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古道尘梦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在路上?—从“驿马宿命”到“为了理想”
  如果去问十年前的背包客为什么会在路上?陈丹燕在《漫卷西风》中的回答或许最具代表性,“虽然算命的人说过我有11年的驿马运,若不在驿马上,便不得安宁。可它如今已经16年了,还没停止……作为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驿马便是宿命”。没有什么命题宏大的目的性,完全是一种内在的冲动驱使,套句如今被用烂的名言“因为,山在那儿”。
  如今,随意翻开驴友论坛,“理想”、“人生”、“洗涤”、“心灵”等等词汇与香格里拉、西藏等并列出现,成为背包客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背包客不单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承载了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遗失掉的一部分,意味着缓慢的往昔岁月,安静的湖光山色。
  于是,十年间,从对于命运召唤的服从,到追寻理想平静心灵的需求。背包客,为什么在路上,被赋予了更广泛更具包容性的答案。
  背包的思维—从“苦中作乐”到“自虐腐败”
  互联网上关于墨脱仍停留在十余年前的印象,例如“通往墨脱是仅能供行人马队的山路,且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穿过蚂蟥、毒虫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塌方、沼泽,行人安全无保障。”而,事实上在2010年墨脱不但通了公路,还通了光缆。墨脱仅仅是背包客心目中曾经的桃源圣地,在以前这些需历经磨难才能一睹尊容的美景,如今变得简单、舒适。今天,背包客们仍络绎不绝地选择山路。放着廉价舒适的酒店不住,宁可扎堆挤在帐篷里热闹。
  或许从背包客的精神继承上一如既往。但,这也是一种细微的心理变化。
  十余年前,人们踏上这条路,是因为别无选择,而这种别无选择又构成了不可言喻的经历体验。十余年后,人们再次踏上这条路,是为了这种体验而体验,为了吃苦而吃苦,为了追忆而追忆。
  自虐曾经是为了达成目标的必要部分,老一代背包客们擅于苦中作乐,不惜背着咖啡壶,在荒山野岭享用一杯现代文明。而如今,自虐成为了目标本身的一部分,仿佛不够艰苦不够磨难不够荒芜就无法实现这次背包的价值,无法洗涤自己的心灵。
  或许背包客的精神信条中本身就包含了“自虐”的一部分,只是其中差别难以言述。
  行走的乐趣—从“彩笺尺素”到“永远online”
  十余年前手机还是奢侈品时,背包客记载行走分享快乐的方式是纸和笔。山长水阔,彩笺尺素,或是明信片,或者旅行日志。
  现今是智能化手机时代,人人在线,从QQ、微博、微信、人人……每一幅景色都被快速分享到网络,每一刻的心情也被无数在线好友及时回应。与自虐式旅途相反,通讯进步带来的最大差别反而不是旅行方式的变化,恰恰是背包客内心的细微变化。
  以前在旅途中,我们执笔为书,挑灯写文时,内心能感受到更多的平静。不单是与朋友的沟通,亦包含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背包客踏上道路的追寻—与自己心灵的沟通。分享的本质是来源于自己对生命对旅途的感悟。
  如今140字的微博载体也算充裕,但过于便捷和快速的分享,让我们没有时间去品味旅途中发生的一切。美丽的景色往往不是记录在内心,而是停留在手机里、相机里。关于背包过程的体验,还没来得及沉淀,就已经被滴滴作响的微博评论而打乱。
  背包客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只是以往有自己作伴,有远方思念。而今时今日,或许沟通更近,可思念却远了,离自己也更远了。岁月变迁,精神依然。十年间,第一代背包客都已经育儿生子。让他们再回头去谈这些变化,难免会激发国人骨子里“厚古薄今”的小情结。结论难免是“一代不如一代”。可,各有各的体验,各有各的旅途,各有各的命运。
  旅途本身于个人而言,如同一次美妙的爱情故事。当时的甜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所道。过后的回忆,亦如梦幻泡影,更非外人所能知晓。
  何况,十年间,经济、科技、交通、城市化的种种发展,让旅途变得更便捷、舒适。也让曾经背包客特意追寻的缓慢时光、旧时小镇、朴素情怀、磨砺体验都有所改变。
  看似流年似水,沧海桑田,山河迁徙。
  其实静下心来,改变的往往只有自己。
  雪山依旧,神湖依然,经幡迎风飘扬。
  借一句《蒂凡尼早餐》中郝莉的对白赠送曾经的和现在背包客们:“我想,我坐在蒂凡尼吃早餐时候,我还是我。”
  希望哪怕再过十年,背包客们也能依旧像旅途中那样自由、理想地生活着。
  我还是我。
其他文献
在遥远的阿里高原上,镶嵌着一颗炫目的明珠,那是永恒不败的碧玉圣湖玛旁雍错。北有神山冈仁波齐与之相伴,南有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相约守护,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均发源于神山圣湖之侧。虽没有纳木错般的宽广,也没有羊湖般的妖娆,甚至没有一山之隔的鬼湖拉昂错般的静谧,但都不会影响其在藏民心中“第一圣湖”的地位。  时间:四天  最佳徒步时节:  每年的6月至10月,阿里不会过于寒冷,适合转湖。  
2003年,弗洛伊德在亚利桑那州中部佛得谷的一个大农场里降生了。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它还是一只瘦小的狗宝宝,和它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挤在一个纸板箱里。那时,弗洛伊德和兄弟姐妹们在当地一家卖马钉和饲料的店里,静静等着有人来将它们买走。我在路边无意中瞥见“出售吉娃娃”这个广告后,立刻来了个180度调头径直走进了那家店。然后,我们自豪地迎来了首位正式收养的宠物狗:一只帅气活泼的吉娃娃犬。虽然后来家里又陆续来了
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旅游业蒸蒸日上,一种自助游的方式出现,背包客在世界各地游走,追求自由和自主,花最少的钱走更远的路,这就是最初的穷游(Budget Travel)。现在也有人把这个词延伸了内涵,表达了旅游永无穷尽的意思。  2004年前后正是国内穷游方式悄然兴起之时:见识了异国他乡的广阔和精彩的留学生们急切地想去看看这个世界,但钱包干瘪,只能以“节省每一分钱,让自己走得更远”的方式旅行
户外生活中的许多装备使用都是灵活机动的,并不拘泥于它原本被设计的初衷,小小的改变往往蕴含着大创意,而这些创意又为装备进化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比邮差更邮差的邮差包    死飞与邮差包,自80年代起就不仅仅是工作的以一部分。当大部分邮差如今用上,了汽车和摩托,它们完全成为了代表年轻人潮流的共同体,同属户外运动的旁支。邮差包既然起源于信件那么索性“信件”到底。正反两面被设计成老式信封图案和电子邮件
撒哈拉,要追溯这个名字的记忆,已是我遥远的童年时代。那时还读着竖排版的繁体《西游记》,偶然读到三毛那篇《沙漠观浴记》,她生动细腻的文字给我留下了两段不可磨灭的印象—用石头刮“老坑”的浴女和灌海水拉粑粑的女人(“老坑”乃苏州方言,是身上污垢的意思)。于是“撒哈拉”的记忆就这样和“偷看女人洗澡”牢牢地联系起来,虽说不是什么光彩的回忆,但打小就特别念叨着,将来一定要去趟撒哈拉沙漠。  一眨眼很多年过去了
一直很努力地去找非常不一样的APP,如今很多大博物馆也已经走入了移动时代,把各自独一无二的馆藏资源放进了一个个绚烂的APP里。精挑细选,今天给大家推荐六个来自全球著名博物馆的应用。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原本只能远观的艺术品可以零距离呈现到你面前,滑动几下手指,你甚至能把蒙娜丽莎脸上的皱纹都看个仔细。  以下应用,除了卢浮宫(18元)以外都是免费的!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周大环赛,每年7月,全球有将近两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这项比赛,这就是独具魅力的环法公路自行车赛,但在110年前环法诞生之初,仅仅作为《汽车报》为了避免自己滑向倒闭深渊使出的最后一招宣传手段,而且追根溯源,它还与间谍案、阴谋、反犹太主义这些黑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环法即将迎来它的第一百届盛会,这绝对作为人类运动史上的奇迹永载史册。
原名:Olivier Balma  中国名:奥利弗  国籍:法国  运动类型:登山、攀岩、高山滑雪      很难想像奥利弗的家乡是那个盛产浪漫的法国,如果说香榭丽舍代表了法国式的浪漫,那么奥利弗绝对是阿尔卑斯的化身——没有废话也很少说话,严谨,视安全为第一要义。奥利弗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小城南锡(Nancy),并先后在马赛和夏穆尼生活,工作过。奥利弗是一名职业高山向导,他拥有20年的阿尔卑斯地区和世
当你还在办公室看PPT的时候,南极的长须鲸正在跃出水面,成群的花斑鹱正在飞过冰川,北极熊正带着小熊越过浮冰,海豹在打盹儿,企鹅在互相表达爱意……南北极旅行给了中国人一个机会在完全自然和平等的状态下学会亲近野生动物。那些生命中的相遇在等着你!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提一个问题:分别用100米跑的速度、马拉松速度和散步的速度完成42.195公里的距离,哪个最先完成?为什么?  人体的动力系统就好比是一台“锅炉”,锅炉里舞蹈着的火苗其实就是一种名叫“ATP”的东西,本文将简单介绍这人体“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它的“燃烧工艺”。  我有一个设想,用童话故事的方式,讲述人体的供能原理。故事中最好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和白雪公主,最好有神奇的火柴、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