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棉花是我国国家战略物资,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利用棉花采摘机收获棉花可以有效提高棉农收入。本文通过对中国专利申请中的棉花采摘技术的分析,从申请专利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棉花;采摘;收获;采棉;摘辊
棉花是我国国家战略物资,我国的棉花产量在全世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利用棉花采摘机收获棉花可以有效提高棉农收入。
我国使用的棉花采摘机主要有前苏联垂直摘锭式和美国迪尔公司生产水平摘锭式棉花采摘机,我国自主研發的第一台棉花采摘机为贵航生产的水平摘锭式棉花采摘机。但是,国产棉花采摘机某些性能与国外棉花采摘机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实现完全国产化还有一定成长空间。
1、棉花采摘专利分类统计
本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16年1月,棉花采摘机械专利申请分布在相关IPC分类号为A01D46/08-A01D46/14的各个分类号下,通过检索可知,如图1所示,在CNABS 文摘数据库中,分类号A01D46/08 覆盖专利文献309 篇,分类号A01D46/10 174篇,分类号A01D46/12 76篇,A01D46/14 221篇,A01D46/16 171篇,A01D46/18 9篇。
通过对文献的申请时间进行统计,在1987-1992年间只有5件专利申请,而且都是个人申请,随后申请量逐年迅速增加,在1993-2004年每年不超过20件。通过图1 可以看出,从2005 年开始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随着2008 年达到63件,2009年出现开始回落,之后又呈上升趋势质直至2011年-2014年达到稳定于每年80件水平。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可以大致总结为:棉花收获还停留在手工采摘阶段,棉花采摘机的研制得不到重视,棉花采摘机的应用还未普及,因此棉花采摘机的发展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会逐渐增加。
进一步对棉花采摘技术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得出结果该专利的申请中主要集中在个人申请,所占比例为60%,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请所占比例分别为30%、10%。由此可看出在我国棉花采摘机构在研究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大规模的走向生产实践。对于企业申请,数量最多的为迪尔公司,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和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嘉兴亚特园林机械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其中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申请最多共13件,占高校及科研院所申请量的21%。
2、棉花采摘技术的发展历程
作为棉花采摘领域申请量最高的迪尔公司,其在棉花采摘领域的申请具有精细化的特点,其申请多为棉花采摘机的具体零部件,而作为整机的申请,主要集中于窄距棉花采摘机上,这与我国种植的机采棉行距采用680+80mm或660+100mm的国情有关。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申请最多共27件,为该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类申请人种申请量最高。其申请主要集中于清棉装置,这主要针对我国国产棉花采摘机含杂量高、棉籽、皮面质量低的的技术需求而产生。
通过对个人申请数量前几位的申请进行阅读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人申请的技术有以下特点:以申请人黄梅生为例:2014年棉花采摘机不同零部件的申请,申请结构均较为简单,偏向于小型棉花采摘机,如申请人吴乐敏于2013年-2014年集中于同一类型的便携式棉花采摘机细节上的改进。
3、棉花采摘技术展望
通过对2013-2015年棉花采摘领域专利申请阅读发现,我国对棉花采摘机技术已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变,不止停留在单纯的机械结构上的改进。同时,棉花采摘机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但出于国情考虑,由于棉花采摘机投资较大,我国现在棉区仍大量保留在手工采棉的劳动方式,机收率仍很低,因此,机械化采棉对抗手工采棉时,自然走上低成本化的道路。加之近年来,随着国产棉花采摘机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国外公司限制国内公司采购,侧面促使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发展,曾加高质量采棉专利数量[1-3]。
参考文献
[1] 黄勇 等,国内外采棉技术分析比较[J]新疆农机化,2005(4):18-20.
[2] 周海燕 等,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应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工程,2015,5(3):16-18.
[3] 温长文 等,我国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现状分析与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5):81-85.
关键词:棉花;采摘;收获;采棉;摘辊
棉花是我国国家战略物资,我国的棉花产量在全世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利用棉花采摘机收获棉花可以有效提高棉农收入。
我国使用的棉花采摘机主要有前苏联垂直摘锭式和美国迪尔公司生产水平摘锭式棉花采摘机,我国自主研發的第一台棉花采摘机为贵航生产的水平摘锭式棉花采摘机。但是,国产棉花采摘机某些性能与国外棉花采摘机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实现完全国产化还有一定成长空间。
1、棉花采摘专利分类统计
本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16年1月,棉花采摘机械专利申请分布在相关IPC分类号为A01D46/08-A01D46/14的各个分类号下,通过检索可知,如图1所示,在CNABS 文摘数据库中,分类号A01D46/08 覆盖专利文献309 篇,分类号A01D46/10 174篇,分类号A01D46/12 76篇,A01D46/14 221篇,A01D46/16 171篇,A01D46/18 9篇。
通过对文献的申请时间进行统计,在1987-1992年间只有5件专利申请,而且都是个人申请,随后申请量逐年迅速增加,在1993-2004年每年不超过20件。通过图1 可以看出,从2005 年开始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随着2008 年达到63件,2009年出现开始回落,之后又呈上升趋势质直至2011年-2014年达到稳定于每年80件水平。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可以大致总结为:棉花收获还停留在手工采摘阶段,棉花采摘机的研制得不到重视,棉花采摘机的应用还未普及,因此棉花采摘机的发展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会逐渐增加。
进一步对棉花采摘技术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得出结果该专利的申请中主要集中在个人申请,所占比例为60%,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请所占比例分别为30%、10%。由此可看出在我国棉花采摘机构在研究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大规模的走向生产实践。对于企业申请,数量最多的为迪尔公司,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和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嘉兴亚特园林机械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其中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申请最多共13件,占高校及科研院所申请量的21%。
2、棉花采摘技术的发展历程
作为棉花采摘领域申请量最高的迪尔公司,其在棉花采摘领域的申请具有精细化的特点,其申请多为棉花采摘机的具体零部件,而作为整机的申请,主要集中于窄距棉花采摘机上,这与我国种植的机采棉行距采用680+80mm或660+100mm的国情有关。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申请最多共27件,为该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类申请人种申请量最高。其申请主要集中于清棉装置,这主要针对我国国产棉花采摘机含杂量高、棉籽、皮面质量低的的技术需求而产生。
通过对个人申请数量前几位的申请进行阅读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人申请的技术有以下特点:以申请人黄梅生为例:2014年棉花采摘机不同零部件的申请,申请结构均较为简单,偏向于小型棉花采摘机,如申请人吴乐敏于2013年-2014年集中于同一类型的便携式棉花采摘机细节上的改进。
3、棉花采摘技术展望
通过对2013-2015年棉花采摘领域专利申请阅读发现,我国对棉花采摘机技术已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变,不止停留在单纯的机械结构上的改进。同时,棉花采摘机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但出于国情考虑,由于棉花采摘机投资较大,我国现在棉区仍大量保留在手工采棉的劳动方式,机收率仍很低,因此,机械化采棉对抗手工采棉时,自然走上低成本化的道路。加之近年来,随着国产棉花采摘机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国外公司限制国内公司采购,侧面促使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发展,曾加高质量采棉专利数量[1-3]。
参考文献
[1] 黄勇 等,国内外采棉技术分析比较[J]新疆农机化,2005(4):18-20.
[2] 周海燕 等,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应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工程,2015,5(3):16-18.
[3] 温长文 等,我国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现状分析与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5):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