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化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点逐渐凸显。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化学科目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探究性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初中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通过构建探究性化学实验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探究方法,使学生在化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发展综合能力。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部是核心部分,主要就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引导进行自主探究、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三个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索;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引言:初中化学概念较多,关系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直观的化学实验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了解化学反应原理,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学习化学实验变成探究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化学学科素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化学的神奇,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化学实验缺乏重视
当前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化学实验一带而过,教师重视的是让学生牢记实验操作题目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和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索,导致学生对抽象枯燥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实验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2、化学实验题目抽象
化学教材、化学实验册所涉及化学实验的题目较多,但大多数是死答案,学生按照教材的标准答案在习题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问题中进行填写,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使学生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逐渐降低。
3、化学实验过程不严谨
由于教学时间紧迫,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活动时,演示实验较多,实验过程不够严谨,最终导致学生练习实验的次数较少,实验过程中状况百出,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教师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能够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教师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诗词、故事、动画视频、生活情境等。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促进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在初次授课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产生了疑惑,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科目——化学,大家可以先谈一谈对化学的认识,你们都知道哪儿些地方运用了化学?”学生1:“火箭的燃料。”学生2:“医院为人们治病的医疗器械。”学生3:“化学肥料。”教师:“看来大家对化学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化学不仅仅在这些大的方面得到应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例子,下面老师为大家演示几个小实验,大家要仔细观看!”教师准备了一张CD,拿起一个打火机进行加热,并在冷空气下吹加热后的CD,CD冒出又大又长的泡泡。学生看到这个现象,既惊喜又疑惑,这时,教师又进行了下一项实验,教师将小苏打倒进水中,充分混合,用棉棒蘸取混合液体,在白纸上写字,等液体充分晾干后用打火机在纸背面烧,原本写下的透明字迹变成了棕色。教师:“同学们,大家看到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感想呢?”学生1:“老师,化学看起来很有趣。”学生2:“化学太神奇了,我要努力学习化学。”教师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到化学的重要性,利用科学探究实验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
(二)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掌握探究方法
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探究。初中学生课上时间有限,而探究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化学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规划的进行实验探究学习,掌握实验探究方法,协作交流,增强对化学实验探究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探究效率。
例如,在进行“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教师首先讲解了实验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探究,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练习仪器装配、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和检验气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1、准备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和分液漏斗、胶皮管、玻璃导管、二氧化锰等;2、通过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组装氧气发生装置和氧气收集装置;3、小组成员分析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后,检查安装好的化学装置;4、通过实验原理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收集;5、集满后用玻璃片在水下面盖住瓶口,移出水面,实验完成。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加深了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学会了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的探究方法,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三)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课外探究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组织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练习到日常生活中,学会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已知的化学知识中探索未知的化学知识,勇于提出质疑,积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养成探究未知、大胆质疑、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在“物质的溶解”章节教学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开展“双饱和溶液”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根据教师给出的化学实验题目,有的学生准备蔗糖和食盐;有的学生准备了氯化银和碘化钾;有的学生准备了氯化钠和硝酸钾等。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分组实验,学生首先按照之前课本中饱和溶液实验探究方法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氯化钠、硝酸钾等;分别将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和等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在称取等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放入氯化钠和硝酸钾溶液中,搅拌均匀;最后得出现象:两个烧杯杯底都有固体物质。结论: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量溶解。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在这个实验中增加水或者进行加热,会不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呢?”教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大家可以对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分别进行实验,我们一起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有的小组选择将盛有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现象:烧杯底部的未溶固体溶解。结论:当溶剂增加时,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增加。有的小组选择给盛有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加热,现象:烧杯底部未溶固体溶解。结论:当温度增加時,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勇于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效完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的基础,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规范实验操作,科学合理的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诗春.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61.
[2]郭兴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9):27-28.
[3]王磊.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中).2019(11):145.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引言:初中化学概念较多,关系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直观的化学实验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了解化学反应原理,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学习化学实验变成探究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化学学科素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化学的神奇,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化学实验缺乏重视
当前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化学实验一带而过,教师重视的是让学生牢记实验操作题目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和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索,导致学生对抽象枯燥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实验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2、化学实验题目抽象
化学教材、化学实验册所涉及化学实验的题目较多,但大多数是死答案,学生按照教材的标准答案在习题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问题中进行填写,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使学生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逐渐降低。
3、化学实验过程不严谨
由于教学时间紧迫,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活动时,演示实验较多,实验过程不够严谨,最终导致学生练习实验的次数较少,实验过程中状况百出,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教师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能够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教师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诗词、故事、动画视频、生活情境等。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促进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在初次授课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产生了疑惑,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科目——化学,大家可以先谈一谈对化学的认识,你们都知道哪儿些地方运用了化学?”学生1:“火箭的燃料。”学生2:“医院为人们治病的医疗器械。”学生3:“化学肥料。”教师:“看来大家对化学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化学不仅仅在这些大的方面得到应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例子,下面老师为大家演示几个小实验,大家要仔细观看!”教师准备了一张CD,拿起一个打火机进行加热,并在冷空气下吹加热后的CD,CD冒出又大又长的泡泡。学生看到这个现象,既惊喜又疑惑,这时,教师又进行了下一项实验,教师将小苏打倒进水中,充分混合,用棉棒蘸取混合液体,在白纸上写字,等液体充分晾干后用打火机在纸背面烧,原本写下的透明字迹变成了棕色。教师:“同学们,大家看到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感想呢?”学生1:“老师,化学看起来很有趣。”学生2:“化学太神奇了,我要努力学习化学。”教师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到化学的重要性,利用科学探究实验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
(二)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掌握探究方法
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探究。初中学生课上时间有限,而探究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化学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规划的进行实验探究学习,掌握实验探究方法,协作交流,增强对化学实验探究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探究效率。
例如,在进行“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教师首先讲解了实验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探究,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练习仪器装配、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和检验气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1、准备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和分液漏斗、胶皮管、玻璃导管、二氧化锰等;2、通过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组装氧气发生装置和氧气收集装置;3、小组成员分析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后,检查安装好的化学装置;4、通过实验原理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收集;5、集满后用玻璃片在水下面盖住瓶口,移出水面,实验完成。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加深了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学会了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的探究方法,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三)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课外探究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组织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练习到日常生活中,学会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已知的化学知识中探索未知的化学知识,勇于提出质疑,积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养成探究未知、大胆质疑、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在“物质的溶解”章节教学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开展“双饱和溶液”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根据教师给出的化学实验题目,有的学生准备蔗糖和食盐;有的学生准备了氯化银和碘化钾;有的学生准备了氯化钠和硝酸钾等。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分组实验,学生首先按照之前课本中饱和溶液实验探究方法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氯化钠、硝酸钾等;分别将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和等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在称取等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放入氯化钠和硝酸钾溶液中,搅拌均匀;最后得出现象:两个烧杯杯底都有固体物质。结论: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量溶解。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在这个实验中增加水或者进行加热,会不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呢?”教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大家可以对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分别进行实验,我们一起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有的小组选择将盛有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现象:烧杯底部的未溶固体溶解。结论:当溶剂增加时,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增加。有的小组选择给盛有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加热,现象:烧杯底部未溶固体溶解。结论:当温度增加時,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勇于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效完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的基础,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规范实验操作,科学合理的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诗春.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61.
[2]郭兴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9):27-28.
[3]王磊.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中).2019(11):145.