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简陋的柴房里,陈望道在临时支撑起来的写字台上一字一句地翻译着《共产党宣言》。这本经陈望道先生翻译的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经过几十年的流转,最终在1975年的秋天,出现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个叫刘集的小村庄里。
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本书,一个村庄,上演着刘集人血与火、爱与恨、忠诚与执着的故事,这本《共产党宣言》的背后,是一个村庄、几代人为党为国为人民牺牲奉献的满腔热血,也是新时代刘集人永不辜负的神圣使命。
一本书——辗转90载风雨历史
循着90年的峥嵘岁月,轻轻翻阅这本珍藏在刘集村的《共产党宣言》,简单线装,长18厘米、宽12厘米,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上方印有四行由右至左的横排字,自上至下依次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党产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的字样,画像下方,依旧是自右至左的横排字:马格斯。虽然封面上的“共党产宣言”在如今看来是非常严重的排版错误,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在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群中开枝散叶。
怀着对先辈烈士的敬佩,翻开第一页,右下角盖有的“葆臣”二字带我们追溯到《共产党宣言》初到刘集村的历史中。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共产主义的光辉让亿万中国人奋起反抗。当时这部《共产党宣言》的首部中文版只印了1000册, 作为济南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之一的张葆臣幸得一册,并将其带回齐鲁大地,全省各地的进步青年纷纷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的热潮。几经流转,这本书辗转到刘集村进步青年刘雨辉的手中,而刘雨辉又在返乡时将该书传给了刚成立不久的刘集党支部。就这样,这一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落地生根了。
一个村庄——燃起农村星星之火
《共产党宣言》的到来,仿佛给压迫中的刘集人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学唱《国际歌》、听党员讲《共产党宣言》中的理想、积极参加农民大会,每个人都感受着共产主义的光辉。到了晚上,刘集村支部的党员们在书记刘良才的家里,点上煤油灯共同学习《共产党宣言》。冬闲时节,党员们根据《共产党宣言》进行备课,为农民夜校的“学生们”宣读革命道理和文化知识。渐渐地,村子里盛行起“大胡子讲的理儿,点子打到咱心板上了,咱照着做,没错”的正义之风。整个刘集村在这一本书的指引下点燃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饱受压抑的穷苦农民循着这一线光明,将共产主义的火种以燎原之势燃向广饶县乃至鲁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战乱打破了刘集村的平静,也让刘集人更加迫切地想要见到共产主义的曙光。在《共产党宣言》被列为禁书之首、共产党人惨遭迫害的年代,刘集党支部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件“宝书”转移藏匿,历经波折,幸而“宝书”无恙。在1941年的“刘集惨案”中,原本已成功转移的刘世厚,担心藏在屋山墙砖瓦雀窝中的“宝书”被烧毁,于是冒着生命危险,于烈火中抢救出该书。20世纪70年代刘世厚老人临终前,才放心地把这本承载刘集峥嵘岁月的《共产党宣言》献给国家。
一代传承——承载永恒红色记忆
战争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已随着这本泛黄的《共产党宣言》 成为过去的故事,但它散发出来的光辉却影响着代代刘集人。数十年后的今天,刘集人依然不忘初心,带着共产主义的理想砥砺前行。
如今,刘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圣地”。走进现在的刘集村,修葺后的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曾经躲避战火的刘集地道,记录“刘集惨案”的革命历史雕塑,李耘生、刘良才等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已渐渐成为刘集的红色旅游产业。走在刘集街头,看着许多人家门口悬挂的“党员户承诺牌”,仿佛看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刘集人用生命践行的共产主义真理。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刘集人将时代需要与当地特色结合,探索出了“红绿相映”的兴村富民模式。当地红色文化流光溢彩,新时代的绿色生态更与之交相呼应。3万亩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5万亩精致生態农业园区、东方花卉产业基地、黄河口甲鱼养殖基地等已逐渐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衍生出一条绿色生态旅游路线,这条围村的生态带仿佛一个绿色屏障,静静地守护着刘集这片红色沃土。当地村民也在刘集村的振兴发展中分得一杯甜羹,短时间内村集体收入翻了五番,被称为“刘集速度”。
刘集的红色故事演绎至今,已被时代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当我们再次回忆起那一本书、一个村庄,还有几代人的传承时,眼前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而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激励,新时代的刘集人定会创造更为辉煌的明天。
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本书,一个村庄,上演着刘集人血与火、爱与恨、忠诚与执着的故事,这本《共产党宣言》的背后,是一个村庄、几代人为党为国为人民牺牲奉献的满腔热血,也是新时代刘集人永不辜负的神圣使命。
一本书——辗转90载风雨历史
循着90年的峥嵘岁月,轻轻翻阅这本珍藏在刘集村的《共产党宣言》,简单线装,长18厘米、宽12厘米,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上方印有四行由右至左的横排字,自上至下依次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党产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的字样,画像下方,依旧是自右至左的横排字:马格斯。虽然封面上的“共党产宣言”在如今看来是非常严重的排版错误,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在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群中开枝散叶。
怀着对先辈烈士的敬佩,翻开第一页,右下角盖有的“葆臣”二字带我们追溯到《共产党宣言》初到刘集村的历史中。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共产主义的光辉让亿万中国人奋起反抗。当时这部《共产党宣言》的首部中文版只印了1000册, 作为济南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之一的张葆臣幸得一册,并将其带回齐鲁大地,全省各地的进步青年纷纷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的热潮。几经流转,这本书辗转到刘集村进步青年刘雨辉的手中,而刘雨辉又在返乡时将该书传给了刚成立不久的刘集党支部。就这样,这一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落地生根了。
一个村庄——燃起农村星星之火
《共产党宣言》的到来,仿佛给压迫中的刘集人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学唱《国际歌》、听党员讲《共产党宣言》中的理想、积极参加农民大会,每个人都感受着共产主义的光辉。到了晚上,刘集村支部的党员们在书记刘良才的家里,点上煤油灯共同学习《共产党宣言》。冬闲时节,党员们根据《共产党宣言》进行备课,为农民夜校的“学生们”宣读革命道理和文化知识。渐渐地,村子里盛行起“大胡子讲的理儿,点子打到咱心板上了,咱照着做,没错”的正义之风。整个刘集村在这一本书的指引下点燃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饱受压抑的穷苦农民循着这一线光明,将共产主义的火种以燎原之势燃向广饶县乃至鲁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战乱打破了刘集村的平静,也让刘集人更加迫切地想要见到共产主义的曙光。在《共产党宣言》被列为禁书之首、共产党人惨遭迫害的年代,刘集党支部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件“宝书”转移藏匿,历经波折,幸而“宝书”无恙。在1941年的“刘集惨案”中,原本已成功转移的刘世厚,担心藏在屋山墙砖瓦雀窝中的“宝书”被烧毁,于是冒着生命危险,于烈火中抢救出该书。20世纪70年代刘世厚老人临终前,才放心地把这本承载刘集峥嵘岁月的《共产党宣言》献给国家。
一代传承——承载永恒红色记忆
战争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已随着这本泛黄的《共产党宣言》 成为过去的故事,但它散发出来的光辉却影响着代代刘集人。数十年后的今天,刘集人依然不忘初心,带着共产主义的理想砥砺前行。
如今,刘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圣地”。走进现在的刘集村,修葺后的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曾经躲避战火的刘集地道,记录“刘集惨案”的革命历史雕塑,李耘生、刘良才等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已渐渐成为刘集的红色旅游产业。走在刘集街头,看着许多人家门口悬挂的“党员户承诺牌”,仿佛看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刘集人用生命践行的共产主义真理。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刘集人将时代需要与当地特色结合,探索出了“红绿相映”的兴村富民模式。当地红色文化流光溢彩,新时代的绿色生态更与之交相呼应。3万亩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5万亩精致生態农业园区、东方花卉产业基地、黄河口甲鱼养殖基地等已逐渐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衍生出一条绿色生态旅游路线,这条围村的生态带仿佛一个绿色屏障,静静地守护着刘集这片红色沃土。当地村民也在刘集村的振兴发展中分得一杯甜羹,短时间内村集体收入翻了五番,被称为“刘集速度”。
刘集的红色故事演绎至今,已被时代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当我们再次回忆起那一本书、一个村庄,还有几代人的传承时,眼前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而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激励,新时代的刘集人定会创造更为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