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度学习 促进思维进阶——“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再思考

来源 :小学数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笔者执教过多次,公开课也听过很多。总体印象是,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抓住“操作”和“数数”这两个活动。操作小棒可以直观认识11~20的组成,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加强数数可以明确11~20各数的顺序,感受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尽管如此,笔者总觉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思维过于平缓,缺少必要的跳跃性和挑战性。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各大高校加大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为例,结合“三寓三式”与“第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阐述如何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当中贯彻《纲要》精神,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加强文化自信。
在电影《金刚川》里,张译饰演的张飞是一名满口陕西方言的老兵。  张译是黑龙江人,东北人说话口音重,要学陕西方言可不容易。为此,他在拍戏前找到陕西的朋友,让朋友念一遍台词,他录下来,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每一个字都要听几百遍。后期配音时张译对每一个音、每一个细节都要抠,一直打磨到陕西人都听不出问题才算完事,结果3分钟的戏,他配了3个小时。  在成片阶段,有一天配音导演发现一句方言有歧义,需要张译补录
课前思考:“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苏教版教材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平均分物,而平均分物时可能刚好分完,也可能有剩余不够继续分。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的大多是正好分完的情形,本单元主要引导他们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可见,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拓展。
我小时候住在老房子里,每当夏日雨季来临,须动用家中大大小小的盆罐碗碟,以此接住从茅草屋顶漏下的雨水。屋子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来像奏乐一般,在年少的我们看来,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有一次,一碗清浅的水中竟然有一條银白色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都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惊喜极了!  当然,天下掉不下林妹妹,更何况是鱼呢?那条鱼是父亲为了逗我们开心而偷偷放进去的。虽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但穷苦人家也有让孩子开心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