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入手,结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在分析了高中完形填空试题设计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
关键字:高考完形填空 语篇 衔接 连贯 解题技巧
一、高考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特点
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一种障碍性阅读,在一篇250到300词的文章中,有目的地挖去20空,使得一篇语境完整的短文信息中断,让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语篇特征是通过衔接关系来实现的。因此完形填空的题目设计多有以下特点。首先,文章的第一句作为提示句一般都不设空,以便给考生创造一个语境或是提出主题。另外,完形填空的体裁一般都是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或者是夹叙夹议的短文。再次,完形填空以语境意义选择为主,它考察的重点在于对文章的通篇理解和词汇意义,语法知识是行文的骨架。最重要的是,完形填空是一种逻辑性强的考查题目,因此,考生填出的答案要求能使短文主旨鲜明、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概念理解与应用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完形填空在语篇理解层次上越来越重视。一个不能同时满足衔接和连贯的基本条件的语段是不能称为语篇的。因此,衔接与连贯构成了完形填空的语篇网络,也是完形填空命题的根基。
所以很多情况下,考生虽然能依靠获得的词汇、语法知识完成试题的单个项目,但是一旦把句与句之间联系起来,就可能会出现所选择的选项不符合短文的主题或是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本身的意境,甚至会出现整个篇章内部意思不连贯,作者的目的不明确等现象。
但是实际对于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领会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也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更多丰富纯正的阅读材料来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让他们感知词汇中的文化、主题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并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使之对英语文化存有更深程度的感知。
三、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下的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1、跳读首尾句,预测文章主题
一般来说,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通常是不设空的。所以首先跳读这两句,便可以判断体裁,猜想文章要讲什么。如果文章第一句就交待了when,where,who,what,那么就体裁来说,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理解的能力,出题人就会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如果句首是提出或是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说明文的可能性大;如果句首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文章末尾一定是总结一个道理亦或是作者观点的总结陈述。
2、通读全文,抓住大意
如果我们把短文比作环环相扣的链条,那么,由于空格的设置,链条从第一空格处就几乎环环脱节了,有些学生往往无视先通读全文的要求,急于求成,担心通读全文会浪费时间,就习惯了匆匆忙忙,边读边填,急于把几乎脱节的链条连接起来,其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启示就是就句论句,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偏离文章的中心意思。正确的做法是:依据首句给予的启示,调动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借助文中的信息词,跳过一个个空格,不要拘泥于一词一义,要依据整篇文章的前后逻辑联系做出判断,从而使句与句,句与文之问的关系通顺并合乎情理。从首句学会“顺藤摸瓜”,再往下读,抓住每段的主题句,把握整个段落的意义。
3、通读全文,把握连贯与衔接,初选答案
在阅读短文时,理解和把握段落或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的难点。切记不要忽略连接词、代词、插入语、转折词的作用。因为这些词往往是改变语境的关键词,具有并列、因果、让步、转折、递进、指代、对比、列举、承上启下等特殊的功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衔接手段,比如:and,but,yet,however,whereas,while,though,by contrast等表示转折或对比;besides,moreover,what’s more, further more,in addition,plus等表示信息增加;so, so that, therefore, consequently,thus,as a result等表示推理结果或是过渡句。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惯用法、语法知识等。再次,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和搭配等也需要他们敏锐的觉察力。
4、全文细读,细节推敲
在一篇短文中,有些空格初步阅读时就已经定局,然而部分空格答案还不明朗。但短文中被挖去的词已经部分“复位”,因此学生对语境的了解会更清晰,更准确。所以,学生应进一步按空格所在位置,从词语搭配、上下文意、习惯用法、同义词辨析和语法结构等方面逐项分析,以求答案。当然,学生也可以用排除法或根据行文上、下找线索,注意“瞻前顾后”,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5、全文复读,确定最终答案
完形填空要求学生修复的是信息不完整的语篇。它通常针对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核心词语的语义进行辨析或是对词的用法及逻辑关系设空。因此学生必须从语篇整体着眼,把握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语境、衔接、连贯、语义逻辑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最终完成完形填空的解题。在完成全篇文章选择后,对个别难度较大的选项学生还可以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修整答案,检验上下文是否通达合理,从而选择每题的最佳答案。
四、结语
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和学生在知识水平、归纳推理能力的逐渐提高,学生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也会逐步增加。但是阅读时应具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需要学生一步步地增强。在平时实际练习中,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打造好语法和词汇的基本功,选择那些与高考要求相近的甚至是高考原题材料进行梯度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只要持之以恒,解答完形填空题的能力就会提升,从而达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绘,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8)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
关键字:高考完形填空 语篇 衔接 连贯 解题技巧
一、高考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特点
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一种障碍性阅读,在一篇250到300词的文章中,有目的地挖去20空,使得一篇语境完整的短文信息中断,让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语篇特征是通过衔接关系来实现的。因此完形填空的题目设计多有以下特点。首先,文章的第一句作为提示句一般都不设空,以便给考生创造一个语境或是提出主题。另外,完形填空的体裁一般都是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或者是夹叙夹议的短文。再次,完形填空以语境意义选择为主,它考察的重点在于对文章的通篇理解和词汇意义,语法知识是行文的骨架。最重要的是,完形填空是一种逻辑性强的考查题目,因此,考生填出的答案要求能使短文主旨鲜明、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概念理解与应用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完形填空在语篇理解层次上越来越重视。一个不能同时满足衔接和连贯的基本条件的语段是不能称为语篇的。因此,衔接与连贯构成了完形填空的语篇网络,也是完形填空命题的根基。
所以很多情况下,考生虽然能依靠获得的词汇、语法知识完成试题的单个项目,但是一旦把句与句之间联系起来,就可能会出现所选择的选项不符合短文的主题或是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本身的意境,甚至会出现整个篇章内部意思不连贯,作者的目的不明确等现象。
但是实际对于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领会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也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更多丰富纯正的阅读材料来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让他们感知词汇中的文化、主题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并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使之对英语文化存有更深程度的感知。
三、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下的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1、跳读首尾句,预测文章主题
一般来说,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通常是不设空的。所以首先跳读这两句,便可以判断体裁,猜想文章要讲什么。如果文章第一句就交待了when,where,who,what,那么就体裁来说,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理解的能力,出题人就会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如果句首是提出或是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说明文的可能性大;如果句首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文章末尾一定是总结一个道理亦或是作者观点的总结陈述。
2、通读全文,抓住大意
如果我们把短文比作环环相扣的链条,那么,由于空格的设置,链条从第一空格处就几乎环环脱节了,有些学生往往无视先通读全文的要求,急于求成,担心通读全文会浪费时间,就习惯了匆匆忙忙,边读边填,急于把几乎脱节的链条连接起来,其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启示就是就句论句,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偏离文章的中心意思。正确的做法是:依据首句给予的启示,调动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借助文中的信息词,跳过一个个空格,不要拘泥于一词一义,要依据整篇文章的前后逻辑联系做出判断,从而使句与句,句与文之问的关系通顺并合乎情理。从首句学会“顺藤摸瓜”,再往下读,抓住每段的主题句,把握整个段落的意义。
3、通读全文,把握连贯与衔接,初选答案
在阅读短文时,理解和把握段落或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的难点。切记不要忽略连接词、代词、插入语、转折词的作用。因为这些词往往是改变语境的关键词,具有并列、因果、让步、转折、递进、指代、对比、列举、承上启下等特殊的功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衔接手段,比如:and,but,yet,however,whereas,while,though,by contrast等表示转折或对比;besides,moreover,what’s more, further more,in addition,plus等表示信息增加;so, so that, therefore, consequently,thus,as a result等表示推理结果或是过渡句。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惯用法、语法知识等。再次,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和搭配等也需要他们敏锐的觉察力。
4、全文细读,细节推敲
在一篇短文中,有些空格初步阅读时就已经定局,然而部分空格答案还不明朗。但短文中被挖去的词已经部分“复位”,因此学生对语境的了解会更清晰,更准确。所以,学生应进一步按空格所在位置,从词语搭配、上下文意、习惯用法、同义词辨析和语法结构等方面逐项分析,以求答案。当然,学生也可以用排除法或根据行文上、下找线索,注意“瞻前顾后”,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5、全文复读,确定最终答案
完形填空要求学生修复的是信息不完整的语篇。它通常针对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核心词语的语义进行辨析或是对词的用法及逻辑关系设空。因此学生必须从语篇整体着眼,把握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语境、衔接、连贯、语义逻辑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最终完成完形填空的解题。在完成全篇文章选择后,对个别难度较大的选项学生还可以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修整答案,检验上下文是否通达合理,从而选择每题的最佳答案。
四、结语
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和学生在知识水平、归纳推理能力的逐渐提高,学生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也会逐步增加。但是阅读时应具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需要学生一步步地增强。在平时实际练习中,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打造好语法和词汇的基本功,选择那些与高考要求相近的甚至是高考原题材料进行梯度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只要持之以恒,解答完形填空题的能力就会提升,从而达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绘,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8)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