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明确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构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反思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定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几个问题,以期为我国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a)-0-02
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017年2月18日,北京大学等30多所高校在复旦大学召开研讨会,达成了10点“新工科”建设意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对“新工科”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在新工科分类中,电子信息类属于传统工科,在此基础上融入多种高新技术,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符合“新工科”内涵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新、老融合的特点[2]。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是什么,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的模式构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
1.1 “T”型人才
即技术(Technology)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
1.2 “A”型人才
即管理(Administer)型人才,该类人才除了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适应企业在项目管理的需要,独立承担项目主持人的工作。
1.3 “S”型人才
即研究(Study)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一般应该拥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应该在“T”型人才的基础上,基础知识更扎实,专业知识更深入,知识体系更完善,研究思路更清晰,解决问题更熟练,创新意识更强烈,科学眼光更前沿,学术成果更显著。
1.4 “T&A”型人才
兼顾技术和管理型的人才,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具备一定领导能力,他们往往能成为领导和员工的纽带,作为项目的科研骨干,能为企事业单位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2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2.1 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然后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融合,才能达到电子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3]。
2.3 项目参与制培养模式
高校的科研项目可以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指来源于国务院、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机关的项目;横向项目主要是指来源于企业、私人等的项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真正参与到实际的研发项目中去,与老师、同学、企业人员等一起申报、设计、完成项目,共同制定项目内容,实施项目方案,解决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有些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导师的研究生则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的申报、项目的方案的设计、研究内容的执行等来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些教师则承擔了某些企业电子产品改良的项目,学生则可以和导师、企业人员一起参加科研攻关,来完成项目的技术指标,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能力。此外,学生也可以参与“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精准扶贫计划”“校企合作”等项目。
2.4 任务驱动式的混合式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要求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教师制定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的混合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培养模式在电子工程系的“程序类”和“电路类”的课程中进行了应用,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3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人才定位的思考
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基于“卓越计划”的内涵,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找准人才的定位。人才面向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面向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面向具体的岗位。所以我们需要以实际工作岗位为背景,定位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应该始终强调按照这一最高原则,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3.2 培养方案的思考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实训方案和考核评价。这两者都应该由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包括实训课程、实训内容等。制定者应该根据学生、学校、企事业单位三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定制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考核评价主要依靠校内和校外导师。合作单位将学生项目的完成结果提交给学校,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按照实训方案,检查完成质量,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评价完成质量。
3.3 教师队伍的思考
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水平。许多高校现有的绩效考评制度倾向于科研,不太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绩效考评制度亟待改善。同时,高校应该聘任高水平、高学历的企业导师以及引进国际化师资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激励更多的教师投入教学工作,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3.4 教学资源的思考
教学资源是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近年来,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内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校内文化图书资源、基础设备资源、项目课题资源等,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但是,却不太重视校外资源的利用。例如,“大学生挑战杯赛”以及由企业冠名赞助的学生竞赛等,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比赛来增加知名度,另一方面竞赛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学校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竞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只有牢牢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解决好人才定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问题。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的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新敏,郑海永,顾永建,等.“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176-178.
[2] 贺伟,樊晓虹,贺一梦,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3):4-6.
[3] 赵珍,赵任,孙毅刚,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44-4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a)-0-02
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017年2月18日,北京大学等30多所高校在复旦大学召开研讨会,达成了10点“新工科”建设意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对“新工科”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在新工科分类中,电子信息类属于传统工科,在此基础上融入多种高新技术,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符合“新工科”内涵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新、老融合的特点[2]。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是什么,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的模式构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
1.1 “T”型人才
即技术(Technology)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
1.2 “A”型人才
即管理(Administer)型人才,该类人才除了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适应企业在项目管理的需要,独立承担项目主持人的工作。
1.3 “S”型人才
即研究(Study)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一般应该拥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应该在“T”型人才的基础上,基础知识更扎实,专业知识更深入,知识体系更完善,研究思路更清晰,解决问题更熟练,创新意识更强烈,科学眼光更前沿,学术成果更显著。
1.4 “T&A”型人才
兼顾技术和管理型的人才,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具备一定领导能力,他们往往能成为领导和员工的纽带,作为项目的科研骨干,能为企事业单位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2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2.1 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然后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融合,才能达到电子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3]。
2.3 项目参与制培养模式
高校的科研项目可以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指来源于国务院、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机关的项目;横向项目主要是指来源于企业、私人等的项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真正参与到实际的研发项目中去,与老师、同学、企业人员等一起申报、设计、完成项目,共同制定项目内容,实施项目方案,解决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有些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导师的研究生则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的申报、项目的方案的设计、研究内容的执行等来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些教师则承擔了某些企业电子产品改良的项目,学生则可以和导师、企业人员一起参加科研攻关,来完成项目的技术指标,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能力。此外,学生也可以参与“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精准扶贫计划”“校企合作”等项目。
2.4 任务驱动式的混合式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要求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教师制定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的混合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培养模式在电子工程系的“程序类”和“电路类”的课程中进行了应用,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3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人才定位的思考
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基于“卓越计划”的内涵,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找准人才的定位。人才面向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面向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面向具体的岗位。所以我们需要以实际工作岗位为背景,定位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应该始终强调按照这一最高原则,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3.2 培养方案的思考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实训方案和考核评价。这两者都应该由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包括实训课程、实训内容等。制定者应该根据学生、学校、企事业单位三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定制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考核评价主要依靠校内和校外导师。合作单位将学生项目的完成结果提交给学校,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按照实训方案,检查完成质量,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评价完成质量。
3.3 教师队伍的思考
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水平。许多高校现有的绩效考评制度倾向于科研,不太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绩效考评制度亟待改善。同时,高校应该聘任高水平、高学历的企业导师以及引进国际化师资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激励更多的教师投入教学工作,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3.4 教学资源的思考
教学资源是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近年来,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内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校内文化图书资源、基础设备资源、项目课题资源等,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但是,却不太重视校外资源的利用。例如,“大学生挑战杯赛”以及由企业冠名赞助的学生竞赛等,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比赛来增加知名度,另一方面竞赛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学校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竞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只有牢牢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解决好人才定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问题。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的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新敏,郑海永,顾永建,等.“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176-178.
[2] 贺伟,樊晓虹,贺一梦,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3):4-6.
[3] 赵珍,赵任,孙毅刚,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