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起点,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后续开展。我校“00后”大学生具有勇于创新、个性张扬等鲜明的特点,同时也有缺乏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差等不足。针对这些特点,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主要从适应大学和提升自我两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力争把每一名新生都培养成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高职高专 新生入学教育 00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034-02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第一堂课。做好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更关系到學校教育工作的后续开展。
  一、新时期高职高专大学新生的特点
  我校五年制高职专业学生是通过中考入学的,大多出生于2000年及其以后,也就是大家所说的“00后”。“00后”大学新生与“90后”或“80后”大学新生差别较大。他们是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成熟的网路技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和亲友的宠爱中生长起来的。他们个性张扬,感情丰富,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质疑。但由于长期处于家长的溺爱中,导致他们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能力较差,做事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处理事情过于关注自我,团队意识不强。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要求一:适应大学
  1.适应生活。新生大多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学校后一切靠自己,很多学生不适应,身心俱疲[1]。新生入学教育要根据新生生活的特点,在安全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对新生进行耐心指导,从而使他们过的舒适,让学生家长放心。
  2.适应学习。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老师依赖性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大学学习阶段,教师讲课进度较快、每次课内容较多,学生自主支配的空余时间较多。作为新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新生入学教育要根据新生学习的特点,给新生讲解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适应制度。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不管是上学还是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都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大学中,有校规和班规,学生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会的多重管理。很多新生在入学前都没有住校的经历,入学后学习、生活受到很多约束,这使得他们很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新生入学教育要根据新生的这些特点,向新生宣传制度的相关知识,让新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制度虽然对他们有约束性,但同时也是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要求二:提升自我
  1.树立远大理想。很多新生入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效率低。当今社会,工作岗位的竞争激烈,在应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容易争得入职的机会。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为此,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给新生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要鼓励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新生正处于人生职业的起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强劲的学习动力。
  2.提高综合素质。大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从新生入学开始,鼓励他们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校内活动,提升自己的表达、交往、组织、科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新生入学教育要注重新生“独立人格”的培养[2]。通过入学教育,新生要形成“独立人格”,对待事情要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要学会独立判断,去伪存真。
  3.培养健康心理。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自身也由原先学习上的优等生变为普通学生,这些都容易导致新生产生焦虑、迷茫、空虚甚至害怕的心理。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一方面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会、心理讲座和心理测验等,让新生尽快走出困惑。在健康心理的培养上,我校还特别注重“积极心理”的培养[3]。比如:在一些活动开展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组织者,而是活动的指导者,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使新生更加完美地适应大学生活。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应统筹规划,全方面考虑,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做细、做好。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认真细致地分析入学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我们要注意创新,寻找最适合新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切忌墨守成规。只有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及后续工作,我们才能把每一名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兆强,刘玲.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1下):280-282
  [2]赵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目标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8):75-76
  [3]李菁.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25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