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如何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呢?三年多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我园教师专业化成长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探究中拓展专业思路
第一阶段: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由不同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流程。开展了《十二生肖—鼠》教研活动,大、中、小班分别是综合、绘画、粘贴活动,本应该按小、中、大班的顺序充分体现“同课异构”中孩子年龄段的差异、学习方式、语言表达及思维发展的递增性,可我们实施时却是按大、中、小班的顺序进行的。这一阶段处于摸索阶段。
第二阶段:同一课题,在同年龄班运用不同形式架构。开展的数学活动《认识7以内的数》。桑、吕、乐老师将自己的对同一教材的不同设计展示出来,进行相互的比较,寻找适宜的教学方式。这一阶段停留在对比优劣上。
第三阶段:同一课题,在同年龄段,相同或不同领域架构。小班《各种各样的糖果》通过一二三研的综合、健康、数学活动而确定的终研的学科整合的综合活动效果明显。大班《我是小小消防员》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来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在一二三研中不断反思修改过程中拓展思路,提升专业化水平。这一阶段处于反思差异,共同提高阶段。
教研课后的评课活动:从“某某老师教态自然,准备充分,条理清晰、教具精美……”到“某某老师能将孩子的问题生成课程,并及时纳入教学活动中,活动中老师蹲下来倾听和个性化的回应,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爱与尊重……”由最初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转变为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师幼互动合作、交流活动;由多数教师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点建议,偶尔有一些意见,也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转变为通过课堂现象深入透视,触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与价值。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由最初的老师个人埋头准备,苦思冥想,到现在的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观摩学习、课后反思。每次的观摩学习活动结束后都进行交流、研讨、反思,进而修改活动流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现在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完全是在一个民主、平等的平台上,研讨时大家对课不对人,各抒己见,通过师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原有的观念和实践更加科学和完善。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与灵动。在充满生命灵动的教学环境里,孩子收获的永远是美感,是发展。
(二)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去年的教研活动,《难忘的幼儿园生活》是大班教师在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时师幼所思所想而挖掘的课程。鲁老师让幼儿在破译电话号码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孩子们在享受破译电话号码快乐的同时深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而吴教师则将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学习生活场景拍成照片,制作成PPT,当一幅幅既熟悉又难忘的画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浓浓的师生情及孩子之间的纯真的友谊在每个孩子心中荡漾,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愿望,每位幼儿都通过自己稚嫩的小手画出三年来难忘的幼儿园生活场景……在《难忘的幼儿园生活》主题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今年的大班体育活动《我是小小消防员》,大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将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密切相联。在游戏中不仅要学习助跑跨跳,还在情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体验体育活动乐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此次活动经过一、二、三研研讨反思后,最后一研在活动流程、环境创设等方面能从全局出发,整体思考,合理布置;材料投放上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不同高度的跨跳,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在救护的同时教师还适时丰富幼儿的自救知识。不仅让此次体育活动有趣更有效,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学习中促进专业成长
(一)多学习
不仅要阅读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吸收丰富学科新领域的知识,还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懂得教育规律及幼儿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有效地和孩子沟通。我园每年的“三·八”读书交流会,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有重温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新感受;有学习成功家教的深切体会;还有人生感悟至理名言……
(二)多听课
名师的课要听,普通教师的课也要听,名师的课一般很完美,会让你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听后你会说:“原来课可以上得这么美!”由此激发自己的灵感,你的课堂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听了普通教师(或名师)的课,你会想:“我的设计会比这效果更好。”或者看出执教者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会成为你教学中的镜子,由此要求自己千万别犯类似的错误。
(三)多反思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经常没反应,这时教师应反思:是不是我提的问题不具体,或难度过大,再就是我的表达不清楚,于是换个角度再问或换一种表达方式,可能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能够精炼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如:幼教名师应彩云在《幸福的大桌子》活动中,讲到兔宝宝的不同职业时,为了激发孩子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向往,她从不同角度提问:“兔老六成了一名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成了厨师,你在哪见过厨师?”“兔姐姐成了音乐家,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吗?”语言精炼。这些提问从故事出发并走出故事,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老师们很受启发。
(四)留缺口
在教育教学中,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幼儿失去探索的乐趣。多给孩子留一些知识的缺口,给孩子一些探索的空间。留个缺口给孩子,并不是说教师能力不强,而是一种教育智慧。
幼教名师毛美娟就提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的一个“未知而可求”的境界。学习后,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快乐的气球》对“未知而可求”境界做了最好的诠释。在《快乐的气球》中,目标是让幼儿探索不让气球飞起来的办法,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想出了很多办法,有个小姑娘把气球系在自己的辫子上……结束时乐老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我的气球,怎么让它荡在空中呢?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孩子会带着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通过探索与学习等途径找到答案。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探究中拓展专业思路
第一阶段: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由不同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流程。开展了《十二生肖—鼠》教研活动,大、中、小班分别是综合、绘画、粘贴活动,本应该按小、中、大班的顺序充分体现“同课异构”中孩子年龄段的差异、学习方式、语言表达及思维发展的递增性,可我们实施时却是按大、中、小班的顺序进行的。这一阶段处于摸索阶段。
第二阶段:同一课题,在同年龄班运用不同形式架构。开展的数学活动《认识7以内的数》。桑、吕、乐老师将自己的对同一教材的不同设计展示出来,进行相互的比较,寻找适宜的教学方式。这一阶段停留在对比优劣上。
第三阶段:同一课题,在同年龄段,相同或不同领域架构。小班《各种各样的糖果》通过一二三研的综合、健康、数学活动而确定的终研的学科整合的综合活动效果明显。大班《我是小小消防员》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来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在一二三研中不断反思修改过程中拓展思路,提升专业化水平。这一阶段处于反思差异,共同提高阶段。
教研课后的评课活动:从“某某老师教态自然,准备充分,条理清晰、教具精美……”到“某某老师能将孩子的问题生成课程,并及时纳入教学活动中,活动中老师蹲下来倾听和个性化的回应,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爱与尊重……”由最初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转变为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师幼互动合作、交流活动;由多数教师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点建议,偶尔有一些意见,也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转变为通过课堂现象深入透视,触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与价值。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由最初的老师个人埋头准备,苦思冥想,到现在的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观摩学习、课后反思。每次的观摩学习活动结束后都进行交流、研讨、反思,进而修改活动流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现在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完全是在一个民主、平等的平台上,研讨时大家对课不对人,各抒己见,通过师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原有的观念和实践更加科学和完善。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与灵动。在充满生命灵动的教学环境里,孩子收获的永远是美感,是发展。
(二)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去年的教研活动,《难忘的幼儿园生活》是大班教师在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时师幼所思所想而挖掘的课程。鲁老师让幼儿在破译电话号码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孩子们在享受破译电话号码快乐的同时深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而吴教师则将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学习生活场景拍成照片,制作成PPT,当一幅幅既熟悉又难忘的画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浓浓的师生情及孩子之间的纯真的友谊在每个孩子心中荡漾,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愿望,每位幼儿都通过自己稚嫩的小手画出三年来难忘的幼儿园生活场景……在《难忘的幼儿园生活》主题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今年的大班体育活动《我是小小消防员》,大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将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密切相联。在游戏中不仅要学习助跑跨跳,还在情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体验体育活动乐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此次活动经过一、二、三研研讨反思后,最后一研在活动流程、环境创设等方面能从全局出发,整体思考,合理布置;材料投放上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不同高度的跨跳,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在救护的同时教师还适时丰富幼儿的自救知识。不仅让此次体育活动有趣更有效,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在学习中促进专业成长
(一)多学习
不仅要阅读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吸收丰富学科新领域的知识,还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懂得教育规律及幼儿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有效地和孩子沟通。我园每年的“三·八”读书交流会,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有重温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新感受;有学习成功家教的深切体会;还有人生感悟至理名言……
(二)多听课
名师的课要听,普通教师的课也要听,名师的课一般很完美,会让你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听后你会说:“原来课可以上得这么美!”由此激发自己的灵感,你的课堂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听了普通教师(或名师)的课,你会想:“我的设计会比这效果更好。”或者看出执教者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会成为你教学中的镜子,由此要求自己千万别犯类似的错误。
(三)多反思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经常没反应,这时教师应反思:是不是我提的问题不具体,或难度过大,再就是我的表达不清楚,于是换个角度再问或换一种表达方式,可能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能够精炼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如:幼教名师应彩云在《幸福的大桌子》活动中,讲到兔宝宝的不同职业时,为了激发孩子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向往,她从不同角度提问:“兔老六成了一名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成了厨师,你在哪见过厨师?”“兔姐姐成了音乐家,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吗?”语言精炼。这些提问从故事出发并走出故事,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老师们很受启发。
(四)留缺口
在教育教学中,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幼儿失去探索的乐趣。多给孩子留一些知识的缺口,给孩子一些探索的空间。留个缺口给孩子,并不是说教师能力不强,而是一种教育智慧。
幼教名师毛美娟就提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的一个“未知而可求”的境界。学习后,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快乐的气球》对“未知而可求”境界做了最好的诠释。在《快乐的气球》中,目标是让幼儿探索不让气球飞起来的办法,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想出了很多办法,有个小姑娘把气球系在自己的辫子上……结束时乐老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我的气球,怎么让它荡在空中呢?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孩子会带着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通过探索与学习等途径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