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策略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加强,建筑领域的生态建筑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生态策略的含义及生态建筑的特征,提出相应的解决和完善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 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往往不只是关注房子的户型面积和朝向,更多的关注起周围居住的环境,比如说绿化率等等。可见现代的建筑设计,需要更多的关注生态因素。所以生态策略成为了二十一世界建筑设计中的主旋律,它也必然成为了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建筑设计都是为了人类的需求所建造的,但是在建筑这些设计的时候往往对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由于近年来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就要遵循生态环境所存在的规律,所以将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不仅仅是顺应人们购买居住空间的意愿,更是保护了自然环境,顺应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如何更好的将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2、生态策略的含义及生态建筑的特征
  2.1在建筑设计中一种建筑叫做生态建筑,主要指建筑物具有生态思想和技术。而生态策略则是生态建筑中的一种思想,也就是说生态建筑可以展现于我们眼前全靠生态策略这一抽象的理念才得以实现,所以说生态策略是一种指导思想,是生态建筑的根基理念,而反过来,生态建筑是生态策略的具体化表现。在我国北京,至今仍流传着以前人们居住的四合院,其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胜古迹,但是四合院的建筑设计就是一种生态建筑,其体现的生态策略就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2.2生态建筑注重的是与自然的结合,所以我们所谓的生态建筑也可以称它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是要把建筑本身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内外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完美设计,使得物质能源在建筑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可以得到有序地循环利用,并且可以获得一种高效率、低消耗、少污染并且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所以说生态建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①生态建筑可以将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态建筑可以通过蓄热等一些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充分的利用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源、生物化学能源等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②生态建筑中所选用的材料和能源均为可以再生或者再循环利用的,从而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③生态建筑彻底的减少了废物废水的排放,沉底避免了向外界环境排放有害污染物情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对废物废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从而避免其对人们健康以及居住环境造成影响。
  3、生态设计策略
  3.1能源生态策略。在建筑中可以利用阳光来照明,设计中可以利用中庭、玻璃幕墙和通窗等手段将光线引入屋中,改善屋内光照条件,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置反光板,以智能控制手段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引起能耗问题。这种方法是解决热桥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可以在房间安置百叶窗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可以利用气候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保证建筑内空气流通。自然风在智能控制下使建筑内部空气流效果更佳;原有的建筑中常会出现湿热问题,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当地的气候坏境进行分析,根據其特点将智能控制引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如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百叶窗、水幕挑檐板进行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的室内阳光辐射进行控制,降低消耗,室内达到均温程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
  3.2植物系统的生态策略。在绿色建筑的场地设计中,要对绿色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室内环境中,把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有机统一起来,在生态原则的指引下。强调经济设计原则,降低成本,并通过合理化设置,为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的配置植物系统,使植物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主导因子在植物生态设计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经济设计原则的补充,但是主导因子是有一定变化的,这是设计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3.3水环境生态设计系统。要在小区内设置污水处理厂,并对其规模和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使之与建筑相协调。具体对自来水、污水及雨水的引入、排放和输出进行处理。在水环境生态设计中,必须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在园林景观中,水源是必备的。植物灌溉需要大量的水源,在这种状况下,植物灌溉系统不仅要考虑节水技术的应用,还要考虑到水质的问题,综合考虑影响园林景观的要素,保证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水环境与建筑结构是紧密相连的,设计师在设计屋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屋面雨水的径流量及水质状况,雨水一旦被沥青屋面污染后,可能对楼顶的花园、绿色屋面材料有负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甚至会出现热岛效应;要想使场地环境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还需要对水景池进行处理,也要考虑妥善解决水景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给排水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水景的形式、位置、规模、水量与水质保障等。
  3.4风环境系统生态设计策略。由于地理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风对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建筑中要根据不同因素进行设计。如在北方的冬季,强风会使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降低,使热能受到损失,冷风的渗透使室内温度失调,在这种条件下,屋内应该适当的通风;南方的夏季常受湿热的影响,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度,适当的利用强风,可以降低温度和湿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但是在设计中,风受建筑规划设计布局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设计会展、办公建筑时,一定要考虑通风条件。
  3.5光环境的生态设计策略。在光环境的设计中,必须要注重被动式设计,它对创造全新的建筑形象和形态有重要的作用,对建筑的外观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在建筑中运用光环境进行设计,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节能和环保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受光污染和光干扰的影响,光环境的生态设计策略势在必行。照明设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照明工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光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在设计中,必须注意光色的选择,所选择的光必须满足人们现实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3.6声环境的生态设计策略。城市化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绿色建筑声环境生态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综合现代高科技成果,结合以人为本的观念,最大限度的消除或降低噪声污染,尽量保留能使人们愉悦的声音,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这种环境模式必须以主动为主,将自然的声音引入环境中,使自然的声音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人们的需求;充分的利用城市道路两旁的植被,降低噪声污染;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声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3.7交通道路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大量轿车的使用,使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城市规划和生态策略的不完善,交通拥堵想象严重,加剧了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在这种条件下,生态交通系统产生。所谓的生态交通系统就是在生态的理念下对道路的空间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考虑到道路的功能性设施、空间规划组织、自然景观的营造、人文景观及社区可识别性等要素。以人为本为理念,从绿化的构建、空间组织、营造生态道路交通系统出发,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出行的合理化道路空间。当人们有一个合理化道路空间时,还要对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的管理。要以绿色交通为理念,对场地道路系统进行特别的设计,以改变路面的物理条件和构造为出发点对其进行设计,优先让附近行人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进入。这样的道路不仅符合传统的道路功能,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既可以进车,也不会影响行人及居民正常的生活功能,属于一种人车共存的新型道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人类赖以生存的是自然环境,而建筑设计又是为人类而服务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将生态策略充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真正的做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将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应用,也是一种发展的新趋势,一种新时代建筑设计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洪哲雄,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02)
  [2]王冬苟,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3]聂晶;郭旻,城市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程,2008(09)
  [4]罗航,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应用[J],科学理论,2012(0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大,房建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屋顶工程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人们重视。所以提高屋顶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房屋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积水的处理。雨雪会形成积水对房屋面的正常使用造成危害。如何处理好屋顶的施工技术就会对房屋面的质量起到很大的影响。本文作者多年从事房屋建筑工作,下面以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房屋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摘要:本文以杭州某轴瓦有限公司电镀废水为工程实例,在原来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电解-离子交换组合改造工艺,结果表明出水中铅、铜等重金属离子浓度大大降低,去除率均在95%以上,达到电镀废水综合排放特别标准限值,改造工艺成本为0.38元/m3 ,处于中低水平,实践证明该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电镀废水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关键词:电镀废水 离子交换法 电解法  中图分类号: V261.93+1 文
摘要:钢管模板高支撑体系在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但因对支模架体系受力性能认识不清、搭设构造不规范等导致的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从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程验收等方面阐述了高大钢管承重支模架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大支模架;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大支模架是指凡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是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阐述进度控制方法、措施、主要任务和原理,以利于指导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  关键词:措施;审查;调整、检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进度控制内容  根据工程总进度目标将合同工程进度分解为年计划进度、季度计划进度、月计划进度、周计划进度,做到以天保周计划进度,以周计划进度保月计划进度,以月计划进
摘要:本文阐述了外墙水泥砂浆开裂的原因及防治,对现在外墙抹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水泥砂浆;温度;裂缝;聚合物;  中图分类号: U467.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泥砂浆裂缝产生的原因1、原材料选材及配料不当。①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建筑物的梁板、柱等选用较好的水泥和骨料等,错误认为粉刷时不用考虑结构安全问题则采用低标号的水泥及细骨料,导致水泥砂浆的收缩偏大而开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护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其路网规模及中长期规划提出区域化维修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和管理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维修;策略;区域化维修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国内轨道交通维修管理现状  1.1国内轨道交通维修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设备维修管理的专门研究较少,研究对象集中在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我国的建筑业近年来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念设计也也逐渐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对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时行探讨,希望概念设计对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意义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