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学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各科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欣喜地感觉到,一个新的以教育技术的变革来推动教育本身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一个崭新的命题也摆在了教育者的面前,这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式的整合
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源泉,教学内容被定固于课本上,不敢越课本半步。教科书由于受编写时间、排版印刷、适用范围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内容偏旧,有时会出现几年以前甚至更远年代的统计信息和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而一些具有时代特征,联系实际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学生厌学、怕学数学的情绪,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造成数学难懂的主要原因是脱离实际”。而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才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教师可以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往往把重点放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而忽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过程。在这一课的准备时,我从网络上认真学习几位名师的教学方法,把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借鉴过来。在这课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然后通过割补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而且用多媒体课件把用割补法的整个过程全部展现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这一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记忆更加深刻。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学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又达到了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的目的。
在教学中,正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间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学生人数的统一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单纯要求纸笔运算、解题,转变到能有效地、恰当地使用技术,数学化地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正好为新时代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我们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正好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数学的这种要求。学生可以用这类数学教学软件自学和复习,他们想学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想看几遍就看几遍。过去教师“一对全体”的教学现在可以用“一对一”的人机交互方式补充,此外,学生可以通过与自己选择的学习伙伴相互讨论,通过与教师的及时交流,在课堂上信息交互的机会大为增加,而且极有针对性。在课后教学软件还可充当教师的助手及时辅导。考虑到教学网络的发展前景,教师可对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过去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能够面对每一个学生。转变的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学生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的受益者。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2]《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著
[3]《数学的今天》张奠宙 著
[4]《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张定强 著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式的整合
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源泉,教学内容被定固于课本上,不敢越课本半步。教科书由于受编写时间、排版印刷、适用范围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内容偏旧,有时会出现几年以前甚至更远年代的统计信息和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而一些具有时代特征,联系实际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学生厌学、怕学数学的情绪,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造成数学难懂的主要原因是脱离实际”。而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才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教师可以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往往把重点放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而忽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过程。在这一课的准备时,我从网络上认真学习几位名师的教学方法,把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借鉴过来。在这课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然后通过割补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而且用多媒体课件把用割补法的整个过程全部展现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这一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记忆更加深刻。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学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又达到了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的目的。
在教学中,正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间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学生人数的统一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单纯要求纸笔运算、解题,转变到能有效地、恰当地使用技术,数学化地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正好为新时代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我们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正好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数学的这种要求。学生可以用这类数学教学软件自学和复习,他们想学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想看几遍就看几遍。过去教师“一对全体”的教学现在可以用“一对一”的人机交互方式补充,此外,学生可以通过与自己选择的学习伙伴相互讨论,通过与教师的及时交流,在课堂上信息交互的机会大为增加,而且极有针对性。在课后教学软件还可充当教师的助手及时辅导。考虑到教学网络的发展前景,教师可对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过去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能够面对每一个学生。转变的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学生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的受益者。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2]《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著
[3]《数学的今天》张奠宙 著
[4]《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张定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