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清时期,中国和西方接触频繁,工商业城市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西洋的商船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南方沿海的口岸,商业更加繁荣,对中国传统画家的成长带来了很多有利的影响。绘画变得职业化和商业化。受西方的影响,中国的绘画开始注意到了光影、体积和距离的观察。
关键词:清末民国文化;交汇绘画
一、清末的职业画家
当时在沿海一带活跃的画家有虚谷、蒲华、任熊、任薰、任伯年等。任熊、任薰是两兄弟。他们画人物,也画花鸟。任熊画了很多剑侠、神仙的人物画,很受社会的喜爱,被民间刻成版画,做成赌博用的纸牌。这些画家,已经脱离了文人孤高的性格,和民间艺术打成一片。他们也接受了买画卖画的商业行为,把绘画当作一种职业来谋生。他们两人教出来的学生任伯年,更是一个商业城市中的标准职业画家。
任伯年活跃在上海,那是沿海新兴的工商业大城。他的家庭本来就是以做肖像工艺品为业。后来他以卖画为职业,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任伯年最喜欢画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故事画,例如“女蜗补天”、“苏武牧羊”、“花木兰”、“钟馗斩鬼”等等。这也说明了城市市民不再喜欢山水画,他们对传奇、故事,对现世的人物更感兴趣。任伯年受到陈洪缓的影响也很大。他的人物造型很奇特大胆,也具备强烈的民间性格。[1]
虚谷原来是一个清朝的将官,后来出家做了和尚。虚谷的画有很强的西方色彩。他似乎受过严格的写生训练,喜欢鲜艳的颜色,用很干的笔画出带有光影感觉的金鱼、蔬菜、松鼠,很像西方的水彩画。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接触以后的变化。他的《蔬鱼图》,画了几根青蒜用红绳绑着,还有一只圆形的鳍鱼。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鱼,经画家一处理,特别有一种民间的活泼趣味。这一类的日常蔬果题材,经过扬州画家开发以后,逐渐成为职业画家最爱画的题材。任伯年、吴昌硕、蒲华,都曾用不同的方法画过这一类的蔬果。当然,能把这一类题材表现到极致的画家,应该是清末民初的齐白石了。
二、清末民初中西交汇
2.1齐白石
齐白石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大画家。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很穷苦的农村,从小就必须下田劳作,饥荒时还要到山上寻找野菜吃。但是,这种穷苦的日子不但没有阻碍齐白石的成长,相反地,童年这一段农村生活的经验,竟是他成为画家之后,取用不竭的绘画泉源。[2]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蛆叫。他画一群一群的蛾蚌,在水中游动。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如果没有他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绝对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看了齐白石的画,我们一定会觉得世界真是非常美好,连一些最微小的草虫也那么可爱,生活过得那么快乐。透过齐白石笔下的可爱世界,我们也感受到生命欣欣向荣的喜悦。齐白石不断把美丽的东西画出来,我们看了他的画,同样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2.2徐悲鸿
徐悲鸿是最早到欧洲学习西方绘画的中国画家之一。中国的绘画,一直保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可是,到了20世纪,西方的科技、政治、经济,都影响了中国。[3]中国人本身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再看中国古代的绘画,有时候竟会感到陌生,因为那些画和我们的生活内容相差太大了。徐悲鸿到了法国以后,就努力学习欧洲的绘画。他对于写生的训练,透视法的技术,都学得很认真。徐悲鸿回国以后,就拿欧洲绘画的一些长处来改良中国的绘画。徐悲鸿画过很多大幅的油画。油画是用颜料掺油画出来的画,和中国画以水来混合墨和颜料不一样。徐悲鸿用油画画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画,例如:《田横五百士》。这张大油画,描写田横和他的五百名部下,因为忠于国家,一起自尽殉国的故事。画中穿红袍的田横正与众人告别。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很少有人用这样大的画面来处理历史故事。在这幅画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徐悲鸿个别找了临摹的对象,先做写生练习,然后再组合成画。另一张叫做《奚我后》的大油画,画的是古代灾荒中难民流亡的情形。画中有许多没有饭吃的老百姓,可怜地看着天,似乎在等待着别人的拯救。
徐悲鸿受到西方近代人物写生的影响,很注意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在这一张人物众多的画中,他对每一个人物的姿态、表情都做过仔细的研究。徐悲鸿在画这两张画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军阀的侵略,老百姓生活很苦,所以徐悲鸿有意用历史故事画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形。徐悲鸿不断地把西方绘画的观念、技法和工具介绍到中国,并且在学校里用这种新的绘画方法来指导学生。我们现在学校美术课的内容,大都是从徐悲鸿时代延续下来的,有石膏像素描的练习,也有写生等等。不过,到了后来,徐悲鸿又拿起中国画水墨画的工具来画画了。
他用中国画水墨画的工具,加上西方的技巧训练,创造出一种新的水墨画。
三、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和西方交会的时代。在绘画方面,中国的和西方的,也正在融合。我们需要参考世界各国的美术,使中国原有的绘画变得更新,也更现代化。(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莫小也,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薛永年,杜娟,清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关键词:清末民国文化;交汇绘画
一、清末的职业画家
当时在沿海一带活跃的画家有虚谷、蒲华、任熊、任薰、任伯年等。任熊、任薰是两兄弟。他们画人物,也画花鸟。任熊画了很多剑侠、神仙的人物画,很受社会的喜爱,被民间刻成版画,做成赌博用的纸牌。这些画家,已经脱离了文人孤高的性格,和民间艺术打成一片。他们也接受了买画卖画的商业行为,把绘画当作一种职业来谋生。他们两人教出来的学生任伯年,更是一个商业城市中的标准职业画家。
任伯年活跃在上海,那是沿海新兴的工商业大城。他的家庭本来就是以做肖像工艺品为业。后来他以卖画为职业,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任伯年最喜欢画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故事画,例如“女蜗补天”、“苏武牧羊”、“花木兰”、“钟馗斩鬼”等等。这也说明了城市市民不再喜欢山水画,他们对传奇、故事,对现世的人物更感兴趣。任伯年受到陈洪缓的影响也很大。他的人物造型很奇特大胆,也具备强烈的民间性格。[1]
虚谷原来是一个清朝的将官,后来出家做了和尚。虚谷的画有很强的西方色彩。他似乎受过严格的写生训练,喜欢鲜艳的颜色,用很干的笔画出带有光影感觉的金鱼、蔬菜、松鼠,很像西方的水彩画。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接触以后的变化。他的《蔬鱼图》,画了几根青蒜用红绳绑着,还有一只圆形的鳍鱼。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鱼,经画家一处理,特别有一种民间的活泼趣味。这一类的日常蔬果题材,经过扬州画家开发以后,逐渐成为职业画家最爱画的题材。任伯年、吴昌硕、蒲华,都曾用不同的方法画过这一类的蔬果。当然,能把这一类题材表现到极致的画家,应该是清末民初的齐白石了。
二、清末民初中西交汇
2.1齐白石
齐白石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大画家。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很穷苦的农村,从小就必须下田劳作,饥荒时还要到山上寻找野菜吃。但是,这种穷苦的日子不但没有阻碍齐白石的成长,相反地,童年这一段农村生活的经验,竟是他成为画家之后,取用不竭的绘画泉源。[2]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蛆叫。他画一群一群的蛾蚌,在水中游动。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如果没有他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绝对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看了齐白石的画,我们一定会觉得世界真是非常美好,连一些最微小的草虫也那么可爱,生活过得那么快乐。透过齐白石笔下的可爱世界,我们也感受到生命欣欣向荣的喜悦。齐白石不断把美丽的东西画出来,我们看了他的画,同样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2.2徐悲鸿
徐悲鸿是最早到欧洲学习西方绘画的中国画家之一。中国的绘画,一直保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可是,到了20世纪,西方的科技、政治、经济,都影响了中国。[3]中国人本身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再看中国古代的绘画,有时候竟会感到陌生,因为那些画和我们的生活内容相差太大了。徐悲鸿到了法国以后,就努力学习欧洲的绘画。他对于写生的训练,透视法的技术,都学得很认真。徐悲鸿回国以后,就拿欧洲绘画的一些长处来改良中国的绘画。徐悲鸿画过很多大幅的油画。油画是用颜料掺油画出来的画,和中国画以水来混合墨和颜料不一样。徐悲鸿用油画画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画,例如:《田横五百士》。这张大油画,描写田横和他的五百名部下,因为忠于国家,一起自尽殉国的故事。画中穿红袍的田横正与众人告别。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很少有人用这样大的画面来处理历史故事。在这幅画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徐悲鸿个别找了临摹的对象,先做写生练习,然后再组合成画。另一张叫做《奚我后》的大油画,画的是古代灾荒中难民流亡的情形。画中有许多没有饭吃的老百姓,可怜地看着天,似乎在等待着别人的拯救。
徐悲鸿受到西方近代人物写生的影响,很注意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在这一张人物众多的画中,他对每一个人物的姿态、表情都做过仔细的研究。徐悲鸿在画这两张画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军阀的侵略,老百姓生活很苦,所以徐悲鸿有意用历史故事画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形。徐悲鸿不断地把西方绘画的观念、技法和工具介绍到中国,并且在学校里用这种新的绘画方法来指导学生。我们现在学校美术课的内容,大都是从徐悲鸿时代延续下来的,有石膏像素描的练习,也有写生等等。不过,到了后来,徐悲鸿又拿起中国画水墨画的工具来画画了。
他用中国画水墨画的工具,加上西方的技巧训练,创造出一种新的水墨画。
三、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和西方交会的时代。在绘画方面,中国的和西方的,也正在融合。我们需要参考世界各国的美术,使中国原有的绘画变得更新,也更现代化。(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莫小也,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薛永年,杜娟,清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