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在高考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于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总是很迷茫,本文旨在点明并探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情景关系,以期对于诗歌学习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考查情景关系,近几年已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题型。“诗言志”,诗歌抒发的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诗歌就有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物向来没有虚设,它是为情而设,为意而设,为诗歌之美而设,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两种属于正衬。第二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这两种属于反衬。
首先探讨第一类,正衬里的两种情景关系。这一类是最常见的情景关系,景与情是一致的。这种情景关系的效果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意蕴无穷。
一、以乐景写乐情。即通过热闹的美好的景物,来抒发欢乐的愉悦的情感。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乐情,一是须有乐景。
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一生忧国忧民,难得几首基调欢快的诗歌,而《江畔独步寻花》就是其中难得的一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之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路旁盛开的花儿,流连戏玩的蜂蝶,自在啼叫的娇莺,通篇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初放的两三枝桃花,水中嬉戏的鸭子,河滩上满是蒌蒿,开始抽芽的芦笋,这些初春的美景,抒发的都是对春天的热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都是很好的以乐景写乐情的经典实例。
二、以哀景写哀情。即通过萧条的凄凉的景物,来抒发哀伤的低沉的情感。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哀景。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就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是从乡人口中得知的凄凉之景,不禁让人心中大恸。继续以哀景写哀情: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这真是一首哀景哀情的典型例子。
下面集中探讨第二类,反衬里的两种情景关系。这一类也是比较常见的情景关系,但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景与情从表面看是悖逆的,矛盾的,但实质上是和谐统一的。“悖谬中的融合”,是这类情景的特点。
一、以乐景写哀情。即通过美好的热闹的景物,来反衬出哀伤悲凉的情感。“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由于其极其良好的反衬效果,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被大量地运用,故此处详细论述。
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乐景。
这种手法的特点是,抓住寂寥忧思的心情与良辰美景的气氛之间的矛盾,让景物气氛从对立的角度反衬心理。辛弃疾的《青玉案》,是这类妙用反衬的好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用全词的大半笔墨极力渲染的元宵热闹景象,其目的并不在写景,也不在抒情,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受到朝廷冷落,不肯趋炎附势,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诗人自己。乐景衬哀情,在这里有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李白游越州,有感于其地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著名事件,写下了一首《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玻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的极力铺排渲染,正是为了反衬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凄凉景象。往事历历,前尘如梦,封建帝王的富贵荣华,难于久驻。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
崔护《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的今日:“人面”和“桃花”互相映衬,娇媚无比。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都可以想象得到了。今年今日此时: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人去楼空。此时彼时,去年的乐景,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以上为乐景衬哀情的几种情形。
二、以哀景衬乐情。即通过哀伤凄凉的景物,来反衬出愉悦美好的情感。“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也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乐景。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陈羽《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这首诗就运用了哀景衬乐情的写法: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这就是这种手法的魅力之处。
哀情写乐情,用于边塞诗的较多,往往通过恶劣的环境,来衬托战士们的壮志豪情,起到了环境愈艰苦,愈见其奋进精神的作用。犹如现代人忆苦思甜,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其他题材的诗歌中也有,但不多,此处不再赘述。
情与景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吃的菜和饭的关系,有人吃饭多一些,有人吃菜多一些,你不能说是人为了就饭才吃菜。诗歌中的“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写景物,而是指描写客观事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事件;而“情”则指的是心理活动。只要客观事物与心理活动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就能达到唯美的艺术效果。
言简意丰的古典诗歌,协调一致的情景关系,我们反复涵咏,进入意境,慢慢地,我们就可以拥有唯美而浪漫的情怀,体会到无限的“诗味”来。
参考文献:
[1]《古典诗词导读》 信国君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2]《世纪金榜》 张全主编 延边文学出版社
[3]《状元之路》 高峰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4]《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曹保平主编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5]《简明中国文学史稿》 白本松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7]《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关键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考查情景关系,近几年已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题型。“诗言志”,诗歌抒发的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诗歌就有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物向来没有虚设,它是为情而设,为意而设,为诗歌之美而设,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两种属于正衬。第二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这两种属于反衬。
首先探讨第一类,正衬里的两种情景关系。这一类是最常见的情景关系,景与情是一致的。这种情景关系的效果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意蕴无穷。
一、以乐景写乐情。即通过热闹的美好的景物,来抒发欢乐的愉悦的情感。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乐情,一是须有乐景。
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一生忧国忧民,难得几首基调欢快的诗歌,而《江畔独步寻花》就是其中难得的一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之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路旁盛开的花儿,流连戏玩的蜂蝶,自在啼叫的娇莺,通篇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初放的两三枝桃花,水中嬉戏的鸭子,河滩上满是蒌蒿,开始抽芽的芦笋,这些初春的美景,抒发的都是对春天的热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都是很好的以乐景写乐情的经典实例。
二、以哀景写哀情。即通过萧条的凄凉的景物,来抒发哀伤的低沉的情感。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哀景。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就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是从乡人口中得知的凄凉之景,不禁让人心中大恸。继续以哀景写哀情: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这真是一首哀景哀情的典型例子。
下面集中探讨第二类,反衬里的两种情景关系。这一类也是比较常见的情景关系,但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景与情从表面看是悖逆的,矛盾的,但实质上是和谐统一的。“悖谬中的融合”,是这类情景的特点。
一、以乐景写哀情。即通过美好的热闹的景物,来反衬出哀伤悲凉的情感。“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由于其极其良好的反衬效果,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被大量地运用,故此处详细论述。
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乐景。
这种手法的特点是,抓住寂寥忧思的心情与良辰美景的气氛之间的矛盾,让景物气氛从对立的角度反衬心理。辛弃疾的《青玉案》,是这类妙用反衬的好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用全词的大半笔墨极力渲染的元宵热闹景象,其目的并不在写景,也不在抒情,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受到朝廷冷落,不肯趋炎附势,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诗人自己。乐景衬哀情,在这里有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李白游越州,有感于其地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著名事件,写下了一首《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玻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的极力铺排渲染,正是为了反衬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凄凉景象。往事历历,前尘如梦,封建帝王的富贵荣华,难于久驻。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
崔护《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的今日:“人面”和“桃花”互相映衬,娇媚无比。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都可以想象得到了。今年今日此时: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人去楼空。此时彼时,去年的乐景,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以上为乐景衬哀情的几种情形。
二、以哀景衬乐情。即通过哀伤凄凉的景物,来反衬出愉悦美好的情感。“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也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判断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是哀情,一是须有乐景。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陈羽《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这首诗就运用了哀景衬乐情的写法: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这就是这种手法的魅力之处。
哀情写乐情,用于边塞诗的较多,往往通过恶劣的环境,来衬托战士们的壮志豪情,起到了环境愈艰苦,愈见其奋进精神的作用。犹如现代人忆苦思甜,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其他题材的诗歌中也有,但不多,此处不再赘述。
情与景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吃的菜和饭的关系,有人吃饭多一些,有人吃菜多一些,你不能说是人为了就饭才吃菜。诗歌中的“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写景物,而是指描写客观事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事件;而“情”则指的是心理活动。只要客观事物与心理活动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就能达到唯美的艺术效果。
言简意丰的古典诗歌,协调一致的情景关系,我们反复涵咏,进入意境,慢慢地,我们就可以拥有唯美而浪漫的情怀,体会到无限的“诗味”来。
参考文献:
[1]《古典诗词导读》 信国君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2]《世纪金榜》 张全主编 延边文学出版社
[3]《状元之路》 高峰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4]《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曹保平主编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5]《简明中国文学史稿》 白本松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7]《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