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和国家精准扶贫移民搬迁相结合为依据,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永宁县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 移民搬迁 问题和对策
移民搬迁是指将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移民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已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治本之策,在推动减贫脱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对隆德县---永宁县移民搬迁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研究。
1.移民搬迁产生的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宁夏是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省区之一,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是个现实问题,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方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坚持因人因地施策,贯彻生态移民搬迁的政策,有利于推动宁夏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移民搬迁问题的解决能带来不同层面的益处。少数民族地区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了社会的进步的根本因素是贫困,移民搬迁则是解决该贫困的重要措施,因此该问题的解决,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进一步富裕的象征,会使该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教育文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促进社会稳定。
2. 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先进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技术之间的矛盾。隆德县由于是山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民都是靠原始的生产活动,普遍以种地养家糊口,收入渠道窄。从隆德县迁出之后,大多由以前的旱作农业变成了灌溉农业,而移民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滞后于该地区的发展,缺乏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生产技术,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迁入地的生产活动,这导致了农民信心的挫败,生产生活一时陷入困难混沌中。
(2)迁移规模与安置能力之间的矛盾。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调查显示,隆德县迁出人口基数大,而永宁县迁入地的安置规模不足以安置所迁出人口。同时,迁出地家庭人口基数大,安置区的房屋面积对于移民出现狭小拥挤,居住不安心,给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带来很大压力。
(3)两地生产生活因素之间的矛盾。隆德县的迁出地交通出行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灾害威胁,电力供应差;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差;医疗水平,社会服务系统不健全。永宁县安置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居住地的困难问题,但又产生新的问题,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移民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邮电费用增加。
3.对策研究
(1)土地分配政策和劳动技能培训政策。永宁县政府应严格按照移民搬迁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条例,做好土地的分配和规划,解决移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承包土地也按规定30年不收回,同时安置区每户留出部分土地供移民自行安排。提供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政策措施,帮助移民在最短时间内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水平下解脱出来,提高生活水平。
(2)政府补贴补偿政策和扶贫政策。大部分分移民在迁入安置区之后,由于要负担一部分的迁移费用和建造房屋的其他费用,政府应该组织实施相关渠道筹措资金来帮助移民渡过难关。同时迁移出来的移民应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义务教育政策、对口帮扶政策等,帮助移民脱贫致富。
(3)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置区政府要解决好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产业发展问题。政府应鼓励该地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实行小额无利息借贷政策等支持种职业、养殖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帮民解困,助民脱难。
参考文献
【1】李文庆,2017宁夏西部扶贫攻坚报告——宁夏生态移民绩效研究
【2】束锡红,孔丽霞,主动作为,推进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国民族报,2017,10
【3】范建荣,宁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中国名族报,2018,10
【4】李金香,夏淑琴,冯丽盈,严姝雅,移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移民区为例,2015
【5】杨瑞良,大力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努力开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新天地,2011,8
【6】曹洪民,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研究的进展与框架[J].西北人口,2002(4):2-5
【7】陕立勤,2009,对我国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效率的思考[J]开发研究,(1)
【8】王安忠王安忠.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吊庄模式和效益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1998,2:40-44.
关键词:精准扶贫 移民搬迁 问题和对策
移民搬迁是指将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移民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已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治本之策,在推动减贫脱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对隆德县---永宁县移民搬迁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研究。
1.移民搬迁产生的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宁夏是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省区之一,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是个现实问题,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方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坚持因人因地施策,贯彻生态移民搬迁的政策,有利于推动宁夏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移民搬迁问题的解决能带来不同层面的益处。少数民族地区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了社会的进步的根本因素是贫困,移民搬迁则是解决该贫困的重要措施,因此该问题的解决,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进一步富裕的象征,会使该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教育文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促进社会稳定。
2. 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先进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技术之间的矛盾。隆德县由于是山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民都是靠原始的生产活动,普遍以种地养家糊口,收入渠道窄。从隆德县迁出之后,大多由以前的旱作农业变成了灌溉农业,而移民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滞后于该地区的发展,缺乏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生产技术,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迁入地的生产活动,这导致了农民信心的挫败,生产生活一时陷入困难混沌中。
(2)迁移规模与安置能力之间的矛盾。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调查显示,隆德县迁出人口基数大,而永宁县迁入地的安置规模不足以安置所迁出人口。同时,迁出地家庭人口基数大,安置区的房屋面积对于移民出现狭小拥挤,居住不安心,给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带来很大压力。
(3)两地生产生活因素之间的矛盾。隆德县的迁出地交通出行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灾害威胁,电力供应差;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差;医疗水平,社会服务系统不健全。永宁县安置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居住地的困难问题,但又产生新的问题,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移民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邮电费用增加。
3.对策研究
(1)土地分配政策和劳动技能培训政策。永宁县政府应严格按照移民搬迁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条例,做好土地的分配和规划,解决移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承包土地也按规定30年不收回,同时安置区每户留出部分土地供移民自行安排。提供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政策措施,帮助移民在最短时间内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水平下解脱出来,提高生活水平。
(2)政府补贴补偿政策和扶贫政策。大部分分移民在迁入安置区之后,由于要负担一部分的迁移费用和建造房屋的其他费用,政府应该组织实施相关渠道筹措资金来帮助移民渡过难关。同时迁移出来的移民应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义务教育政策、对口帮扶政策等,帮助移民脱贫致富。
(3)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置区政府要解决好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产业发展问题。政府应鼓励该地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实行小额无利息借贷政策等支持种职业、养殖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帮民解困,助民脱难。
参考文献
【1】李文庆,2017宁夏西部扶贫攻坚报告——宁夏生态移民绩效研究
【2】束锡红,孔丽霞,主动作为,推进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国民族报,2017,10
【3】范建荣,宁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中国名族报,2018,10
【4】李金香,夏淑琴,冯丽盈,严姝雅,移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移民区为例,2015
【5】杨瑞良,大力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努力开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新天地,2011,8
【6】曹洪民,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研究的进展与框架[J].西北人口,2002(4):2-5
【7】陕立勤,2009,对我国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效率的思考[J]开发研究,(1)
【8】王安忠王安忠.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吊庄模式和效益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1998,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