炼具有人文素材的教学资料,让人文教育润物无声,培养优雅的灵魂。
参考文献:
王冬梅. 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7(91).
邸佳欣.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D]. 2016.
徐远超.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 新课程导学, 2014(11):11-11.
关键词:高考改革 实施新方案 核心素养
当时,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85 年,原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试验,开始高考科目的“3+1”试点。后来, 考试科目慢慢地演变出“3+2”“3+X”。 1999 年 2 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 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就这样,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重要性凸显,物理科目的地位则有所“下降”。
2014 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实施新高考方案,物理变成学业水平的选考科目,学生可以在“六选三”或“七选三” 中选考物理。实际上,从过去的“神坛科目”演变成“平民科目”,虽然中学教育界对此有一些争议,但应该看到,物理科目“地位”的这种变化,既有社会变革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学生兴趣爱好多样化等原因,又有物理科目本身的原因。总体上讲,中学物理科目目前的绝对地位是比较合理的, “平民科目”的地位可以免去其承受过重的负担,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的学科价值、育人功能等。
就现阶段物理教学看,存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两极之间是互不理解的鸿沟。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 长期存在的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不仅匮乏另一极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没有另一极的素养和精神层面的滋 养。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创设物 理与人文相互融合的通道,介绍物理学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 贡献,彰显物理人文之美 , 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渗透,以期弥合学生心中“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 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美的各种形式,逐渐形成一定的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 美的能力,最终能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社会、自然和 他人。
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实质上是初步得到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内在的品质或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物理观念的形成和运用离不开人文感性知识的支撑,科学态度与责任感也反映出从树立科学态度,以科学思维观察和分析人文具象,做到文道相辅。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代表,自然科学的前沿都会渗透物理学的成果;此外,物理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今,它不断创新进步,因此物理学是一部凝结了丰富的人文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 要求。
在 20 世纪六十年代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中,其结束语提到,出书的目的是出于对物理文化的欣赏,而不是强调物理的应用性和功利性。费曼的论述展示了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此后有关物理人文方面的书籍逐渐增多,不少国家逐渐 重视物理学中的科学发展史、社会、哲学、宗教、艺术等方 面的传承。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美国安德鲁·皮克林的《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意 大利的《科学教育与文化:历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德国 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
在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中明确规定了全国统一学校课程的目的:其一,“促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力方面的发展”;其二,“为这些学生准备未来成人生活的机会、责任及经验”。在英国 1999 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 面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科学教育的重点就是 要培养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持续的 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从这些课程目标可以看出,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也都逐渐重 视情感因素、人文素养的渗透。
1996 年解世雄先生的《物理文化论》中提出了物理文化的内涵,此书在国内物理界有一定影响。台湾学者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在杨振宁传中展现出一种令人欣赏的优美风格,使他在物理世界里,已然成为一个臻于艺境的创造者。2005 年著名的且引起中国教育界轰动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也引发诸多学者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索。物理文化在高中课堂的教育研究较少,很多人认为是教学的调味品。然而,研究是不断发展的物理文化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越来越多的文章涉及到屋里的文化色彩。在物理文化研究的道路上,教育者正在一步一步潜心摸索。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教师广泛阅读,广泛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提炼具有人文素材的教学资料,让人文教育润物无声,培养优雅的灵魂。
参考文献:
王冬梅. 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7(91).
邸佳欣.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D]. 2016.
徐远超.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 新课程导学, 2014(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