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对RE模型大鼠食管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SDH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探讨线粒体能量代谢与脾胃气机升降的相关性,阐释RE关键病机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4.2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从术后第8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西药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灌胃,干预14d后,第22天全部处死,利用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电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化学法测定食管组织SDH活性的表达情况。[结论]旋覆代赭汤各组分药物都可通过一定途径调节食管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甘升组可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凡是含有甘升组皆起正性作用,因甘升组药物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得"扶正益气,健脾化源"之功。旋覆代赭汤通过调节脾胃气机升降,提高食管组织线粒体中SDH的活性,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及食管黏膜损伤,证实了气机升降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相关性,从线粒体能量代谢角度揭示了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及途径,并进一步证实RE的关键病机是"胃虚气逆"。
其他文献
水稻粒型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鉴定和定位水稻粒型QTL对开展水稻粒型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8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选用分布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53
以丰水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低温(0-1.5℃)贮藏30 d、60 d、90 d、120 d和150 d测定果实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总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贮
离体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菌丝干重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43.74μg/ml和86.03μg/ml。JS—B使用浓度为400.0μg/ml时对辣
为探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相关基因,对本实验室的一个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材料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以黄萎病菌诱导后48h和未诱导的植株分别作为Tester和Driver,提取总RNA并分离mRNA,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在微重力、重粒子强辐射、高真空和地磁场等地面无法模拟的空间条件的综合诱变作用下,后代出现多样性的性状分离,且多数变异性状能在后代重现,表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