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的历史与创新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党委内部仍然存在“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四把手说三道四,五六七把手假装写字”等现象
  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在媒体上报道,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民主生活会的开法,进行了不少改进和创新。在具体做法上,既防止乱批乱斗、无限上纲等“左”的做法,又防止自由主义、形式主义、认认真真走过场等倾向
  建党90多年的历史证明,用阶级斗争等各种非民主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从来都是失败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建党之初便把党内民主确立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就是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个人集权的密谋组织或少数人掌握权力的贵族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的新型政治组织。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其先进性不仅表现在世界观、纲领、宗旨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其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党的组织是按民主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虽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但当时对党内民主生活既缺乏实际经验,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在一些紧要的历史关头,难以通过健康的党内民主生活纠正一些领导人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制止错误路线的执行,也难以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使党中央集中采纳正确意见。比如,1927年5月30日,汪精卫在武汉联系会上通过了一系列大举进攻共产党,镇压农民运动的训令。毛泽东、蔡和森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反对汪精卫反革命活动的群众运动。但陈独秀6月30日在中央扩大会议上提出一个右倾错误政纲。在讨论时,任弼时提出批评该政纲的书面意见,当面交陈独秀,陈看后,不传阅,当众撕个粉碎,扔在地上,踏上一只脚。任弼时要求发言,遭到拒绝。其他人也不便发言,这个错误政纲就不明不白地算通过了。王明上台,也是在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正如民主革命时期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王明是在选举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上台的。当时本来准备开紧急会议,米夫临时改为开四中全会。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22人,但包括王明在内的不是中央委员的代表就有15人,而他们都有发言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选举方式破坏了党的组织原则。王明的“左”倾路线长达4年之久,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关注并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问题。从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特别是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开始系统总结党在幼年时期由于党内民主生活不足,给革命事业带来的危害。党的七大,对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专门论述。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并规定选举各级党委会按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延安整风时期,党积极倡导并践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内民主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好传统。这是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后党所掌握的“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周恩来强调“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1956年,斯大林问题被揭露,对中国共产党震动很大。鉴于斯大林晚年错误,考虑到要废除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我党提出了限制国家主席和党主席的任期,八大党章中规定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反右倾”斗争的开展,很快改变了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上述错误,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是为了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反思党内民主生活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以凝聚全党力量,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讲了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和邓小平还提出了建立民主生活会的主张,得到毛泽东的赞同。邓小平提出,为实现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对各级领导人(包括党委会的所有成员)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是来自几方面的,来自上面,来自下面(下级),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根据党章规定,人人要过支部生活。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就是把领导人的主要的小组生活,放到党委会去,或者放到书记处去,或者放到常委会去。在党委会里面,应该有那么一段时间交交心,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双重组织生活,除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外,还要参加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大会之后,民主生活会制度并没有在党内特别是党的高层政治生活中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党内民主生活和民主集中制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痛定思痛,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感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性。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民主生活会的制度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2003年12月党中央颁布了《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就党内民主生活做了进一步规定。从此,民主生活会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政治高压下的“团结”,是虚假的团结;表面“鸦雀无声”的“平静”,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分歧和政治危机
  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总的目的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其核心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建设。具体讲,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在党委会(党组)中,领导干部通过交心,沟通思想,开展诚恳、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民主、和谐、具有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领导集体。
  建党90多年的历史证明,用阶级斗争的方法、不许人讲话的专制方法,或者把不同意见者统统打成反党集团、反党分子等各种非民主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从来都是失败的,而且给党组织和党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党内矛盾只能靠民主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意味着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进行公开、透明、平等地讨论及开展善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那种残酷斗争,不许人讲话的政治高压下的“团结”,是虚假的团结。在表面“鸦雀无声”的“平静”下,隐藏、酝酿着更大的分歧和政治危机。党内政治生活民主,是抵御“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搞阴谋诡计,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等宫廷式内斗的利器。专制独裁正是大大小小野心家、阴谋家产生的土壤条件,特别是在结束了强人政治后的常人政治时代,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建设,对保持党的生机活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是领导干部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交交心,通过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集体智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的改革创新活力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通过民主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作风,预防和反对腐败,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廉洁政治。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深远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在媒体上报道,这在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民主生活会的开法,进行了不少改进和创新:比如上下监督结合,政治局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澡治病;把党内外监督结合起来,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发言,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也在媒体上报道,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巡视组、督导组的人员构成、组建方式和工作方式。政治局常委蹲点指导,全程参加蹲点单位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在具体做法上,既防止乱批乱斗、无限上纲等“左”的做法,又防止自由主义、形式主义、认认真真走过场等倾向。干部和群众反映:“很久没有听到这样尖锐、直截了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了!”民主生活会对克服“四风”,密切党群关系,发展党内民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现在群众担心这种“态势”是否可持续,关心如何使民主生活会的“效能”常态化。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除了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以巩固发展其成果外,还需做多方面探索。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有:
  一是继续在全党进行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继续肃清封建残余思想影响,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民主意味着平等,有平等思想,领导干部才能视特权为低级趣味,才能自觉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民主还意味着责任,权为民所赋,就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是深化改革,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难监督的问题。一位退休老同志,问一位在职领导干部:“你当一把手有何体会?”这位“一把手”回答了八个字:“一言九鼎,为所欲为。”尽管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已经正式发布多年,并不断出台改进和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文件,但在一些党委内部仍然存在“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四把手说三道四,五六七把手假装写字”等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在党委内部开展批评,特别是对一把手、对上级领导进行批评难的深层原因。包括在干部任命制度中,领导意见所占比重过大,也是产生不敢讲真话,看领导眼色行事,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的重要原因。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加大民意在选任干部中的所占比重,扩大用人方面的民主,也有利于推进党内生活的民主建设。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了权力过分集中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在党的领导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
  责编/刘赫 美编/石玉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种污名化国企的错误思潮颇有市场,令人深思,值得警惕。国企在遭遇困境的时候,被骂;在取得突出业绩的时候,赢得的掌声也是有限,更多的还是嘲弄、讽刺甚至骂声。国企突出的贡献与实力,与其当前在社会和媒体上的形象和美誉度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称,正在形成一条鸿沟,阻碍人们对国企的正确认知与评价。破解国企被污名化的难题,重点在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尤其要对国企改革历程与存在价值有清晰认识。  做活、做大、做
期刊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15日至10月29日,共15天  调查样本:5429人(随机问卷1632人;网友3797人)  调查方式:在人民论坛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推出调查问卷;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人民论坛调研基地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出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32份)  数据处理: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50%;网友占权重50%  调查结果  96.67%的被调查者认同“既得利益是当
期刊
嘉宾简介  江平(1930年—),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等职。参加了《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制定,并直接担任《信托法》、《合同法》起草小组组长,以及《物权法》和《民法典》草案专家小组的负责人之一。  既得利益者绝大部分是合法的,基本上是在改革和社会
期刊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对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来说,预防和惩治腐败,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依靠人民反对腐败,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的,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全军广泛开展。在反腐倡廉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既是
期刊
既得利益者是当今中国一个广遭诟病、内涵模糊的概念,且使用中存在着泛化的趋势。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51.67%的公众认为既得利益是一个“贬义词”;68.09%的人认同“具有资源垄断特点的国有企业中的部分中高层管理者”为既得利益群体;96.67%的被调查者认同“既得利益是当前改革的主要阻力之一”。要有效克服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力,有必要对既得利益者的主体进行界定,明确其判断标准,揭示其共有特征,了解
期刊
2013年8月起,全国各地集中开展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相当程度上净化了网络生态。然而个别地方的做法,却引发争议,如甘肃张家川16岁少年网络发帖质疑一起意外死亡案件被刑拘一事,不少网友认为,如此“打谣”涉嫌公权力滥用,造成网上“风声鹤唳”,导致人人“心生畏惧”。张家川一案虽因上级部门的介入调查而依法撤销刑事拘留,但其中揭示的问题却值得深入探讨。  网络空间中的三个群体——发布者、围观者与监管者,其实各
期刊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苏联“改变颜色”的两大根本性原因。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既是中共摆脱“老路”,不走“邪路”的过程,更是积极探索并努力寻找“新路”的过程。  畸形权力结构和用人体制催生各种既得利益群体  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的巨大惯性下,苏共不断形成和固化各种既得利益群体,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作了制
期刊
回首2013,家事国事天下事,不少事扰人心怀,令人迷惑。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到底该有怎样的认识与态度?让我们一起聆听楼宇烈先生的妙语解答。  一、当前中国人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问:201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议焦点,当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应有怎样的态度?  楼宇烈:传承、发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当今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精神之所在。我们中
期刊
所谓近代中国,究其本质,就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将纯粹的农业文明变为复合式的“农业+工业+商业”的文明形态。只是由于统治者觉悟太迟,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和平转型的机会,直至1860年代初期,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在平息了太平天国内乱后,方才走上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在不改变中国基本政治架构前提下,充分汲取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成就。应该说,三十多年洋务新政成就巨大。  
期刊
嘉宾简介  黄亚生:1985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黄亚生是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副院长,并任该学院中国经济和商业国际讲座教授,同时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历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教职和世界银行顾问。研究领域涉及国际商务管理、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民间力量  人民论坛记者:作为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