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因此,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也承担着这一使命,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道,对促进高中学生物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一个民族要取得胜利,唯有通过创新来占领绝对优势的地位。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高中生物教学中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开始分析,进而探索高中学习生物创新能力培养之道。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分析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方法方面体现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特点。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容易找到结合点,甚至有些知识有着丰富的生物素材,这些使得学生在思维的敏锐性和流畅性上积极发展,有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
二、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
1、生物教育观念的偏差。一般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蕴涵着巨大创造潜能的青少年大脑能量尚有70%未得到开发,并非只有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中才能培养创新能力,但目前一提到创新能力、创造力,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很快联想到那是科学家、伟人所具有的,与成长中的中学生毫不相干,从而无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种错误的创新观直接支配、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阻碍着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则封闭自已的创造力,限制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创新观、人才观。
2、生物教学方式、手段、过程、内容较为陈旧、简单、滞后。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被激发出来,并逐步得到提高的。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良好的教学方法、手段可促使学生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然而,傳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严重地阻止和压抑了学生的培养。具体表现有:第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第二、以记忆为目标,忽视方法,教条式教学。第三、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不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3、教师创新教育素质缺乏。目前在教育中,教师普遍表现出创新动机不强、创新意识差、创造能力差,缺乏民主作风,有些教师对学生上课的主动质疑不但不给予解答反而视其为捣乱而加以讽刺挖苦,还有许多老师照本宣科,毫无启发性,还有很多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探索
首先,更新生物教师教学观念。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创新能力教育也不例外。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和认知基础上去考虑问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地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去接受题的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倡导学生多看课本以外的科普书籍,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当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有了创新性时,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其次,改变生物教师教学方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物教师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外,还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经常组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土壤。
最后,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权给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型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也要求了课堂教学要有新的变化。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学,并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提升;3、在生物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情感。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高中生物课的很多实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应利用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引导,持之以恒,协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高中生物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一个民族要取得胜利,唯有通过创新来占领绝对优势的地位。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高中生物教学中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开始分析,进而探索高中学习生物创新能力培养之道。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分析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方法方面体现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特点。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容易找到结合点,甚至有些知识有着丰富的生物素材,这些使得学生在思维的敏锐性和流畅性上积极发展,有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
二、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
1、生物教育观念的偏差。一般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蕴涵着巨大创造潜能的青少年大脑能量尚有70%未得到开发,并非只有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中才能培养创新能力,但目前一提到创新能力、创造力,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很快联想到那是科学家、伟人所具有的,与成长中的中学生毫不相干,从而无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种错误的创新观直接支配、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阻碍着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则封闭自已的创造力,限制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创新观、人才观。
2、生物教学方式、手段、过程、内容较为陈旧、简单、滞后。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被激发出来,并逐步得到提高的。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良好的教学方法、手段可促使学生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然而,傳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严重地阻止和压抑了学生的培养。具体表现有:第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第二、以记忆为目标,忽视方法,教条式教学。第三、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不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3、教师创新教育素质缺乏。目前在教育中,教师普遍表现出创新动机不强、创新意识差、创造能力差,缺乏民主作风,有些教师对学生上课的主动质疑不但不给予解答反而视其为捣乱而加以讽刺挖苦,还有许多老师照本宣科,毫无启发性,还有很多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探索
首先,更新生物教师教学观念。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创新能力教育也不例外。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和认知基础上去考虑问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地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去接受题的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倡导学生多看课本以外的科普书籍,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当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有了创新性时,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其次,改变生物教师教学方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物教师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外,还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经常组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土壤。
最后,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权给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型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也要求了课堂教学要有新的变化。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学,并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提升;3、在生物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情感。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高中生物课的很多实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应利用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引导,持之以恒,协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