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听课和评课的优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27-01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学和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很多教师教师听课、评课活动都流于形式,存在一些误区。那么如何让听课、评课发挥它应有的效益?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听课和评课的优化。
  1 听课的优化
  听课是一种对他人课堂进行观察和学习的活动,它对于认识和更新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课,课堂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听课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听课的原则,对听课进行优化。
  1.1 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 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被动的去听课,达不到听课的效果与目的。教师要想真正通过听课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做到有目的去听课。盲目是效率的大敌,听课更是如此。为什么要去听课?听谁的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否则听课就不可能有效,更不可能收集到听课的真实信息,达不到听课的目的。这些一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
  1.2 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 教师听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并预想“如果我讲这节课,会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的问题,然后在头脑或者记录本上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只有这样,在听课过程中才能对该研讨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对主讲教师的课提出中肯的建议和评价,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3 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听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笔录。一般说来,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听课时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1.4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听课后要对听课记录进行整理,要反思:授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如果换个角度行不行,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师生互动环节是如何配合的,也就是要进行换位思考;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等。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2 评课的优化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動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对评课进行优化,真正达到听课评课应有的效果。
  2.1 评课的目的。 听课必须评课,听而不评,就难以实现其研究、指导、鉴定、反馈的价值。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也就是说,通过评课,可以对课堂教学亮点进行交流,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2 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既有研讨式评课、诊断式评课,也有鉴定或评判式评课等等。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听课的目的或听课的对象不同合理把握评课内容,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谈,结果什么都没谈,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与效果。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效果,在评课过程中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可以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2.3 评课的原则
  2.3.1 客观性原则: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不能走两个极端,要么评得蓬荜生辉,要么说的一无是处。课堂教学要不断创新,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教师在听课、评课中获得新信息,不断丰富知识。
  2.3.2 针对性原则: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关键和要害,突出重点,讲究实效性。不要空话、大话、好话连篇,不注重实际。要提倡“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评价。
  2.3.3 层次性原则: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不能搞“一刀切”,有所侧重区分对待。要根据“优质课”、“研讨课”、“汇报课”、“过关课”、“探究课”的不同要求区分对待。
  2.3.4 激励性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健康发展的作用。
  总之,听课、评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听一堂好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评一堂课,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只有会听,会评,才能得到这种享受。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多研究、多实践,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才能优化听课和评课,让听课、评课的功能实现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2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本文分别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合作必须有机的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22-01  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高考,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的特点,试题能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且不回避热点问题。我认为在历史复习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 紧扣历史复习中的三个环节  “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首先,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25-02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24-01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英语成绩。首先,要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在备考时,每位同学都要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踏踏实实的致力于学习,不虚度时光,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掌握一
期刊
【摘 要】 情感因素可以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渗透的的重要手段,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克服单一教学的局限性,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研究了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改善策略,让初中英语教学走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情感功能;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