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焕发了新的活力,涌现出了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却没有实效。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进行了反思,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四要”“四不能”。
一要强化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上语文课,教师多半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染。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人文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少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这些内容已经落后、过时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推陈出新,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一篇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其他的一切学习活动也都将会成“空中楼阁”。
二要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课堂和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盲目状态。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强调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其实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
三要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广泛采用。但有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如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匆匆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有的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甚至一“讨”论到底,导致收效甚微。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四要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走进新课程的春天。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中学)
责任编辑:王 芸
一要强化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上语文课,教师多半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染。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人文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少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这些内容已经落后、过时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推陈出新,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一篇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其他的一切学习活动也都将会成“空中楼阁”。
二要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课堂和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盲目状态。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强调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其实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
三要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广泛采用。但有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如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匆匆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有的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甚至一“讨”论到底,导致收效甚微。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四要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走进新课程的春天。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中学)
责任编辑: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