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呢?本文从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让学生动起来、广挖资源、让探究展示多样化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资源;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化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学科分类所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它对语文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个新鲜事物。那么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如何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特征。
(一)综合性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军事、经济、科技,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八年级下册的“妇女解放”、“从古代詩看古代交通”就包含了社会、历史、经济等领域丰富的内容。
(二)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积极参与到各种语文活动中去,在“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知识竞赛”、“主题探究”、“编演一课本剧”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语文素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的“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做”、“考察”、“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也服务于社会,充分体现了其实践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内容、过程、空间、结果具有开放性。如七年级下册的“文学采风”,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田间地头,通过调查、访问去了解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最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调查报告、照片、表演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把成果展示出来。
(四)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九年级上册的“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合成若干组;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最后进行交流、展示。整个活动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二、教师有效指导,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实践语文、应用语文的过程,因而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下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去发现,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三、广挖资源,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广阔的载体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三类:一是本土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对我们客家文化展开调查,或就万绿湖景点进行调查,这些都是丰富的本土资源。二是网络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这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三是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置身于社会大课堂,去寻求教育资源。
四、彰显个性,让探究展示多样化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经过调查、搜集、整理、分析、综合后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收获这种成果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时,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报告、经验交流会、小论文、手抄报、图片展览、专题报告等不同形式将自己探究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不仅初步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而为我国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资源;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化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学科分类所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它对语文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个新鲜事物。那么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如何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特征。
(一)综合性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军事、经济、科技,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八年级下册的“妇女解放”、“从古代詩看古代交通”就包含了社会、历史、经济等领域丰富的内容。
(二)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积极参与到各种语文活动中去,在“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知识竞赛”、“主题探究”、“编演一课本剧”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语文素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的“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做”、“考察”、“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也服务于社会,充分体现了其实践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内容、过程、空间、结果具有开放性。如七年级下册的“文学采风”,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田间地头,通过调查、访问去了解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最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调查报告、照片、表演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把成果展示出来。
(四)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九年级上册的“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合成若干组;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最后进行交流、展示。整个活动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二、教师有效指导,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实践语文、应用语文的过程,因而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下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去发现,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三、广挖资源,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广阔的载体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三类:一是本土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对我们客家文化展开调查,或就万绿湖景点进行调查,这些都是丰富的本土资源。二是网络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这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三是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置身于社会大课堂,去寻求教育资源。
四、彰显个性,让探究展示多样化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经过调查、搜集、整理、分析、综合后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收获这种成果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时,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报告、经验交流会、小论文、手抄报、图片展览、专题报告等不同形式将自己探究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不仅初步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而为我国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