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以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体系构建,提出完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组织机制制定、明确基本运行制度等建议,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全面质量 教学管理
高職院校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及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就业。但是,传统高职教育过于侧重学生基础能力及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现代学徒制是一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它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在学习、实训中转换学生、学徒的身份,在模拟实训、实际工作中根据教师所定的方向及课程规划落实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可以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双导师”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引导,促使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并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一、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
高职教育在教学创新及教学管理过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实践目的。
(一)消除监管弊端
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片面,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体制不完善、教学考核不全面、教学监控体系不到位、后期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消除监管弊端,在师生互动以及以师带徒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进而学会取长补短。在现代学徒制中,教师需要构建个性化教学保障机制,创建合理、科学的信息交互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及实训方面的问题,消除各类教学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凸显主体育人目的
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教师主动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确保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充分凸显主体育人的价值目标,建立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分工机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配合企业职员进行教育,形成“双导师”教育模式,明确以师带徒的重要作用,将汽车专业的行业发展需求与学生的就业以及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合理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到本专业的重点内容。
(三)建立特色管理制度
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制度非常关键。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中,教师应构建与高职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分析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特色及人性化色彩,落实人才培养的本质及项目标准,要求教师及时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情况及反馈情况是否合理。教师通过在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基本教学评价机制,设定项目考核制度,促使课程内容切合学生的专业建设情况。
二、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总体框架构建
在汽车专业教学体制构建中,教师需围绕教育教学规定设定有效的课程运作模式,与企业加强合作,打造专业课程教育框架和体系。其中,总体框架比较复杂,基本目标、组织构架、制度模式及反馈机制是重点和核心。只有确保这几大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够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全面评定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标准设定合理的培育目标,以期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工业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根基,确保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体系的稳定构建。
(二)基本目标构建
基本目标需从准备、教学过程以及后期教学成果三方面进行评估,包含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程度以及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通过设定评估要求及评估标准,利用通识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等基本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因此,可根据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融入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包括产业运营现状、产业结构规划、产业技术特点以及汽车制造及汽车维修等项目,落实“一体化”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各项要求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例如在汽车制造专业中,可突出汽车零件配置、焊装要求、电器配置方面的课程重点,围绕此类课程筛选出适合学生接受的创新型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导向(新能源)。
(三)组织构架
组织构架需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方面进行,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关键。首先,要求学生及时转换个人身份,明白什么时候是学徒身份,什么时候是学生身份。其次,需打造“双导师”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企业导师讲述专业知识,促使学生在全面的教育中明白本专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利用“产教融合”的形式明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而塑造出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学体制。
(四)制度模式
制度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不同的管理目标、育人要求以及教学改进策略,教师需要注重这三大板块之间的联合,构建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制度落实中,需要校方明白本专业日常管理的方式及办法,创设教学监督、企业监督、人才培养计划、考核意见及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全面参与到实际考核过程中,利用相关教学规定,明白现代学徒制与企业经营的联系,并做好高质量的反馈考评。反馈考评中,需要对学生的社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如下:其一,社会能力评价中,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线讨论能力、分享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分工不明确、计划不现实、态度不端正等情况。若部分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则需要对学生予以惩罚。其二,综合能力评价中,教师需结合汽车制造、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能否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出问题解决思路,最后制订解决计划等。另外,自学习惯评价中,教师需分析是否能够完成现有教学计划,是否能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等,比如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同时教师对该过程的效果进行统计。其三,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进行评价,分析学生能否结合本课学习后提出新的见解或思路。总之,教师需在课程中融入新颖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围绕这些观念分析出哪些内容是必须学习的,哪些内容是必须学会实际操作的。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管理,有利于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的实施
(一)完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高职汽车专业的综合教学质量,校方需要坚持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与教学方向,打造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教学的教学体制及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结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及成长规律,积极促进高职汽车专业的综合质量教学管理工作稳定落实,在此过程中,需融入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利用“云教育”的网络教育体制,侧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再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育人工作。完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具体需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其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校方应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汽车维修厂、汽车制造厂、5S汽车销售厂进行合作,要求企业工作者及时发挥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将优质的资源共享于实际教学当中,帮助学生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对新时代各产业的使用需求。其中,需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白学徒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同时围绕学生的发展情况落实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如某机械零件与静力学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就可作为选修课。总之,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后,教师需加大对企业的研讨管理,要求企业职员联动教师对适合学生接受的课程进行筛选、提炼;通过确定基本工作任务,明白强化教学管理的作用及价值。其二,管理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确立中,教师需全面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体系及框架内容,围绕教学、生产的基本要求,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促使该制度能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中,教师需科学评价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技能训练,训练中可采用带教的模式进行培养、训练,帮助学生在有效、完善的技能训练过程中掌握汽车专业的就业导向。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大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学生在实训中进行自我评价。如采用互评、社会评价等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合理教学规划中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学组织机制制定
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包含的工作内容及环节比较复杂,其中教学组织机制的设定以及完善构建必不可少。搭建基本组织框架体系、明确基本培养目标后,教师需完善现有的体系内容,促使学生厘清学习、生活、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
第一,因材施教。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融入组织框架的建设中,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岗位实习三方面相统一,围绕学生的发展状况制订可靠的培养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当前课程学习目标及探索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思维。因此,教师需创新教学实训。首先,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实训教学场景转移至汽车维修厂、制造厂中,要求学生参谋、体验实际生产运行。例如,可要求项目经理担任实训教师,告知本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生技术方面的指导训练。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生产制造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专业课程经验,有利于学生养成发展意识及工匠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其次,教师可根据当地高职院校的教育情况制订实训計划,如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六学期中分别到汽车销售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及维修企业中实习,掌握本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在科学、有效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管理。最后,校方应完善现有的考评环节及反馈环节,侧重于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专业能力学习情况、社会责任意识情况及创新能力四方面,评价中需要求企业工作者配合评价反馈,同时收集学生在校、在厂工作情况,给予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开展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在合理的自我激励中进行管理创新,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第二,凸显“双导师”价值。为了全面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校方应要求本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执教。其中,学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的教学,包括文化课、基本专业课程等,阐释汽车专业的重要知识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企业导师主要教导学生如何更快上手实操,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水平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务必使用“导师带徒”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组建“讨论组”,在组中分享成功案例及培养计划。通过实践校企互聘的形式,打造资深的教学团队,提升学生评教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当学生在实操中遇到某些问题,学生可提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企业导师分析学生所阐释的思路中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同时要求师生、企业导师遵守基本规定,促使整体学习管理制度更为有效。
(三)明确基本运行制度
校方应基于相关教育教学规定及教学思路,明确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制度。例如可根据《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确定基本教学管理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分情况与现代教学形式相统一,同时在合理的管理、督查确认中明确考核机制及保障模式。在此过程中,校方应全面监控现有的教学监控制度是否可行,出台合理的管理办法,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分清学生基本权益后应引导学生及时参与到实训工作中,并给予学生应有的薪资。通过落实基本保障体制及控制体系,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统一学徒制及质量管理机制为目的,提升整体运行的有效性。另外,在提高运行管理有效性的同时,教师需分析学徒制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建立管理机制及明确管理形式,开展好日常教学、学习探究、实训探究等活动,并要求导师明确运营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学科的权重明确各体系的价值,促使整体学分实验模式更为可靠。
总之,在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中,学校可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建立有效、合理的项目保障体制,融入新时代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就业意识。学校教师应协同本地的企业导师共同搭建教学平台,引导汽车专业学生在平台中及时分享自己学习、探究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季云.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以汽车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
[2]王伟.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创新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
[3]马志民,刘佳.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的问题与举措[J].科教文汇,2019(1).
[4]孟铁鑫.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元教学模式构建[J].福建茶叶,2019(5).
[5]许悦,彭明成.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6).
[6]李江江,李海斌.基于技能大赛导向的高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9(4).
[7]陈荣荣.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异化与调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
注: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质量诊改及量化考评体系的开发与实践”(GXGZJG2018A014);2020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的全面质量教学管理研究”(GXXDYB202009)
【作者简介】覃 壮(1989— ),男,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责编 王 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全面质量 教学管理
高職院校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及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就业。但是,传统高职教育过于侧重学生基础能力及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现代学徒制是一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它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在学习、实训中转换学生、学徒的身份,在模拟实训、实际工作中根据教师所定的方向及课程规划落实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可以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双导师”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引导,促使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并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一、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
高职教育在教学创新及教学管理过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实践目的。
(一)消除监管弊端
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片面,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体制不完善、教学考核不全面、教学监控体系不到位、后期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消除监管弊端,在师生互动以及以师带徒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进而学会取长补短。在现代学徒制中,教师需要构建个性化教学保障机制,创建合理、科学的信息交互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及实训方面的问题,消除各类教学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凸显主体育人目的
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教师主动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确保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充分凸显主体育人的价值目标,建立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分工机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配合企业职员进行教育,形成“双导师”教育模式,明确以师带徒的重要作用,将汽车专业的行业发展需求与学生的就业以及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合理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到本专业的重点内容。
(三)建立特色管理制度
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制度非常关键。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中,教师应构建与高职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分析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特色及人性化色彩,落实人才培养的本质及项目标准,要求教师及时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情况及反馈情况是否合理。教师通过在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基本教学评价机制,设定项目考核制度,促使课程内容切合学生的专业建设情况。
二、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总体框架构建
在汽车专业教学体制构建中,教师需围绕教育教学规定设定有效的课程运作模式,与企业加强合作,打造专业课程教育框架和体系。其中,总体框架比较复杂,基本目标、组织构架、制度模式及反馈机制是重点和核心。只有确保这几大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够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全面评定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标准设定合理的培育目标,以期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工业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根基,确保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体系的稳定构建。
(二)基本目标构建
基本目标需从准备、教学过程以及后期教学成果三方面进行评估,包含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程度以及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通过设定评估要求及评估标准,利用通识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等基本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因此,可根据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融入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包括产业运营现状、产业结构规划、产业技术特点以及汽车制造及汽车维修等项目,落实“一体化”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各项要求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例如在汽车制造专业中,可突出汽车零件配置、焊装要求、电器配置方面的课程重点,围绕此类课程筛选出适合学生接受的创新型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导向(新能源)。
(三)组织构架
组织构架需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方面进行,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关键。首先,要求学生及时转换个人身份,明白什么时候是学徒身份,什么时候是学生身份。其次,需打造“双导师”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企业导师讲述专业知识,促使学生在全面的教育中明白本专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利用“产教融合”的形式明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而塑造出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学体制。
(四)制度模式
制度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不同的管理目标、育人要求以及教学改进策略,教师需要注重这三大板块之间的联合,构建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制度落实中,需要校方明白本专业日常管理的方式及办法,创设教学监督、企业监督、人才培养计划、考核意见及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全面参与到实际考核过程中,利用相关教学规定,明白现代学徒制与企业经营的联系,并做好高质量的反馈考评。反馈考评中,需要对学生的社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如下:其一,社会能力评价中,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线讨论能力、分享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分工不明确、计划不现实、态度不端正等情况。若部分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则需要对学生予以惩罚。其二,综合能力评价中,教师需结合汽车制造、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能否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出问题解决思路,最后制订解决计划等。另外,自学习惯评价中,教师需分析是否能够完成现有教学计划,是否能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等,比如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同时教师对该过程的效果进行统计。其三,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进行评价,分析学生能否结合本课学习后提出新的见解或思路。总之,教师需在课程中融入新颖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围绕这些观念分析出哪些内容是必须学习的,哪些内容是必须学会实际操作的。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管理,有利于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的实施
(一)完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高职汽车专业的综合教学质量,校方需要坚持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与教学方向,打造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教学的教学体制及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结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及成长规律,积极促进高职汽车专业的综合质量教学管理工作稳定落实,在此过程中,需融入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利用“云教育”的网络教育体制,侧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再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育人工作。完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具体需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其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校方应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汽车维修厂、汽车制造厂、5S汽车销售厂进行合作,要求企业工作者及时发挥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将优质的资源共享于实际教学当中,帮助学生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对新时代各产业的使用需求。其中,需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白学徒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同时围绕学生的发展情况落实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如某机械零件与静力学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就可作为选修课。总之,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后,教师需加大对企业的研讨管理,要求企业职员联动教师对适合学生接受的课程进行筛选、提炼;通过确定基本工作任务,明白强化教学管理的作用及价值。其二,管理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确立中,教师需全面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体系及框架内容,围绕教学、生产的基本要求,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促使该制度能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中,教师需科学评价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技能训练,训练中可采用带教的模式进行培养、训练,帮助学生在有效、完善的技能训练过程中掌握汽车专业的就业导向。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大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学生在实训中进行自我评价。如采用互评、社会评价等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合理教学规划中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学组织机制制定
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包含的工作内容及环节比较复杂,其中教学组织机制的设定以及完善构建必不可少。搭建基本组织框架体系、明确基本培养目标后,教师需完善现有的体系内容,促使学生厘清学习、生活、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
第一,因材施教。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融入组织框架的建设中,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岗位实习三方面相统一,围绕学生的发展状况制订可靠的培养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当前课程学习目标及探索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思维。因此,教师需创新教学实训。首先,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实训教学场景转移至汽车维修厂、制造厂中,要求学生参谋、体验实际生产运行。例如,可要求项目经理担任实训教师,告知本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生技术方面的指导训练。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生产制造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专业课程经验,有利于学生养成发展意识及工匠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其次,教师可根据当地高职院校的教育情况制订实训計划,如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六学期中分别到汽车销售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及维修企业中实习,掌握本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在科学、有效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管理。最后,校方应完善现有的考评环节及反馈环节,侧重于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专业能力学习情况、社会责任意识情况及创新能力四方面,评价中需要求企业工作者配合评价反馈,同时收集学生在校、在厂工作情况,给予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开展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在合理的自我激励中进行管理创新,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第二,凸显“双导师”价值。为了全面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校方应要求本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执教。其中,学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的教学,包括文化课、基本专业课程等,阐释汽车专业的重要知识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企业导师主要教导学生如何更快上手实操,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水平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务必使用“导师带徒”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组建“讨论组”,在组中分享成功案例及培养计划。通过实践校企互聘的形式,打造资深的教学团队,提升学生评教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当学生在实操中遇到某些问题,学生可提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企业导师分析学生所阐释的思路中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同时要求师生、企业导师遵守基本规定,促使整体学习管理制度更为有效。
(三)明确基本运行制度
校方应基于相关教育教学规定及教学思路,明确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制度。例如可根据《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确定基本教学管理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分情况与现代教学形式相统一,同时在合理的管理、督查确认中明确考核机制及保障模式。在此过程中,校方应全面监控现有的教学监控制度是否可行,出台合理的管理办法,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分清学生基本权益后应引导学生及时参与到实训工作中,并给予学生应有的薪资。通过落实基本保障体制及控制体系,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统一学徒制及质量管理机制为目的,提升整体运行的有效性。另外,在提高运行管理有效性的同时,教师需分析学徒制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建立管理机制及明确管理形式,开展好日常教学、学习探究、实训探究等活动,并要求导师明确运营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学科的权重明确各体系的价值,促使整体学分实验模式更为可靠。
总之,在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全面质量教学管理中,学校可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建立有效、合理的项目保障体制,融入新时代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就业意识。学校教师应协同本地的企业导师共同搭建教学平台,引导汽车专业学生在平台中及时分享自己学习、探究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季云.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以汽车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
[2]王伟.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创新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
[3]马志民,刘佳.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的问题与举措[J].科教文汇,2019(1).
[4]孟铁鑫.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元教学模式构建[J].福建茶叶,2019(5).
[5]许悦,彭明成.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6).
[6]李江江,李海斌.基于技能大赛导向的高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9(4).
[7]陈荣荣.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异化与调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
注: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质量诊改及量化考评体系的开发与实践”(GXGZJG2018A014);2020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的全面质量教学管理研究”(GXXDYB202009)
【作者简介】覃 壮(1989— ),男,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