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基础才能考出好成绩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生档案★
  刘国庆,毕业于天津市二十四中,参加2004年天津市中考,以601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市南开中学。
  
  一上初中,我就痛苦地发现自己天分不够,很多我左思右想也没有思路的题,有的同学却能毫不费劲地解出来,这让我从幼儿园开始就树立起来的自信几乎全面崩溃。
  庆幸的是,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了我的状态并找我谈话。我向老师诉说了自己的痛苦,老师耐心听完后,轻声问我:“难道只有会做难题,能拿满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吗?”
  这句话在我听来真有一种石破天惊的感觉。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从小学开始,好学生不都是能拿满分的吗?难道到了中学就变了吗?
  老师说,中考偏重基础,只要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以及平时练的基础分都拿到,就一定能考进一所好高中。接着,老师又为我算了一笔账:语文、英语、化学3科是我的强项,数学、物理是我的弱项,如果能够把强项科目的每门失分数控制在15分之内,将两门弱项的基础分数都拿到,那么即使某两科的难题分数丢掉了,总分仍然可以保证进重点高中。听了老师的话,我才醒悟过来。
  知道该怎么努力了,我的信心也渐渐回归了。
  我把学习重点做了重大调整,不再绞尽脑汁地攻难题,而是全力以赴地拼基础,把会做的题弄扎实,把应得的分一分不漏地拿到手。我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题万卷不丢分”运动,具体的做法就是把错误率降到最低,我为此所做的工作远比一个简单的“错题本”复杂,可归纳为“四步去错法”。
  第一步,找错。一一找出每张卷子中做错的地方,用特殊标记标明。
  第二步,改错。每次考试过后,老师都会评讲,每次评讲试卷时我都会做详细的笔记,然后一题一张纸,跟卷子夹在一起。因为卷子多,为了防止弄混,我在每张纸的顶端都注明是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如:2004年3月,数学卷第六题。
  第三步,知错。对丢失的每一分我都要一查到底,弄清楚究竟错在哪里,原因何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偏低,原因是作文分数奇低。原来作文题目要求:一定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虚构。而我却没注意到,写了虚构的事,因此丢分。从此以后,我在写作文时便特别留意要求和说明,再也没因此丢过分。
  第四步,理错。“理”在这里是“整理”的意思。如果说“知错”只是将错误与某个具体知识点或某个具体原因联系起来,那么“理错”就是从更深层次探寻出错原因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借用统计学方法,搞清楚哪一科丢分多,哪一题型丢分多,哪一知识点丢分多等等,然后对症下药。
  应用“四步去错法”之后,我基本上做到了“不二过”,即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其实像语文的基础知识、英语的语法,甚至数理化的某些知识点,重复出题的概率都挺大的。
  除此之外,我还努力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说到作业,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做作业之前,对应该理解掌握的知识没有领悟透彻。对于课堂上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课后不进行复习,就匆匆忙忙地做题,常常是一边翻书,一边糊里糊涂地做。这就相当于将知识从课本上直接搬到作业里,却没有存储到自己的大脑中,学习效率自然低。
  二是作业一完成,就把书本一合,交差了事。至于哪道题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等等,一问三不知。由于不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只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所以收益不大。
  三是作业本发下来后,根本就不看,或者只关注分数,至于是侥幸得分还是真正理解,一概不管,哪里出了错,哪里有欠缺,也不去认真思考,更别提主动问老师、同学了。结果经常是同样的错误屡屡重犯。
  四是特立独行。课后忙着做自己买的参考书,对老师留的作业不屑一顾,应付了事。
  以上这几种情况也曾经在我身上发生过,现在,我对待作业及其认真:我的作业本都是干干净净的,每个字都是工工整整的。这样,自己看着舒服,做起作业来也有情绪。
  就这样,我抓住了基础,在中考中考出了好成绩。
  
  老师评价:
  与高考相比,中考更加注重基础,这就为那些天分虽不够但勤奋、努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2004年中考,天津市超过600分的考生仅占考生总数的3.5%左右。这些学生大多是有天分、能做难题,在全国性竞赛中可以拿奖的天才型学生,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以勤补拙的勤奋型学生。
  
   家长共勉:
  回顾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的时候,也正是孩子最苦恼、最无助的时候。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亲人不应该去指责他为什么生病,而是应该去关心他、照顾他一样。当然,我们在学习上帮不了孩子什么忙,这方面主要还是靠老师,因此,我们非常感谢教过孩子的每一位老师。
其他文献
锐角三角函数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角的关系,它是边与角之间的桥梁,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考查难度不大,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历来都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之一,分值占的比例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回首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不难发现,一些往年中考作文中出现过的老话题纷纷改头换面,重新登上了中考舞台。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 读下面3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期刊
真题回放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条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
期刊
分析2008年各地中考试卷发现,很多地区的化学计算题均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为载体,用相同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帮助大家了解该类考题,现将其分类解析如下:    一、依据原理 直接解答  例1(2008年湖北黄冈考题)某学生用36.5g盐酸与一定量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恰好反应,产生了4.4gCO2气体,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期刊
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科学现象和科学过程,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内在联系及本质。在物态变化中,涉及到很多图像,比如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识别、分析图像,根据图像中的特殊点、线确定物质在某段时间所处的状态,分析物质发生熔化、凝固或沸腾的时间等,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单项选择题是我省及哈尔滨市历年中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考查项目,特点是共15道题,每题给出3个选项,难度相对较低。14题是生活常识方面的题,15题是关于语音中的重音问题,其余的13道题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包括词法、句法、惯用法、语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要想得满分,首先要做到两点:一是能够准确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关键短语,或是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还是定语从句,都要把其中最关键的词找出来;二是平时多积累
期刊
学无定法,但一定要有法。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也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由于此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化合物种类及反应类型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许多同学在学习时感到困难。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考生档案★  林木,毕业于吉林市十五中,参加1997年中考,考入吉林一中。    刚入初中时,我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说话,只顾着学习,于是在同学们眼里,我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但是不管怎样,我的努力确实得到了回报:第一次期中考试,我便取得了年级第六名的好成绩。在我心里,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好名次这么简单,而是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意味着我找到了成功的秘
期刊
一、注重对现象的观察    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显著特点是现象多,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生活现象以及实验现象,应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感受,抓住现象特征,分清主要现象与次要现象并从中获得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来认识和运用物理规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物质的制备、鉴别、除杂、推断以及判断化学反应能否发生等,是中考化学常考的内容。掌握常见酸(以盐酸和稀硫酸为主)、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主)、盐的性质,应用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解决化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对同学们的考查要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