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重要建设的职业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就中等职业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引言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重要建设的职业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面对原有的不完善、不健全的中等职业教学,我们要大胆的进行实践和改革,使中等职业教学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就中等职业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专业特色。现行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充分突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师资队伍有待充实。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方面专业的教师还很少,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都是高中老师教学,上课的时候也是用要求高中学生的一切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的教师采取的都是讲学的形式来讲授课程,其教学工作还在遵循过去传统的模式,很少与学生有互动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落后。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中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的时候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管它是否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并且不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就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旧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性教学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加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讨论和示范,鼓励和引导教师们改变那些种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或到实训基地开展演示性教学,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的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自己掌握至少两门以上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双语教学,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也可以适应国际人才的需求。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基础很薄弱,主要表现如下特征: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均衡。应用能力差。如此现状,若按现有统一的目标实施教学,其结果差者更差,一部分成绩不理想者,没有适合的内容与方法促其进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减弱学习动机,使差生的队伍壮大,从而失去了教与学的的积极互动。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使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单独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及与计划内容配套的一系列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系统化、具体化,形成了既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要加大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学校的教师必须是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来自高校中的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实务部门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自实务部门的教师具有专业技能,但基础理论水平可能较差;来自高校中的应届毕业生做教师,虽然基础理论水平较强,但专业技能较差。因此,针对这两类教师较多,而“双师型”教师较少的情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建立中等职业教学的研究机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学术报告会,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举办若干次专题学术讲座,研讨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基地的补充。一方面,中等职业学生不仅要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而且要掌握最新技术装备的使用。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技术装备日新月异,这些新技术装备往往价格昂贵,以学校有限的资金,校内实践基地不可能紧跟相关专业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但大型企业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弥补校内实践基地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直接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节奏,经受实战的考验,便于毕业后一步到岗。此外学生在企业还可以了解本行业有关工艺、设备、原料、产品、人才等方面的信息,为自己毕业后谋职或创业奠定基础。学生实训期间也给企业物色所需人才提供了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全体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既要学习和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又要坚持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绿洲.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途径[J].科教导刊,2011,(22).
[2]叶欢月.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0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引言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重要建设的职业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面对原有的不完善、不健全的中等职业教学,我们要大胆的进行实践和改革,使中等职业教学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就中等职业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专业特色。现行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充分突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师资队伍有待充实。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方面专业的教师还很少,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都是高中老师教学,上课的时候也是用要求高中学生的一切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的教师采取的都是讲学的形式来讲授课程,其教学工作还在遵循过去传统的模式,很少与学生有互动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落后。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中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的时候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管它是否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并且不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就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旧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性教学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加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讨论和示范,鼓励和引导教师们改变那些种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或到实训基地开展演示性教学,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的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自己掌握至少两门以上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双语教学,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也可以适应国际人才的需求。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基础很薄弱,主要表现如下特征: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均衡。应用能力差。如此现状,若按现有统一的目标实施教学,其结果差者更差,一部分成绩不理想者,没有适合的内容与方法促其进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减弱学习动机,使差生的队伍壮大,从而失去了教与学的的积极互动。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使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单独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及与计划内容配套的一系列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系统化、具体化,形成了既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要加大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学校的教师必须是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来自高校中的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实务部门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自实务部门的教师具有专业技能,但基础理论水平可能较差;来自高校中的应届毕业生做教师,虽然基础理论水平较强,但专业技能较差。因此,针对这两类教师较多,而“双师型”教师较少的情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建立中等职业教学的研究机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学术报告会,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举办若干次专题学术讲座,研讨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基地的补充。一方面,中等职业学生不仅要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而且要掌握最新技术装备的使用。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技术装备日新月异,这些新技术装备往往价格昂贵,以学校有限的资金,校内实践基地不可能紧跟相关专业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但大型企业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弥补校内实践基地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直接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节奏,经受实战的考验,便于毕业后一步到岗。此外学生在企业还可以了解本行业有关工艺、设备、原料、产品、人才等方面的信息,为自己毕业后谋职或创业奠定基础。学生实训期间也给企业物色所需人才提供了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全体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既要学习和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又要坚持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绿洲.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途径[J].科教导刊,2011,(22).
[2]叶欢月.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